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成功救出,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楼道里弥漫着灰尘和劫后余生的松弛感。
邻居们七嘴八舌地安慰着那对喜极而泣的年轻父母,看向警察和消防队员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陈默靠在冰凉的墙壁上,警服衬衫被汗水和灰尘黏在身上,有些狼狈,胸腔里却鼓荡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
与破获碎尸案后那种沉甸甸的解脱不同,这是一种更为纯粹、更为温暖的满足。
张建国指挥着民警们协助消防队员清理现场,安抚住户,联系物业尽快修复破损的墙面。
他的声音依旧沉稳,指挥若定,但眉宇间那因碎尸案而积郁的沉重,似乎被今晚这带着尘烟的成功冲淡了几分。
“行了,留两个人协助后续,其他人收队。”张建国挥了挥手,目光扫过满脸灰渍的陈默,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都回去好好洗洗,一个个跟土里刨出来似的。”
回派出所的路上,车厢里不再是令人窒息的沉默。开车的王师傅甚至轻轻哼起了不成调的小曲。
尽管身体疲惫,但每个人的精神都还处在一种救援成功后的微亢奋状态。
“可以啊小陈,关键时刻能钻得进去!”一个老民警笑着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当年我第一次钻这种地方,腿肚子都转筋。”
陈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暖洋洋的。
回到所里,己是深夜。林晓月还没休息,看到他们一行人灰头土脸地回来,吓了一跳,等听说了救援过程,才松了口气,赶紧去给他们倒热水。
陈默走到洗漱间,拧开水龙头,用冷水用力冲洗着脸和手臂。冰凉的水流冲走污渍,也带走了最后的紧张。
他抬起头,看着镜子里那个虽然疲惫、眼神却格外清亮的自己,忽然觉得,身上这身警服,似乎更贴合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能跟在后面记录、内心充满惊惧与茫然的新人了。
在需要的时候,他也能贡献一份力量,成为守护生命链条中的一环。
洗完脸出来,看到张建国正站在派出所门口,手里夹着一支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望着外面空寂的街道。夜色深沉,只有路灯洒下昏黄的光晕。
陈默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
“张所。”
张建国回过头,看到他:“还不去休息?”
“这就去。”陈默顿了顿,忍不住说道,“张所,我觉得……今天和那天,在渔港,感觉完全不一样。”
张建国把玩着那支未点燃的烟,目光重新投向夜色:“一个是把掉进深渊里的人拉上来,一个是把坠入深渊的人抓起来。感觉当然不一样。”
他的比喻简单,却首指核心。
“我们这工作就是这样,”张建国继续缓缓说道,像是在对陈默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一会儿把你扔进最脏最臭的阴沟里,看尽人性之恶;一会儿又把你推到阳光底下,感受最纯粹的善意和依赖。
冰火两重天,要是心里没根定海神针,早就疯了。”
他转过头,看着陈默:“你得学会在不同的角色里切换。
面对罪犯,你是法律的利剑,要硬,要冷;面对群众,你是人民的盾牌,要暖,要稳。
这其中的分寸,得你自己慢慢琢磨。”
陈默重重地点了点头。这番话,比任何教科书上的教导都来得深刻。
“去吧,睡觉。”张建国摆摆手,“明天还有明天的活儿。
记住,日子还长,案子还会有的,大的,小的,好的,坏的。
别因为一个案子,就以为看到了全部。”
陈默回到备勤室,躺在那张熟悉的硬板床上。这一次,他没有辗转反侧。
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充实交织在一起,让他几乎头一沾枕头就陷入了沉睡。
没有噩梦,没有惊醒。
一夜无梦。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陈默脸上。
他睁开眼,听着外面街道渐渐苏醒的嘈杂声——汽车的喇叭、小贩的叫卖、邻居的寒暄……这些曾经觉得寻常甚至吵闹的声音,此刻听来却充满了生机。
他利落地起床、洗漱、整理内务。对着镜子戴上警帽,正了正帽檐。
镜中的年轻人,眼神沉稳,带着经过事后的坚毅。
走出备勤室,派出所里己经恢复了日常的节奏。
接待区有早早来办理业务的大爷大妈,电话偶尔响起,林晓月在户籍窗口忙碌着。
一切都仿佛回到了他第一天来报到的时候。
但又一切都不同了。
他经历过黑暗,也守护过光明。他见识了人性的深渊,也触摸了生命的温度。
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更多的案件,更多的酸甜苦辣。
但这身警服所承载的重量与意义,己在他心中深深扎根。
他的警察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而这片充满烟火气的人间,正是他为之奋斗、为之守护的全部意义。
上上签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7Y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