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0章弄堂里的年味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用余生气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W7P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用余生气死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用余生气死你最新章节随便看!

腊月廿八的清晨,苏州平江路的青石板还沾着霜气,王阿婆就踩着棉鞋出了门。巷口张记馒头铺的蒸笼正冒白汽,笼盖一掀,碱水馒头的麦香混着豆沙甜香扑在脸上,她伸手捡了西个,指尖触到笼壁的温度,心里先暖了半截。

“阿婆,今年还自己炸春卷啊?”铺主张师傅笑着递过油纸袋。王阿婆点点头,声音带着老苏州特有的软糯:“孙子要吃荠菜馅的,外头买的不鲜。”说话间,隔壁裁缝铺的林姐骑着电动车经过,车筐里装着刚扯的红布,看见阿婆便停了车:“我给小宝裁了件新棉袄,下午您过来试试?”

王阿婆应着,慢慢往菜场走。菜场里早热闹开了,水产摊的鲫鱼在水盆里摆尾,摊主老李头隔着三尺远就招呼:“阿婆,今天的鲫鱼肥,熬汤正好!”她凑过去挑了两条,老李头麻利地刮鳞开膛,还多送了一把葱:“过年嘛,图个吉利。”

回到家时,儿子陈明刚把单位发的年货搬进门,纸箱里的坚果、腊味堆了半桌。“妈,您别再自己忙活了,年夜饭订饭店多省事。”陈明一边拆包装一边说。王阿婆没接话,径首走进厨房,从柜子里翻出搪瓷盆,开始择早上买的荠菜。“饭店的菜哪有家里的味道?你小时候就盼着我炸春卷,现在小宝不也一样?”

正说着,门铃响了。开门一看,是楼上的张老师,手里拎着一罐自己腌的酱肉。“阿婆,我女儿今年不回来过年,这酱肉吃不完,您尝尝。”王阿婆连忙接过,又从果盘里抓了把糖塞给她:“快进来坐,刚煮的红枣茶还热着。”张老师摆摆手:“不了,我还要去给学生改论文。”转身时又回头,“对了,三十晚上我包了饺子,给您送过来。”

下午,林姐果然把新棉袄送来了。小宝穿着新衣服在客厅里转圈,红棉袄衬得小脸通红,嘴里嚷嚷着:“奶奶,我要放烟花!”王阿婆笑着摸他的头,从抽屉里拿出个红纸包:“早就给你准备好了,等三十晚上跟爸爸一起放。”

陈明在一旁看着,突然想起小时候。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过年最盼的就是阿婆炸的春卷,还有新做的棉袄。有一年雪下得大,阿婆踩着雪去买布,回来时棉鞋都湿了,却还是笑着把新棉袄递给他。现在日子好了,可阿婆还是坚持自己做年货,说这样才有年味儿。

傍晚时分,弄堂里的灯陆续亮了。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飘出饭菜香,有的人家己经开始贴春联。陈明主动帮阿婆贴福字,小宝在旁边递胶带,祖孙三代的影子映在墙上,暖融融的。王阿婆看着,突然觉得眼睛有些发潮——原来年味儿从来不是山珍海味,是一家人在一起的热闹,是邻里间的互相惦记,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习惯。

三十晚上,年夜饭的桌子摆得满满当当。有阿婆炸的春卷、熬的鲫鱼豆腐汤,有陈明买的酱鸭、海虾,还有张老师送来的饺子。小宝吃得满嘴是油,时不时举起杯子跟大人碰一下。电视里放着春晚,窗外偶尔传来烟花声,弄堂里的年味,在这烟火气里慢慢浓了起来。

王阿婆夹起一个春卷递给张老师,张老师笑着接了:“还是阿婆的手艺好,比我女儿买的好吃多了。”林姐也凑过来:“明年我跟您学炸春卷,让我儿子也尝尝老味道。”王阿婆点点头,心里像揣了个暖炉。她知道,这弄堂里的年味儿,会像这春卷的香味一样,一年一年传下去,不会散的。

零点的钟声敲响时,陈明带着小宝去放烟花。烟花在夜空里炸开,照亮了青石板路,也照亮了家家户户的窗户。王阿婆站在门口看着,嘴角挂着笑。风里带着烟火的味道,还有邻里间的笑声,这就是她心里最踏实的年味儿,是属于这条弄堂的,最真切的世情温暖。

这个世界最温暖的事也不过如此了。

我和林青浦在天上看着这美好的人间,世间的繁华,感叹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W7P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用余生气死你 http://www.220book.com/book/W7P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