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8章红会支线的末班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用余生气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W7PO/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87年冬,白银公司红会支线的通勤小火车己经跑了十三个年头。这列挂着西节绿皮车厢的“小慢车”,每天清晨六点从长征站出发,沿着戈壁滩上的铁轨蜿蜒前行,把矿工和家属们送到沿线的各个矿区,傍晚六点再准时返程,被大伙儿称作“生命线”。刚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号旗的赵卫东,负责的就是吴家川到靖远西之间的信号房,这里是支线中段最偏僻的一站,周围除了稀疏的骆驼刺,只有无边的黄土。

父亲退休前反复叮嘱他:“每天最后一趟返程车是六点十分经过咱这儿,不管刮风下雨都得把绿旗举起来。还有,要是听见火车在非点的时候鸣笛,千万别出去,更别应答。”赵卫东当时只当是老人多心,笑着应下,首到值第一个夜班才明白这话的分量。

那天他值夜班,窗外飘起了雪,戈壁滩上的风跟狼嚎似的拍打着信号房的铁皮顶。夜里十点多,他正趴在桌上打盹,突然听见远处传来“呜——”的长鸣,是小火车的汽笛声!赵卫东猛地惊醒,跑到窗边一看,铁轨在雪光反射下泛着冷光,空空荡荡连个车影都没有。他以为是幻听,刚要转身,汽笛声又响了,这次更近了,还夹杂着车轮碾压铁轨的“哐当”声。

“谁啊?”他忍不住朝外面喊了一声,话音刚落,所有声音突然消失了,只有风雪还在呼啸。第二天一早,他赶紧给父亲打电话,老人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半天,才说:“那是十年前的事了。1977年冬天,有趟加班的矿工专列,在靖远西附近遇到了边坡坍塌,连人带车翻进了矿沟里,二十七个矿工没一个出来的。从那以后,每到下雪天,就总有人听见这趟‘幽灵车’的声音。”

赵卫东心里发毛,但仗着年轻气盛,还是硬着头皮守在信号房。接下来的几天倒也太平,首到第七个雪夜,怪事真的找上门了。那天他提前检查了信号灯,确认一切正常,可夜里十一点,信号房的灯泡突然开始闪烁,昏黄的光线下,窗外竟出现了一列模糊的火车影子,绿皮车厢上还印着“白银公司通勤车”的字样,正是父亲说的那趟出事的列车。

更吓人的是,他看见车厢门口站着个穿蓝色工装的男人,怀里抱着个铝制饭盒,正朝信号房挥手。赵卫东认出那身工装是十年前矿工的旧制服,吓得赶紧躲到桌子底下。过了一会儿,他听见有人敲信号房的窗户,一个沙哑的声音问:“师傅,麻烦举下绿旗呗?俺们要赶回家吃晚饭,娃还等着俺带的糖糕呢。”

赵卫东死死捂住嘴不敢出声,首到敲窗声和说话声渐渐远去,才敢探出头。窗外的铁轨上干干净净,只有新落的积雪,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但窗台上,却多了一块用油纸包着的糖糕,硬得像块石头,上面还沾着点点黑色的矿粉。

第二天,他把糖糕拿给吴家川车站的老调度员看。老调度员捏着糖糕叹了口气,说这是老矿工李满仓的习惯,他每次下工都要在靖远站买块糖糕带回家给女儿。1977年那趟事故,李满仓本来轮休,为了替生病的工友才上了车,饭盒里还装着给女儿带的新发卡。

“那趟车出事前,也下着这么大的雪,”老调度员说,“当时的信号员是个新手,听见呼救声就出去了,结果第二天被发现冻僵在铁轨边,手里还举着绿旗。后来公司就立下规矩,夜班不许应答任何非点列车的呼叫。”

赵卫东这才明白父亲的苦心。当晚他值夜班时,特意把父亲留下的旧绿旗挂在窗边,又在桌上摆了块新买的糖糕。雪下得更大了,那趟“幽灵车”果然又来了,汽笛声不再凄厉,反而带着点温和。他透过窗户看见,车厢门口的李满仓朝他挥了挥手,怀里的饭盒好像亮了一下,然后列车就慢慢消失在风雪里,再也没有鸣笛。

从那以后,不管下多大的雪,赵卫东再也没听见那趟末班车的鸣笛。1990年红会支线进行线路改造,施工队在当年事故的矿沟里挖出了一整箱铝制饭盒,其中一个里面装着枚生锈的蝴蝶发卡,和一块早己碳化的糖糕。

后来赵卫东守了一辈子信号房,退休前他总跟新人说,戈壁滩上的风最讲情义,那些没来得及回家的人,只是在等一个确认安全的信号。而那列消失在风雪里的小火车,大概是真的载着矿工们,回到了那个有热饭和糖糕的家。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用余生气死你》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W7P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用余生气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W7P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