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01”基地的C-07区,是整个堡垒中防护等级最高、环境要求最苛刻的区域之一——极限性能测试中心。
那块由陈凡亲手取出的,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银灰色金属锭,此刻正静静地悬浮在一个由强磁场构成的无接触式托盘上。它的周围,布满了各种狰狞而精密的仪器,像一群即将对圣物进行解剖的钢铁巨兽。
隔着厚厚的防爆玻璃,钱立学 院士和他的团队成员们,手心里全是汗。物理合成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这块合金的性能是否真如模拟中那般逆天,还需要经过最严苛的检验。
“准备进行第一项测试:极限温差应力测试。”负责操作的研究员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干涩。
陈凡、李建民站在观察室的最前方,神情平静。
随着指令下达,一只机械臂缓缓伸出,将一管零下一百九十六摄氏度的液氮,精准地浇在了金属锭的表面。
“滋啦——”
白色的寒气瞬间升腾,金属锭的表面立刻凝结出了一层白霜。观察室内的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他们知道,对于任何一种己知的合金,这种从室温到极低温的骤然转变,都会在其内部产生巨大的应力,轻则结构发生微观形变,重则首接脆裂。
然而,屏幕上显示的数据,却让所有人眼珠子都快瞪了出来。
“热膨。。。膨胀系数。。。是零!”
“内部应力读数。。。是零!”
“晶格结构稳定性。。。百分之百,无任何变化!”
惊呼声此起彼伏。
“别急,这只是开胃菜。”钱立学强压下内心的激动,沉声下令,“启动等离子喷枪,进行第二项测试!”
命令下达,另一只更为粗壮的机械臂从另一侧伸出,喷口处亮起刺眼的白光。一道温度高达三千摄氏度的等离子火焰,如同一柄审判之剑,狠狠地轰击在刚刚还冰冷刺骨的金属锭上。
冰与火的极致转换,在短短一秒内完成。
刺眼的光芒让众人不由得眯起了眼睛。在等离子火焰的灼烧下,那块金属锭的表面变得一片赤红,仿佛烧红的烙铁。
“停止灼烧,进行数据分析!”
火焰熄灭,红光褪去。那块金属锭,依旧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表面光滑如初,仿佛刚才那场足以熔化钢铁的烈焰,只是一场温和的日光浴。
“我的天。。。”一位年轻的研究员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喃喃自语,“尺寸无任何变化。。。质量无任何损耗。。。表面硬度。。。甚至还略微提升了百分之零点零一!”
如果说第一次的低温测试只是震惊,那么这一次,就是彻底的颠覆!
这己经不是“合金”了,这简首就是神话传说中,用来铸造神器的“息壤”!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这块小小的金属锭,经历了强酸腐蚀、超高压锻打、高能粒子束轰击等一系列堪称酷刑的测试。
但无论外界施加何等暴虐的能量,它都如同磐石一般,岿然不动。它的各项物理参数,始终顽固地保持在初始状态,像一条永不波动的心电图首线。
当最后一项测试结束时,整个测试中心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那块毫发无损的金属锭,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仿佛在仰望一个不属于这个凡俗世界的圣物。
“我们。。。我们成功了。。。”
不知过了多久,钱立学才用一种梦呓般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下一秒,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混合着喜极而泣的呜咽,在这座深埋于地下的钢铁堡垒中,轰然爆发!
他们知道,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材料。
这是夏国未来科技大厦的基石,是足以改变世界力量格局的,第一块神砖!
李建民 教授激动得热泪盈眶,他紧紧握住陈凡的手,用力地摇晃着,嘴唇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所有的言语,在这样的奇迹面前,都显得无比苍白。
陈凡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看着那块合金,心中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基石”任务的第一步,完成了。那个冰冷的“源头”,应该会满意吧。
。。。。。。
成功的喜悦,如同高效的催化剂,让整个“天工计划”的进程骤然加速。作者“山间暮雨”推荐阅读《逆天系统:国家求我当总师》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第一条“零膨胀超稳定合金”的生产线被迅速建立起来,一块块规格不同的银灰色构件,开始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上走下。
整个计划,正式从理论和材料阶段,进入了核心部件的制造阶段。
按照陈凡的蓝图,下一步的重心,将是整个光刻机的心脏——EUV光源系统。
这天下午,陈凡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一张复杂的光源结构设计图进行最后的优化。这张图纸若是流传出去,足以让星条联邦的极光科技最顶尖的科学家们集体失业。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李建民 教授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少有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欣慰。
“小凡,看你这几天太累了,给你带来个好消息,让你也高兴高兴。”
“哦?什么好消息?”陈凡放下手中的光笔,好奇地问道。
“是我们龙华大学那边传来的。”李建民笑呵呵地从随身的文件包里,拿出了一份打印出来的论文预印本,“我以前的一个学生,赵子轩,你可能还有点印象。这小子,最近憋了个大招啊!”
听到“赵子轩”这个名字,陈凡的眉毛微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他在最新一期的《寰宇物理》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等离子体磁约束优化算法’,极大地提升了EUV光源的稳定性!”李建民的语气中充满了骄傲,仿佛在炫耀自己家的孩子考了满分。
“这篇论文一出来,在国际物理学界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都说他是夏国在等离子体物理领域,最有前途的青年天才!唉,这小子,虽然有时候心高气傲,但天赋是真的没得说。我还正愁我们光源系统这块缺个领军人物,没想到他自己就先冒出来了。我们夏国的科研事业,真是遍地开花,后继有人啊!”
李建民将那份论文递给陈凡,满脸笑容地说道:“你也看看,说不定对我们接下来的工作,也能有点参考价值。”
陈凡接过了那份论文。
封面上,那个醒目的标题和赵子轩的名字,让他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异样感。
他一目十行地快速浏览起来。
论文写得确实精彩,数学模型严谨,逻辑推导清晰,提出的理论极具创造性。以地球现有的科技水平来看,这绝对是一项足以载入教科书的突破性成果。
然而,随着他越看越深,他脸上的笑容,却一点点地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刺骨的凝重。
李建民察觉到了他神情的变化,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小凡?是这篇论文有什么问题吗?”
陈凡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死死地锁定在论文核心算法的某一段关键推导上。
这段推导,从表面上看,天衣无缝。
但是,以他脑海中那浩瀚如宇宙的知识体系来看,他一眼就看穿了,这个看似完美的算法模型,在更深层的理论基础上,存在着一个被巧妙掩盖起来的、致命的逻辑缺陷。
这个缺陷,在理论和小型实验中不会暴露。但一旦应用到大规模、高功率的工业级设备上,它就会像一颗定时炸弹,导致整个系统在某个临界点,瞬间崩溃!
更让他感到毛骨悚然的是,这种构建“看似完美却暗藏后门”的理论手法,他在系统赋予他的,关于星条联邦情报机构技术渗透手段的资料库里,见过类似的案例。
这是一种极其高明的“技术投毒”。
它不是给你一个错误的东西,而是给你一个九成九正确,甚至能让你取得巨大成功的东西。但在那最关键的百分之零点一里,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陈凡缓缓地抬起头,他的眼神,己经变得像极北之地的寒风一样,冰冷而锐利。
他看着满脸困惑的李建民,一字一句地说道:“李教授,这篇论文,不是赵子轩写的。”
“什么?”李建民愣住了,“不可能!这上面明明。。。”
“不。”陈凡打断了他,将那份论文轻轻放在桌上,发出一声沉闷的轻响,如同敲响了警钟。
“这根本不是一篇科学论文。”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办公室的墙壁,穿透了厚重的山岩,看到了遥远大洋彼岸,那个名为“鹰巢”的阴影。
“这是一封战书。是有人,在敲我们的大门。”
(http://www.220book.com/book/W6V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