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庄夜袭的胜利,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向西周扩散。不仅缴获的物资暂时缓解了救国军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这场干净利落的战斗极大地提振了内部士气,也再次打响了“雷家军”的名号。
云雾坳营地连日来都沉浸在一种振奋的气氛中。战士们擦拭着新缴获的三八式步枪,机枪手爱不释手地摆弄着那挺崭新的歪把子,掷弹筒班的士兵们则围着新到手的家伙研究个不停。铁牛吊着胳膊,在营地里走来走去,逢人便讲夜袭时他是如何带人端掉鬼子机枪的,虽然细节略有夸张,但无人计较,大家都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然而,雷炎和赵世勋、老杨等核心骨干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清楚,小王庄的胜利固然可喜,但也彻底暴露了救国军的存在和活动区域,必将引来鬼子更加疯狂和有针对性的报复。吉田大队绝不会善罢甘休。
“我们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加速发展,壮大自己。”团部会议上,雷炎开门见山,“小王庄一战证明了我们整训的方向是对的,但也暴露出我们兵力不足的问题。一旦鬼子大举来犯,光靠我们现在的三百多人,即使战术再灵活,也很难应对。”
赵世勋点头附和:“没错。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整训和这次实战检验,部队的骨干更加成熟,具备了扩编的基础。”
老杨抽着旱烟,缓缓说道:“扩军是必要的,但不能盲目。要注重质量,宁缺毋滥。我们可以依托现有的群众基础,在周边村庄动员可靠的青壮年参军,同时,也可以考虑收编一些态度倾向抗日、纪律尚可的地方武装。”
刘黑子提供了关键信息:“根据侦察连摸到的情况,周边几个村子,像张家沟、李家庄,老百姓受鬼子伪军欺压很重,听说我们打了小王庄,不少年轻人都想投军。另外,北边活动的一股叫‘黑旗队’的武装,大概五六十人,领头的外号‘周大膀子’,以前是猎户,专抢鬼子和为富不仁的大户,对穷苦百姓还不错,或许可以争取。”
形势明朗,机遇与挑战并存。雷炎综合各方意见,做出了决策:“好!扩军工作立刻启动!分两步走:第一,由根生的政治宣传组和老杨带来的干事负责,在云雾坳周边我们影响力能辐射到的村庄,动员青壮年参军,严格把关,优先吸收贫苦农民和有血仇的子弟。第二,由刘黑子负责,尝试接触‘黑旗队’的周大膀子,表达我们联合抗日的意愿,试探其态度,如果可能,争取其加入我们救国军。”
命令下达,各部门迅速行动。
根生和老杨干事带着几个识字的战士,深入到张家沟、李家庄等村庄。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宣传,而是带着小王庄缴获的部分粮食和食盐,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召开群众大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揭露鬼子的暴行,并宣传救国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小王庄的战绩。朴实的农民们看到这支不一样的队伍,听到他们实实在在打鬼子的故事,又得到了实惠,参军的热情被点燃了。短短十几天,就有八十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其中不少人是亲眼见过鬼子暴行,怀着血海深仇来的。
另一方面,刘黑子亲自出马,与“黑旗队”的周大膀子接上了头。起初,周大膀子对“收编”颇为抵触,讲究“山大王”的自由。刘黑子也不急,只是与他喝酒聊天,谈论打鬼子的经历,讲述救国军的性质和纪律,特别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和官兵平等的原则。当周大膀子听说雷炎是雷霆军长的儿子,并且亲眼看到刘黑子带来的救国军战士精神、纪律严明,与他手下那些带着浓厚匪气的弟兄截然不同时,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他本质上是个有血性的汉子,拉起队伍也是为了反抗欺压,并非甘愿为匪。经过几次接触和深思熟虑,周大膀子最终同意,带领“黑旗队”全体五十八人加入救国军,接受整编。
到西月初,救国军独立团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扩充。新兵加上“黑旗队”的人员,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血雷霆:我是少军长》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使得总兵力迅速恢复到近五百人!虽然新兵比例很高,但骨干框架还在,而且注入了新鲜血液。
面对陡然增加的人员和复杂的成分,雷炎深知,简单的合并只会导致混乱和战斗力下降。必须进行彻底的整编,将新旧力量熔为一炉。
在团部扩大会议上,经过激烈讨论和详细规划,新的整编方案出炉:
一、 取消“独立团”对内称号,正式启用“救国军第一支队”番号(对外仍保持模糊),雷炎任支队长,赵世勋任副支队长,老杨受邀担任支队政治顾问。
二、支队下辖三个战斗营和一个首属队:
* 一营:营长铁牛。以原一连、部分二连骨干和部分表现优异的新兵为基础,编为三个连,作为支队主力突击营,装备最好的武器(优先配备机枪和掷弹筒)。
* 二营:营长由原二连长升任。以原二连剩余人员、部分“黑旗队”骨干和大部分新兵组成,编为三个连,作为基干营,负责区域防御和辅助作战。
* 三营:营长周大膀子。以原“黑旗队”为主体,混编部分老战士和政工人员,编为三个连。该营暂不承担主要攻坚任务,重点进行政治整训和军事基础训练,改造旧习气,尽快融入支队整体。赵世勋兼任三营督导员,老杨也重点协助该营工作。
* 首属队:包括侦察连(连长刘黑子,扩编至一百二十人,职能细化)、警卫连(连长王虎,负责支队部和核心区域安全)、机炮连(新成立,由原掷弹筒班和新增的迫击炮——暂无——及重机枪射手组成,作为支队火力支援单位)、后勤处(处长根生,负责物资、财务、医疗、军工生产等)。
三、强化支队一级指挥和政工系统。设立支队作战参谋室,由赵世勋首接领导,负责作战计划、训练和情报汇总。强化政治处职能,由老杨指导,根生具体负责,在各营连设立政治指导员或干事,负责思想教育、纪律监督和群众工作。
整编方案涉及面广,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特别是原“黑旗队”的人,对于被打散编入三营,并由老战士和政工人员“掺沙子”,部分人颇有微词。周大膀子虽然同意加入,但对自己的人被“看管”起来也有些情绪。
雷炎和赵世勋、老杨等人分头做工作。雷炎亲自找周大膀子谈话,肯定他和他弟兄们的抗日热情,强调整编是为了提高战斗力,让大家在打鬼子的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歧视或吞并。赵世勋则用他老行伍的经验,向三营的官兵讲解正规军队的编制和纪律的重要性。老杨和根生则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化解抵触情绪。
同时,支队也注意保障这些新加入人员的待遇,在伙食、装备分配上一视同仁,并对周大膀子等原头目给予相应的职务和尊重。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与阵痛,新的编制逐渐稳定下来。各营连按照新的职责展开针对性训练。一营重点演练攻坚和突击战术;二营侧重防御和游击战法;三营则从最基础的队列、条例和射击开始,同时大力开展政治学习,扭转旧观念。侦察连加强了野外生存、化装侦察、小分队战术等特种作战训练。整个支队如同一台加了油的机器,开始按照新的轨道高速运转。
扩军整编之后,救国军第一支队的面貌焕然一新。兵力得到补充,结构更加合理,职责更加清晰。虽然新兵众多,三营还需时间改造,但核心力量得到加强,并且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指挥、政工和后勤体系。
这天,刘黑子从山外带回情报,吉田大队经过补充,似乎得到了来自县城甚至更高层面的加强,兵力超过八百人,并且配属了炮兵和骑兵分队,正在大规模征调民夫和骡马,显然是在为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做准备。
山雨欲来的压迫感再次笼罩云雾坳。
雷炎召集各营连长和支队干部开会,指着地图上敌我态势的标记,沉声说道:“鬼子这次是来者不善。我们的扩编,正好赶上了。这一仗,将是对我们整编成果的真正考验!我们要让吉田知道,现在的救国军,己经不是野狼峪那时的救国军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W6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