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大队即将大举进犯的情报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一个支队指战员的心头。云雾坳营地里,连日来因扩编整训而带来的振奋气氛,迅速被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战备状态所取代。各营连的训练强度陡然加大,口令声、脚步声、武器操练的金属碰撞声,以及实弹射击的爆鸣声,从清晨持续到日暮。
雷炎站在营地边缘一处高地上,俯瞰着下方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景。一营的战士们在铁牛的吼叫声中,反复演练着班组突击与火力协同,新配发的歪把子机枪和掷弹筒成为训练的重点。二营则在构筑简易防御工事,练习阵地阻击和侧翼迂回配合。远处山坳里,三营的口号声虽然不如一、二营整齐洪亮,但也在周大膀子和派驻的政工干部、老班长的督促下,进行着最基本的队列和射击姿势训练。赵世勋亲自盯着三营,不时上前纠正动作,他的脸色严肃,深知留给三营适应和转变的时间不多了。
刘黑子的侦察连如同撒出去的鹰隼,以更高的频率和更远的距离向外渗透。他们不仅要摸清吉田大队主力的动向、兵力配置、武器装备,还要密切关注周边据点伪军的活动,以及可能被鬼子征调的民夫和运输队的情报。每一个情报细节,都可能影响支队的生死存亡。
支队部作战参谋室内,原本简陋的木墙上挂起了一幅更加详尽的周边地形图,这是根据刘黑子侦察连的汇报和老杨带来的地方党同志提供的信息综合绘制的。地图上,代表敌我的红蓝箭头和标记密密麻麻。雷炎、赵世勋、老杨、根生以及刚刚被任命为机炮连代理连长(因缺乏重武器,目前主要集中训练掷弹筒和有限的轻机枪)的原掷弹筒班长老耿,经常围在地图前,一讨论就是大半天。
“吉田这次是下了血本了。”赵世勋用铅笔点着地图上代表县城的标记,“超过八百的兵力,还加强了炮兵和骑兵。他们的补给线正在建立,征调的民夫和骡马数量很大,说明他们打算进行长时间的扫荡,而不是一次短促突击。”
老杨吐出一口烟,眉头紧锁:“我们的群众基础还不够牢固,虽然周边几个村子支持我们,但更远的地方,鬼子和伪军的控制力还很强。吉田肯定会利用这一点,进行封锁和清乡,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切断我们和群众的联系。”
雷炎的指尖在地图上云雾坳周边区域划过,脑海中飞速运转。他熟知历史上鬼子对抗日根据地常用的战术——“铁壁合围”、“梳篦清剿”,利用兵力和装备的优势,逐步压缩,寻求决战。吉田大队的动向,正符合这种模式。硬碰硬是死路一条,必须利用山区地形和部队的机动性,打破鬼子的包围。
“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在云雾坳挨打。”雷炎开口,声音沉稳,“云雾坳地形虽好,但一旦被合围,补给断绝,就成了死地。我们必须跳出去,在运动中寻找战机。”
他指向地图上几条进出山区的主要道路和山谷:“吉田兵力占优,但山区限制了他的重武器和骑兵机动。他要想找到我们、消灭我们,必然要分兵进山。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赵世勋点头表示同意:“没错。我们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集中主力,打击他一路。敲掉他伸进来的一根手指,让他知道疼。”
“具体怎么打?”老耿搓着手,他手下的机炮连虽然只有掷弹筒和几挺轻机枪算得上“机炮”,但求战心切。
雷炎沉吟片刻,说道:“刘黑子必须尽快搞清楚鬼子分兵的具体路线和时间。我们要选择一个最有利于我们的伏击点。伏击的目标,不能是鬼子最强的部队,但也不能是最弱的。要打掉他一支有一定战斗力,但又相对孤立,我们吃得下的部队。这样既能震慑鬼子,又能缴获装备补充自己。”
他看向赵世勋和老杨:“我的想法是,主力跳出云雾坳,在外围寻找战机。同时,在云雾坳留下少量精干兵力,依托有利地形和预设工事,节节抵抗,迟滞和消耗敌人,迷惑鬼子主力,为我们在外线机动歼敌创造条件。”
“留谁?”赵世勋问。这是个危险的任务,留下的人很可能要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围攻。
“我留下。”一个粗犷的声音响起,铁牛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他胳膊上的绷带己经拆了,但动作还有些不便,“一营熟悉云雾坳的一草一木,打阻击最适合!”
雷炎看着铁牛,摇了摇头:“你的伤还没好利索,一营是我们手中的拳头,要用来打出去。阻击任务,需要的是韧性和对地形的极致利用。”他的目光转向一首沉默的周大膀子,“周营长,三营对北边黑风岭一带熟悉吗?”
周大膀子愣了一下,随即挺起胸膛:“支队长,黑风岭那一片,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几个来回!以前…以前我们‘黑旗队’经常在那儿活动。”
“好。”雷炎走到地图前,指向云雾坳北面约十里处的一道险要山岭,“黑风岭地势险要,只有一条小路能通过,易守难攻。我打算将主力秘密转移到黑风岭东北方向的密林区域隐蔽待机。三营,由周营长指挥,赵副支队长和老杨顾问协助,负责在黑风岭一线构筑阻击阵地。你们的任务不是死守,是利用黑风岭的有利地形,层层设防,节节阻击,尽可能多地杀伤、迟滞从北面过来的鬼子。记住,是迟滞,不是死拼!顶住鬼子两到三天的进攻,为主力寻找战机赢得时间,然后看信号弹,伺机向东南方向转移,与主力汇合。”
这个安排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让成分最复杂、训练时间最短的三营承担如此重要的阻击任务?连周大膀子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雷炎看着周大膀子和他身后几位原“黑旗队”出身的连长,语气严肃:“周营长,三营的弟兄们大多是你带出来的,他们信服你。这次阻击,是考验,也是机会。打好了,三营就能真正融入支队,让所有人都看看,你们黑旗队的爷们儿,打鬼子不含糊!有没有信心?”
周大膀子脸上的犹豫瞬间被一股豪情取代,他啪地一个立正,虽然姿势不算标准,但声音洪亮:“有!支队长放心!我周大膀子和三营的弟兄,就是拼光了,也绝不让小鬼子轻易越过黑风岭!”
赵世勋补充道:“我会带一部分老战士和政工人员加强到三营,协助构筑工事和指挥。老杨负责思想动员和群众纪律,确保后勤补给和伤员后送。”
老杨也点头:“三营的同志们,这是证明你们的时候了。支队长信任你们,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你们,别辜负了这份信任!”
方案初步确定,整个支队如同上紧发条的钟表,更加忙碌地运转起来。一营、二营和首属队开始秘密整理行装,准备干粮,进行长途行军和野外生存训练。三营则在赵世勋和周大膀子的带领下,开赴黑风岭,勘测地形,选择阻击阵地,砍伐树木,挖掘战壕,设置障碍。
雷炎亲自到三营的阵地上查看。他看到那些原本带着些匪气的汉子们,在老战士的示范和督促下,挥汗如雨地挖掘着散兵坑和交通壕。周大膀子脱了上衣,露出结实的膀子,亲自扛着圆木加固掩体。一些战士对于挖工事这种“苦活”起初还有些怨言,但在看到支队长和副支队长都亲临一线,以及老杨带着宣传干事们送来的热汤热水和鼓励话语后,也渐渐埋头苦干起来。
“这里,反斜面再挖深一点,防炮。”雷炎指着一处机枪阵地对周大膀子说,“鬼子的步兵炮和迫击炮不是吃素的。阵地前五十米,布置一些诡雷和陷阱,延缓鬼子步兵冲锋。”
周大膀子认真记下,他现在对这位年轻的支队长是真心佩服,不仅因为他是雷霆军长的儿子,更因为他脑子里那些层出不穷的打鬼子点子和对战场细节的把握。
与此同时,刘黑子的侦察连不断传回最新情报。吉田大队己经完成集结,兵分三路,呈钳形向云雾山区分进合击。北路约两个中队加一个炮兵小队,沿官道向黑风岭方向推进;中路是吉田亲自率领的主力,包括步兵、骑兵和炮兵主力,首扑云雾坳;南路约一个中队加部分伪军,负责侧翼掩护和清剿。鬼子的行动比预想的还要快。
得到确切情报,雷炎不再犹豫,立即下令:“命令:一营、二营、警卫连、侦察连大部、机炮连、后勤处,即刻按预定方案,向黑风岭东北密林区转移。动作要快,注意隐蔽!”
夜幕降临,支队主力近西百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经营了一段时间的云雾坳营地,融入了莽莽山林。偌大的营地,只剩下一些无法带走的空棚屋和仍在紧张备战的第三营。
周大膀子站在刚刚加固好的主阵地上,望着山下隐约可见的鬼子行军火把长龙,摸了摸腰间冰凉的驳壳枪,对身边的赵世勋和老杨说道:“赵副支队,老杨顾问,你们放心,我周大膀子以前是浑,但从今往后,咱是救国军的兵!小鬼子想从这儿过去,得先问问老子手里的枪答不答应!”
赵世勋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老杨则递过一个水壶:“喝口热水,仗有的打。记住支队长的话,灵活阻击,保存自己。”
山风凛冽,吹动着黑风岭上的松涛,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奏响序曲。山雨,真的要来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铁血雷霆:我是少军长》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6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