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大捷的凯歌还在长安城的上空回荡,那激昂的旋律仿佛诉说着胜利的喜悦和荣耀。然而,就在这欢庆的氛围中,工部衙署内却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演示。
这座古老的建筑被阳光洒下的斑驳光影所笼罩,显得庄严肃穆。衙署的大门紧闭着,门口站着几名守卫,他们神情严肃,一丝不苟地守护着这里的安宁。
演示者是一名年轻的工匠,他站在木桌前,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模型。这个模型看起来像是一座小型的攻城器械,上面的每一个细节都制作得非常精细。
工匠开始向众人介绍这个模型的设计和功能,他的声音清晰而自信。随着他的讲解,众人的脸上渐渐露出惊讶和赞赏的表情。
"陛下请看,"将作大匠宇文恺指着面前巨大的木制机械,"这是根据周秀娘姑娘的图纸改进的'水龙机',可自动提水灌溉。"
李曌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这个庞然大物。巨大的水轮在渭河水流带动下缓缓转动,通过精巧的齿轮组,将河水提到三丈高的水渠中。
"一日可灌溉多少田地?"
"至少百亩!"宇文恺难掩激动,"若是人力灌溉,需要五十个壮劳力干一整天。"
围观的官员们窃窃私语。户部尚书立即算出这笔账:"若能推广,每年可节省徭役百万工!"
"不止如此。"周秀娘上前解释,"水龙机还可带动磨盘、纺车,甚至...锻锤。"
她示意工匠演示。当水流带动沉重的铁锤起落时,所有人都惊呆了——这力道,抵得上十个铁匠!
"好!"李曌抚掌称赞,"立即在京畿地区推广。宇文恺,你负责制造;秀娘,你负责教授使用。"
圣旨一下,工部全力运转。三个月后,第一批百架水龙机在京郊安装完成。
推广的过程却遇到阻力。
"祖宗之法不可变!"几个老农跪在田埂上,死活不让安装水龙机,"这妖物会惊扰土地爷!"
周秀娘不气不恼,亲自示范。当清澈的河水源源不断流入干涸的田地时,老农们目瞪口呆。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水龙机带动的磨盘,一个时辰磨的面够全家吃一个月!
"这...这真是神仙法器啊!"老农们纷纷跪拜。
消息传开,各地争相请求安装。但问题随之而来——水龙机造价昂贵,普通农户根本负担不起。
"陛下,"户部尚书呈上奏报,"若由朝廷出资,国库恐难支撑。"
李曌沉吟片刻,想到一个妙计:"传旨:农户可联保借贷,三年还清。还可'以工代赈',参与水利工程抵债。"
这个政策大受欢迎。更妙的是,李曌让各地驻军参与制作水龙机,既解决了产能问题,又让士兵学了手艺。
水龙机的推广带来连锁反应。首先是粮食产量大增,长安米价应声而跌。其次是手工业爆发——借助水力带动的新式织机,效率提升五倍!
这日,李曌微服私访京郊。看到田野间水轮飞转,作坊里机杼声声,不禁感叹:"这才是朕想要的盛世。"
随行的上官婉儿轻声道:"陛下可知道,现在民间都叫水龙机'凤凰轮'?"
"哦?为何?"
"他们说,这是女皇带来的祥瑞,就像凤凰一样。"
李曌笑了。她想起穿越前那个世界的历史——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而现在,她正在大唐点燃科技的火种。
这火种,终将燎原。
(http://www.220book.com/book/W6I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