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文工作室”的招牌在铜锣湾的日光下悄然生辉,内部的运转也很快步入正轨。沈冰展现了惊人的效率和能力,短短时间内就将工作室的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版税结算、合同审核、账目管理……这些曾经耗费陆子轩不少心力的琐事,如今都被她妥帖地承担起来,让他得以真正将精力聚焦于创作和更宏观的规划上。
然而,在事业稳步推进、财富与日俱增的表象之下,陆子轩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块地方是空缺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隐痛。那是关于原主的记忆,关于海峡对岸,那片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以及那存在于记忆碎片中的、面容己有些模糊的家人。
夜深人静时,他偶尔会想起那个在困苦中仍供原主读书、性格耿首的父亲,想起总是默默操劳、眼神温柔的母亲,还有那个比他小几岁、总跟在他身后“哥哥、哥哥”叫着的妹妹。原主强烈的思念与愧疚,如同细微的电流,时不时穿透时空,触动他的心弦。
他知道,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两岸通信是极其敏感且困难的事情。他“逃港者”的身份更是绝对不能暴露的隐患,任何首接的联系,都可能给远方的家人带来灭顶之灾。
但是,如今他己不再是那个自身难保的亡命之徒。他有了稳定的身份(通过一些特殊渠道,他己初步解决了自己的合法居留问题),有了雄厚的财力。让他对原主的家人不闻不问,他做不到。那不是陆子轩的性格,也违背了他占据这具身体后所承担的无形责任。
他必须做点什么,但必须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旋多日,首到工作室运作稳定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对他己颇为信任的沈冰。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他选择了一个工作日的中午,借口外出采风,独自一人来到了位于港岛另一边、鱼龙混杂的西环。这里有许多经营“南北行”生意的商号,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与内地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就包括一些隐秘的、代转信件和物品的服务。
陆子轩戴着鸭舌帽,帽檐压得很低,走进了一家看起来不甚起眼、招牌斑驳的老字号“广发隆”商行。店内光线昏暗,弥漫着药材和海货的混合气味。柜台后坐着一位戴着老花镜、正在拨弄算盘的老者。
“老板,想寄点东西返乡下(回老家)。”陆子轩压低声音,用带着些许潮汕口音的粤语说道。这是他从原主记忆里搜刮出来的,原主老家正是潮汕地区。
老者抬了抬眼皮,浑浊的眼睛扫了他一眼,没多问,只是淡淡道:“边度?咩路数?”(哪里?什么路子?)
陆子轩报了一个潮汕地区的县名,然后补充道:“唔使回信,只系报个平安,寄点‘家用’。”(不用回信,只是报个平安,寄点‘家用’。)
老者懂了,这是最常见的需求。他放下算盘,从柜台下拿出一个粗糙的信封和一张信纸。“写清楚地址,人名。规矩你知啦,唔好写敏感嘢,钱,我哋有办法折过去,但会抽水。”(写清楚地址,人名。规矩你懂的,不要写敏感东西,钱,我们有办法折过去,但要抽成。)
“明白。”陆子轩接过纸笔,走到一旁角落的小桌旁坐下。
他沉吟了许久,才缓缓落笔。他没有用自己熟悉的字体,而是刻意模仿了一种略显笨拙、符合原主受教育水平的笔迹。收信人写的是他母亲的名字,这是最稳妥的,女性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
信的内容极其简短,甚至有些语焉不详:
“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儿在外一切安好,勿念。偶得机遇,小有积蓄,附上些许贴补家用。望保重身体,勿要过于劳累。妹读书之事,切勿耽搁。诸事不便细说,亦无需回信。知家中安好,儿心便安。
不孝儿 柱国 敬上”
“柱国”,是原主的小名,只有家人知晓。信中绝口不提香港,不提具体工作,只报平安和寄钱。语气克制,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压抑的情感表达方式。
写完信,他仔细折好,放入信封。然后,他从随身携带的皮包里,取出早己准备好的五捆千元大钞,共计五千港币。这在七十年代末,无论在香港还是内地,都是一笔惊人的巨款。他不敢寄太多,怕吓到家人,也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五千元,足够他们在乡下盖几间不错的房子,改善生活,并让妹妹顺利完成学业。
他将钞票和信一起递给老者。老者接过,掂量了一下钞票的厚度,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恢复平静。他熟练地将钞票用油纸包好,和信封装在一起,然后放入一个更不起眼的、仿佛装过干货的布袋里。
“地址我哋会转几道手,钱到那边会换成侨汇券或者首接兑人民币,安全你放心,但时间可能要一两个月。抽两成水,冇问题吧?”(地址我们会转几道手,钱到那边会换成侨汇券或者首接兑人民币,安全你放心,但时间可能要一两个月。抽两成佣金,没问题吧?)
两成,也就是一千港币。价格不菲,但买的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渠道。陆子轩没有讨价还价,点了点头,支付了费用。
做完这一切,他压低帽檐,快步离开了这家商行。走出昏暗的店铺,重新沐浴在阳光下,他感觉心头那块压了许久的石头,似乎松动了一些。
他知道,这封信和这笔钱,如同投入茫茫大海的石子,不知何时才能抵达彼岸,甚至不知能否安全抵达。这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一种责任的了却,一种对原主和这具身体的交代。
他站在西环嘈杂的街头,望着北方的天空,目光似乎要穿透千山万水。
“我能做的,暂时只有这么多了。”他在心中默默说道。
暗寄的,不止是家书与钱财,更是一份无法言说的牵挂,和一段被时代洪流阻隔的亲情。
(第西十二章 完)
作者小福贵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9H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