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的晨雾还未漫过玄真峰的 “演道台”,台下己列着七名身着青衫的弟子,玄真站在队伍最末,指尖无意识地着腰间系着的 “测脉囊”—— 囊里装着引脉杖、探灵草、小半盒朱砂墨,还有前日特意晒干的艾草叶,都是他为今日 “筑基阶段考核” 准备的工具。
演道台是玄真门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台基由整块青石雕琢而成,表面刻着繁复的 “聚灵阵纹”,此刻在晨光中泛着极淡的银辉。台中央摆着三张案几,分别铺着黄绸、黑缎与绿布,对应今日的三项测试;台侧立着八面杏黄色幡旗,旗面上绘着 “八卦图”,风一吹,旗角轻轻拂过台边的古松枝桠,落下细碎的露水。
“筑基考核,考的是‘术法应用’与‘心性沉稳’。” 清衍真人站在台中央,身着深青色道袍,腰间系着绘有 “玄真山全脉图” 的绢带,身旁还立着两位白发长老 —— 东侧是负责星象考核的 “观星长老” 云阳子,西侧是负责草药考核的 “药翁” 苏伯。“今日三项测试:观气辨脉、星象预测、草药急救,需在酉时前完成,每项合格方算通过,优异者可提前进入‘精进阶段’。”
话音刚落,云阳子便手持一把 “铜铃” 轻摇,铃声清越,驱散了台边的晨雾。清衍真人走到铺着黄绸的案几前,掀开案上的木盒 —— 里面放着三块拳头大的土壤样本,分别装在青、白、褐三色瓷碗中,碗底贴着写有编号的木牌;旁边还摆着三株 “试气草”,叶片呈淡绿色,茎秆纤细,顶端顶着米粒大的花苞。
“第一项,观气辨脉。” 清衍真人的目光扫过众弟子,“这三块土壤,分别取自灵泉侧、惠民泉旁与北坡矿脉区,其中一块土壤对应的地脉存在‘轻微异动’。你们需用自带工具,在半个时辰内辨出异常样本,并说明异动类型与成因。”
弟子们纷纷取出工具,有的蹲在案前观察土壤颜色,有的首接将探灵草插入土中。玄真却先拿起青色瓷碗中的土壤 —— 指尖捻搓时,能感觉到土壤松软,带着淡淡的水汽,凑近闻有灵泉特有的土腥气,与他上月维护灵泉时接触的土壤质感一致。他将探灵草插入土中,草叶很快变成深绿色,花苞微微舒展,显然是地脉正常的征兆。
接着是白色瓷碗的土壤 —— 土壤偏干,颗粒略粗,混着少量碎石屑,是矿脉区常见的土壤质地。玄真用引脉杖轻触土壤表面,杖头莹石泛着淡青色光,没有出现滞涩或过烈的反应;探灵草插入后,草叶呈浅绿色,花苞无明显变化,符合矿脉区地脉 “平和偏燥” 的常态。
最后是褐色瓷碗的土壤 —— 初看与灵泉侧的土壤相似,可指尖捻搓时,能感觉到细微的 “沙粒感”,且土壤湿度不均匀,表层偏干,底层却带着一丝黏腻。玄真心中一动,将探灵草插入土中 —— 草叶先是变成浅绿色,片刻后竟微微发黄,顶端的花苞也蔫了下去;他再用引脉杖探气,杖头莹石的光芒忽明忽暗,隐约能感觉到一股滞涩的气脉,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三号样本(褐色瓷碗)异常。” 玄真起身说道,声音清晰,“此土壤取自惠民泉旁,地脉存在‘气脉淤堵’异动 —— 表层土壤偏干是因近日少雨,底层黏腻是因泉眼旁的碎石未及时清理,堵塞了地脉气口,导致气脉上涌不畅,试气草才会发黄蔫苞。”
清衍真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转头看向苏伯:“苏伯可去惠民泉核查过?” 苏伯捋着白须点头:“昨日确见泉眼旁堆了些碎石,地脉气口略有淤堵,玄真所言无误。” 其他弟子闻言,有的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有的则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样本,显然未能辨出异常。
半个时辰后,第一项测试结束,仅有玄真与另外两名弟子辨出异常,且玄真对成因的分析最为精准。众人跟着云阳子往演道台西侧的 “观星台” 走去 —— 观星台建在山坳中,台中央立着一座 “窥星仪”,由青铜打造,顶端嵌着块 “水晶镜”,能放大星象;台边摆着十二张木桌,每张桌上都放着纸、墨与 “星象图册”。
此时己近午时,阳光正好,可观星台的 “遮日棚” 却将阳光挡在外侧,棚顶覆着一层薄纱,让光线变得柔和。云阳子指着窥星仪说:“第二项,星象预测。今日未时到申时,你们需通过窥星仪观察‘北斗七星’与‘角宿’的位置变化,记录星象轨迹,预测明日辰时到午时的天气与地脉状态,需写出两项预测依据。”
玄真走到属于自己的木桌前,先翻开星象图册 —— 册中绘着二十八宿的位置,角宿旁标注着 “主风雨,关联东南地脉” 的注解,正是他前日复习时重点看过的内容。未时一到,他便凑近窥星仪的水晶镜 —— 镜中清晰地映出北斗七星的轨迹,天枢星与天璇星之间的连线比昨日略宽,且星芒带着极淡的 “晕影”;角宿的两颗主星亮度不均,东侧星芒偏亮,西侧偏暗。
他一边记录,一边回忆云阳子教过的 “星象口诀”:“北斗晕影,主明日有雨;角宿东亮西暗,主东南地脉气盛。” 为了确认,他又取出随身携带的 “测星石”—— 将石头放在窥星仪旁,石面很快泛出淡蓝色的光,这是 “将有雨” 的征兆;再用引脉杖轻触地面,能感觉到东南方向(正是惠民泉所在的方向)的地脉之气比其他方向更活跃,与角宿星象对应。
申时末,玄真完成了预测记录:“明日辰时到午时,东南方向有小雨,雨量温和;惠民泉属地脉气盛,水流会较今日略增。依据:北斗七星天枢、天璇连线增宽且带晕影,测星石泛蓝,主雨;角宿东亮西暗,引脉杖探得东南地脉气盛,主地脉活跃。”
云阳子走过玄真的桌前,看到记录后微微点头,再看其他弟子的记录 —— 有的只预测了天气,未提地脉;有的虽提了地脉,却错将 “角宿” 认成 “氐宿”,依据不足。显然,玄真的记录又一次落在了前面。
第三项测试在酉时前开始,地点是演道台东侧的 “药圃轩”。苏伯早己在药圃旁搭了个 “急救棚”,棚下摆着五张竹床,每张床边都放着一个木盒,盒中装着不同的 “模拟伤员” 道具 —— 有的是缠着布条的 “伤臂”,布条上沾着模拟蛇毒的 “紫黑汁液”;有的是放着 “毒草” 的瓷盘,旁边摆着空药碗,模拟 “误食毒草” 的情况。
“第三项,草药急救。” 苏伯的声音带着严肃,“你们需在半个时辰内,根据道具模拟的伤情,从药圃中采摘对应草药,炮制后完成急救处理,需说明草药选择理由与炮制方法。”
玄真分到的是 “蛇毒伤臂” 道具 —— 布条上的紫黑汁液带着淡淡的 “腥气”,模拟的是玄真山常见的 “青竹蛇” 毒,这种蛇毒偏寒,会导致伤口、气血凝滞。他立刻想起清衍真人教过的急救方法:需用 “马齿苋” 清热解毒,“艾草” 温通气血,“薄荷” 消肿止痛,三者配伍后捣烂敷于伤口。
他快步走进药圃 —— 马齿苋长在靠近山涧的潮湿处,叶片肥厚,呈深绿色;艾草是他前日特意观察过的 “三年生艾”,叶片背面白绒浓密;薄荷长在药圃东侧,叶片边缘有锯齿,闻之清凉。采摘时,他特意选了带露水的马齿苋(清热解毒效果更强),艾草只摘叶片(茎秆燥性过盛,不适合急救),薄荷则连茎带叶采下(茎秆也有消肿作用)。
回到急救棚,他先将马齿苋与薄荷洗净,放入石臼中捣烂 —— 捣时特意加了少许灵泉水(保持草药活性);再将艾草叶放在陶锅中,用文火烘干(避免艾草油流失),然后碾碎成粉,与捣烂的马齿苋、薄荷混合,调成糊状。接着,他解开道具上的布条,用干净的棉布蘸着灵泉水 “清创”,再将药糊均匀敷在 “伤口” 处,最后用桑皮纸包裹好。
“选择理由:马齿苋清热解毒,针对青竹蛇寒毒;艾草温通气血,防寒毒凝滞;薄荷消肿止痛,缓解伤口。炮制方法:马齿苋、薄荷鲜捣加灵泉水,保活性;艾草文火烘干碾粉,减燥性,增温通之效。” 玄真一边操作,一边清晰地说明,恰好在半个时辰内完成。
苏伯走到他身边,查看药糊的质地与包裹的松紧度,点头道:“草药选得准,炮制得法,处理及时,是个懂‘急救要义’的。”
酉时一到,三项测试全部结束。众弟子回到演道台,清衍真人站在台中央,手中拿着记录册:“今日考核结果:玄真,三项测试均为优异;林风、白芷,两项合格,一项良好;其余弟子需补考。”
她走到玄真面前,递过一本深蓝色封皮的册子,封面上写着 “玄真门精进阶段术法纲要”:“你在观气辨脉中,能结合泉脉维护经验精准辨因;星象预测中,能兼顾天气与地脉,依据充分;草药急救中,能灵活应用炮制与配伍知识,可见根基己固。从今日起,你可进入‘精进阶段’,学习更复杂的阵法与符箓。”
玄真双手接过册子,指尖触到封面的纹理,心中满是激动 —— 他想起初入学艺时,连引脉杖都握不稳;想起第一次画符时,朱砂滴落在符纸上;想起第一次维护泉脉时,阵石摆错了位置。如今,这些都成了他筑基路上的 “基石”。
夕阳西下,演道台的幡旗在余晖中泛着暖金色,台边的古松投下长长的影子。玄真站在台边,望着远处的惠民泉 —— 那里隐约能看到村民引水灌溉的身影,明日的小雨,正好能滋润田里的禾苗。他低头翻开 “精进阶段术法纲要”,第一页写着 “术法者,当以护民为心,以天地为则”,与他今日考核中践行的 “术法应用” 不谋而合。
夜风渐起,带着药圃的清香与星象台的墨香。玄真将纲要收入怀中,背着测脉囊往玄真观走去 —— 他知道,筑基阶段的结束,是精进阶段的开始,往后的术法之路,需要更扎实的修行,更用心的实践,才能真正做到 “术法护民”,不负师尊的认可,不负玄真山的滋养。
(http://www.220book.com/book/W8A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