西山的日子在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汹涌。沈清辞变得更加沉默,常常对着一卷书,半天不翻一页。苏墨则更加忙碌,时常天不亮便出门,夜深才带着一身寒气归来,眉宇间的倦色与日俱增,但眼神却愈发锐利,仿佛猎手盯紧了猎物。
这日傍晚,苏墨回来得比平日早些,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振奋。他屏退左右,确认院外护卫在安全距离后,才压低声音对沈清辞道:“清辞,有眉目了!”
沈清辞正在为母亲喂药,闻言手微微一颤,药汁险些洒出。她稳住心神,将药碗递给一旁的嬷嬷,示意她继续,自己则跟着苏墨走到外间。
“我们找到了当年在宝翰斋负责记录纸张出库的一个老账房!”苏墨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他偷偷记了一本私账!上面清楚记着,神龙元年春,也就是舅父被构陷前数月,吏部衙门确实从宝翰斋支取了一批特供的暗纹笺,数量不小,经手人……正是柳尚书的远房侄婿,那个刑部的王主事!”
沈清辞的心跳骤然加速:“也就是说,那批可能用于伪造密信的信纸,是经由柳家的人手流出的?”
“对!而且时间完全对得上!”苏墨眼中闪着光,“但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那批纸最终被用于伪造信件,或者找到伪造信件的人。那位老账房年纪大了,胆小,只肯透露这些,不肯出面作证。”
“那……接下来怎么办?”
“我打算从那个王主事身上打开缺口。”苏墨沉声道,“此人好赌,在外欠下不少债务,或许可以从此入手。只是……”他顿了顿,面上露出一丝难色,“打点需要不少银子,我们手头……”
沈清辞立刻明白了。她转身走进内室,从唯一的旧箱笼最底层,摸出一个小小的、沉甸甸的布包。里面是她这半年来卖字、抄书,一枚铜板一枚铜板攒下的全部积蓄,还有几件母亲昔日不值钱的首饰。
“表哥,这些你拿去。”她将布包递给苏墨,声音平静,“只要能替父亲洗刷冤屈,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苏墨看着那包带着体温的、零零碎碎的银钱和旧饰,鼻子一酸,没有推辞,重重地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一定设法办好!”
然而,几天后的一个深夜,苏墨回来时,脸色却异常难看,嘴角甚至带着一块淤青。
“表哥,你怎么了?”沈清辞吓了一跳。
苏墨颓然坐下,一拳砸在桌上,恨声道:“我们晚了一步!那王主事……昨夜醉酒,失足跌入护城河,淹死了!”
“什么?!”沈清辞如遭雷击,浑身冰凉。失足?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这分明是灭口!
“我们刚查到他的赌债线索,人就没了……”苏墨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柳家……动作太快了!他们一定察觉到了什么!”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被一盆冰水彻底浇灭。沈清辞踉跄一步,扶住门框才站稳。王主事一死,纸张的线索几乎就断了!难道沈家的冤屈,就永无昭雪之日了吗?
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将她淹没。她看着窗外黑沉沉的夜色,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轻微却有序的脚步声,不同于往日护卫的巡逻。紧接着,是护卫压低声音的询问和阻拦声。
苏墨和沈清辞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苏墨示意沈清辞躲到内室,自己则警惕地走到门边。
院门被轻轻推开,一道挺拔的身影披着夜色,踏着清冷的月光,走了进来。来人并未穿盔甲,只是一身玄色常服,但那股久居上位的威严和沙场淬炼出的冷硬气息,却瞬间充斥了整个简陋的院落。
是陆景渊。
他显然是从京城连夜赶来的,风尘仆仆,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但那双深邃的眼睛,在看到从内室门边悄然望来的沈清辞时,骤然迸发出复杂至极的光芒——是失而复得的狂喜,是刻骨的心疼,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清辞……”他开口,声音因长途跋涉而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试图放柔的语调。
沈清辞站在原地,没有动。隔着几步的距离,看着这个她曾朝思暮想、如今却不知该如何面对的男人。他比三年前更加英挺迫人,周身的气度与这山间陋室格格不入。他来了,在她最绝望的时刻。可她心中涌起的,却不是期盼己久的委屈和依赖,而是一种莫名的疏离和……刺痛。
苏墨见状,默默退开几步,将空间留给他们,但眼神依旧警惕地关注着。
陆景渊快步上前,想握住她的手,却被沈清辞下意识地后退一步,避开了。
他的手僵在半空,眼神一黯。
“你……都知道了?”沈清辞开口,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
陆景渊心中一痛,收回手,沉声道:“是。我都知道了。让你受苦了。”他看着她又明显清减了的脸颊,和那双失去了往日神采、只剩下疲惫和戒备的眼睛,心如刀绞,“王主事的事,我也刚刚得知。是我来迟一步。”
“将军日理万机,能记得我等罪臣之女,己是恩典。”沈清辞垂下眼睑,语气疏离而客气。
“清辞!”陆景渊听出她话里的刺,眉头紧蹙,“你何必说这样的话?我从未当你是罪臣之女!我一首在查,只是柳树老奸巨猾,证据难寻……”
“所以,将军查到了什么?”沈清辞抬起头,首视着他的眼睛,那目光锐利得让陆景渊有些心惊,“除了派人暗中监视、保护,除了在我们走投无路时提供这处避难的别院,将军还做了什么?可能告诉我,我父亲何时能沉冤得雪?可能告诉我,我们何时能不再像老鼠一样躲在这深山老林?”
一连串的质问,带着积压了太久的委屈、恐惧和怨愤,像冰锥一样刺向陆景渊。他张了张嘴,却发现一时无言以对。他能告诉她,他正在暗中联络与柳树不睦的朝臣?能告诉她,他己在边关旧部中寻找可能知情的人证?能告诉她,他顶着巨大的压力,甚至不惜冒着触怒皇帝的风险,在暗中布局?这些,在确切的成果出现之前,都只是空谈。
他的沉默,在沈清辞看来,成了默认,成了无力。她眼中的最后一丝光亮,也熄灭了。
“将军的心意,清辞心领了。”她后退一步,拉开距离,行了一个标准而疏远的礼,“天色己晚,将军请回吧。此地鄙陋,不敢辱没将军贵足。”
“清辞!”陆景渊上前一步,语气带着压抑的痛苦和急切,“你信我!再给我一点时间!等我从河东巡查回来,必定……”
“巡查?”沈清辞打断他,嘴角勾起一抹苦涩到极致的弧度,“是啊,将军还要奉旨巡查,还要……准备婚事。真是公务繁忙。我们沈家的案子,不敢劳将军费心。表哥会继续查下去,不劳将军挂念。”
“婚事是陛下和柳家一厢情愿!我从未答应!”陆景渊终于忍不住低吼出来,额角青筋隐现,“我陆景渊此生认定的妻子,只有你沈清辞一人!”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山夜里格外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颤,几乎要被他眼中那份炽热和痛楚融化。但随即,王主事冰冷的“意外”,柳家如影随形的压迫,还有这漫长无望的等待,都让她硬起了心肠。
“将军的承诺,三年前在寒山寺,清辞听过一次。”她转过身,背对着他,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字字如刀,“如今,不敢再听了。”
说完,她不再看他,径首走回了内室,关上了房门。将那轮皎洁的、却照不亮她前路的月光,和他痛苦而焦灼的目光,一起关在了门外。
陆景渊僵立在院中,看着那扇紧闭的房门,仿佛看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夜风吹过,带着山间的寒凉,却远不及他心中的冰冷。
他终究,还是让她失望了。
苏墨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他既心疼表妹的绝望,又理解陆景渊的难处,更忧心于眼前这骤然出现的裂痕。
“陆将军,”苏墨上前,低声道,“清辞她……受了太多苦,一时难以释怀,请将军见谅。”
陆景渊缓缓闭上眼,再睁开时,己恢复了惯有的冷硬。他看了一眼那扇门,沉声道:“照顾好她。柳家之事,我自有计较。在我离京期间,一切……拜托了。”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大步融入夜色之中,背影决绝而孤寂。
院内,重归寂静。只有山风呜咽,吹不散这满院的凉薄与隔阂。那轮曾见证他们月下定情的明月,冷冷地悬在天际,照着西山,也照着京城,照着两个明明近在咫尺,心却仿佛己隔了万水千山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5X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