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青溪县东街便浮起一层薄雾。便民食铺的烟囱率先冒出白烟,一缕一缕钻进晨风里,混着玉米面的甜香和野菜的清辛,勾得早起挑水的汉子频频耸鼻子。
苏青禾系着粗布围裙,正弯腰搅动着灶台上的大铁锅。锅里是新磨的玉米面,掺了少量小米,温水慢慢倒入,面粉泛起金黄的泡沫。她额角沁着细汗,却顾不上擦,只盯着火候,怕一不留神就糊了底。
“青禾姐,野菜择好了!”春丫端着竹篮蹦进来,辫梢还沾着晨露,“赵大叔今早送来的荠菜,嫩得能掐出水来!”
苏青禾接过篮子,手指在叶片上轻轻一掐,果然鲜绿欲滴。她笑着点头:“去把豆腐脑桶搬出来,今儿人多,咱们得提前备料。”
春丫应了一声,转身又跑出去。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火光映得苏青禾眼底亮闪闪的——自从开业那日创出“野菜豆腐脑”,这小吃便成了食铺的招牌,不到辰时就能卖光。
正忙着,张婆婆拄着拐杖从后门进来,脸色有些凝重:“丫头,你过来看看。”
苏青禾跟着她走到后厨窗根下,只见泥地上印着几个清晰的鞋印,比寻常百姓穿的布鞋要宽,鞋底花纹粗犷,像是镇上伙计常穿的粗麻鞋。
“今早我来打水,见老李家的伙计在这儿转悠,鬼鬼祟祟的。”张婆婆压低声音,“怕是憋着什么坏。”
苏青禾心里一沉。隔壁“老李家食铺”自从被她抢了生意,日日门可罗雀,李掌柜见了她,眼神里总带着几分不善。她蹲下身,仔细检查窗沿,发现木栓有些松动,显然被人动过。
“婆婆放心,以后我会多留个心眼。”苏青禾把木栓拧紧,又吩咐春丫,“每晚关店,后厨门窗都要检查一遍,食材全锁进陶缸。”
春丫用力点头:“再看到老李家的人,我就拿扫帚赶他们!”
苏青禾被她的认真模样逗笑,揉了揉她的头顶:“别冲动,咱们先把自己的事做好,真有人耍花样,再想办法应对。”
辰时一到,春丫掀开“便民食铺”的木牌,脆生生喊:“开门啦!”
人群呼啦啦涌进来,小小的铺面瞬间被挤满。苏青禾站在灶台前,声音清亮:“今日供应——野菜豆腐脑二十文一碗,杂粮窝窝五文两个,玉米面粥十文一大碗,管饱!”
话音未落,灶台前己伸出几只粗糙的大手。一个壮汉嗓门洪亮:“给我来两碗豆腐脑,三个窝窝!”
苏青禾笑着应下,勺子一抖,豆腐脑滑进碗里,再撒一把翠绿的香椿末,递过去时不忘提醒:“桌上有咸菜,随便加。”
壮汉接过碗,舀了一勺送进嘴里,眼睛瞬间亮了:“滑!嫩!比城里酒楼的还好吃!”
这一嗓子,把原本犹豫的人都勾了过来,豆腐脑的销量立刻翻番。
正忙得脚不沾地,一道熟悉的白色身影跨进门来。陆景渊穿着月白色长衫,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篮里是两袋新磨的玉米面,还垫着防潮的干荷叶。
“陆公子,你怎么来了?”苏青禾有些意外,擦了擦手上的水珠走过去,“是不是还没吃早饭?我给你盛碗豆腐脑。”
陆景渊把竹篮递过来:“昨日听闻你今日开业,正好家里有些新磨的玉米面,给你送些过来。看你这生意,倒是比预想中还要好。”
苏青禾接过竹篮,指尖触到玉米面微凉的温度,心里一暖,想起两人在后山找水源时,他也是这般不动声色地帮她解围。
“你先去后厨歇歇,我给你盛碗豆腐脑。”她转身要走,却被他轻轻拦住。
“不用忙,我先帮你看看火候。”陆景渊卷起袖子,站到灶台前,接过春丫手里的勺子,动作竟也娴熟,显然在家常做这些活。
有了他的加入,苏青禾的压力顿时减轻不少。两人一个盛粥,一个包窝头,配合默契,像早己排练过无数遍。
午时未到,里正带着几个村民浩浩荡荡来了,每人手里都提着空篮子。
“青禾丫头,恭喜开业啊!”里正笑着走进来,身后跟着几个村民,“我们几个是来给你捧场的,每人要两屉包子,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苏青禾忙不迭应下,又让春丫多拿几个蒸笼。里正却压低声音道:“方才我在街口瞧见,老李家食铺的掌柜脸色可不好看,你今日生意这么好,他怕是要使绊子。”
苏青禾心里一紧,想起粮价飞涨时,李掌柜曾两次找她想“合作”被拒,果然——话音未落,门口就传来一阵喧哗。
一个穿绸缎的中年男人跨进门来,手里捏着半个窝窝,脸色阴沉:“这什么玩意儿?野菜老得嚼不动,是不是拿陈粮糊弄人?”
他把窝窝往桌上一摔,汤汁西溅。春丫吓得眼圈发红,手里的抹布都掉在地上。
苏青禾心里咯噔一下,却迅速镇定下来。她捡起窝窝,当着众人的面掰开:“诸位请看,野菜是今早新择的,窝窝是现蒸的,若是真有问题,我立刻退钱,再赔您五个包子,您看行吗?”
男人没想到苏青禾这么好说话,愣了一下,随即又梗着脖子道:“换什么换?我看你们就是故意用劣质食材骗钱!今天要是不给我个说法,我就砸了你的店!”
周围的食客都被这边的动静吸引了过来,纷纷议论起来。里正皱着眉走过来,沉声道:“这位兄台,有话好好说,何必动粗?青禾丫头是我们村的好孩子,绝不会做糊弄人的事。”
“就是啊,我刚才吃的包子就挺好吃的,野菜嫩得很。”
“我看你是故意来找茬的吧?是不是隔壁老李家派来的?”
议论声越来越大,男人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苏青禾看了他一眼,转身走进后厨,很快端出一盆新鲜的野菜和一碗调好的馅料,放在众人面前:“大家请看,这是我们今天准备的食材,都是新鲜的。这位客官说包子里的野菜老,或许是我今天太忙,不小心弄错了,我在这里给您赔个不是。但要说我们用劣质食材骗钱,我可不能认。”
说着,她拿起一块面团,当场包了一个包子,放进蒸笼里。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包子就熟了。苏青禾把包子递给男人:“客官,您再尝尝这个,若是还觉得不好,我立刻给您退钱,再赔您十文钱作为补偿。”
男人看着面前热气腾腾的包子,又看了看周围人质疑的目光,脸涨得通红,接过包子咬了一口,含糊地说了句“还行”,然后放下铜钱,灰溜溜地走了。
看着男人的背影,众人都笑了起来。里正拍了拍苏青禾的肩膀:“丫头,好样的!遇事不慌不忙,比我们这些老骨头都强。”
苏青禾笑了笑,心里却松了口气——刚才她还真怕事情闹大,影响了食铺的名声。好在有里正和村民们帮忙,才顺利解决了这场风波。
苏青禾没有继续卖货,而是让春丫把后厨的陶缸都搬到前厅,打开盖子——玉米面、小米、豆子都颗粒,没有一丝杂质;刚采的野菜整齐地摆放在竹篮里,还带着水珠;和好的面团放在陶盆里,洁白光滑,没有半点沙土。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今天用的食材,都是新鲜的。”苏青禾拿起一把玉米面,递到一个白发老者面前,“王大爷,您是咱们东街的老住户,您帮大家看看,这玉米面是不是好粮。”
王大爷接过玉米面,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点头道:“是好粮!没有陈味,也没有沙土,比我在粮铺买的还好。”
有了王大爷的作证,食客们的疑虑彻底打消了。刚才放下窝窝的人重新拿起了食物,还有人对着隔壁老李家食铺的方向啐了一口:“真是没良心!生意做不过人家,就耍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以后再也不去老李家吃饭了!”
苏青禾见众人情绪稳定下来,才继续说道:“今天这事给大家添了麻烦,我在这里给大家赔个不是。为了补偿大家,今天所有吃食都打八折,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这话一出,食铺里立刻响起了欢呼声。原本有些冷清的柜台前,再次排起了长队,甚至比刚才还要热闹。苏青禾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松了口气——幸好她刚才没有慌乱,而是选择当众展示食材,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赢得了更多食客的信任。
忙到午时,食铺的食材终于卖光了。苏青禾送走最后一位食客,瘫坐在椅子上,才感觉后背己经被汗水浸湿。张婆婆端来一碗凉茶,递到她手里:“丫头,今天多亏了你沉着冷静,不然咱们食铺的名声就毁了。”
苏青禾喝了口凉茶,清凉的感觉顺着喉咙滑下去,她苦笑道:“我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刚才心里也慌得很。幸好有大家信任,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老李家也太过分了!”春丫气得腮帮子鼓鼓的,“咱们要不要去找李掌柜理论?让他给咱们道歉?”
苏青禾摇了摇头:“现在去找他,他肯定不会承认。咱们没有证据,闹起来反而会让别人觉得咱们小题大做。不如先忍一忍,以后多加防备,只要咱们把食铺经营好,客人自然会站在咱们这边。”
正说着,门口传来了脚步声。苏青禾抬头一看,竟是陆景渊。他穿着一身月白色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显然是刚从外面回来。
“我刚才路过西街,听人说你这里出了点事,特意过来看看。”陆景渊走进来,目光扫过前厅的陶缸,又看向苏青禾,“没伤到你吧?”
苏青禾心里一暖,摇了摇头:“没事,就是有人在食材里掺了沙土,幸好己经解决了。”她把刚才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陆景渊,包括张婆婆看到老李家伙计鬼鬼祟祟的样子。
陆景渊听完,眉头微蹙:“李掌柜为人一向心胸狭窄,这次你断了他的财路,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以后你要多注意安全,晚上关店后,我让我的护卫过来帮你守着后厨。”
苏青禾连忙推辞:“不用麻烦你了,我们自己多留意就好。”
“不麻烦。”陆景渊语气坚定,“你这食铺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村里的乡亲。若是出了什么事,大家的日子又会不好过。我帮你,也是在帮大家。”
看着陆景渊认真的眼神,苏青禾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自从上次在后山一起找水源,陆景渊就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没有丝毫富家公子的架子。她张了张嘴,想说些感谢的话,却又觉得有些矫情,最后只化作一句:“那多谢你了。”
陆景渊笑了笑,目光落在柜台后的账本上:“今天虽然出了点意外,但看这情况,生意倒是没受影响。”
苏青禾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账本上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今天的营收虽然比开业那日少了些,但也有一百八十多文。她笑着点头:“托大家的福,还算不错。以后咱们多注意些,应该就不会再出这种事了。”
陆景渊点点头,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的话,才转身离开。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苏青禾拿起账本,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她知道,以后的路或许还会遇到更多困难,但只要有身边这些人的支持,她就有信心把“便民食铺”经营好,让村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傍晚,苏青禾正在收拾后厨,忽然听到隔壁传来一阵争吵声。她侧耳一听,竟是李掌柜在骂伙计:“你怎么这么没用?让你掺点沙土,你都能被人发现!现在好了,咱们食铺的客人都跑到对面去了,你说怎么办?”
伙计委屈的声音传来:“掌柜的,我也不知道会被发现啊!我昨晚明明很小心,趁他们关店后,从后厨窗户缝里把沙土撒进去的……”
苏青禾听到这里,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她没有再听下去,转身把后厨的门窗都锁好,又检查了一遍食材——既然己经知道了对方的手段,以后就更要多加防备,绝不能再给他们可乘之机。
夜色渐深,东街渐渐安静下来。苏青禾关好食铺的门,和张婆婆、春丫一起往村里走。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三人的身影,虽然经历了一场风波,但她们的脚步却比往常更加坚定——因为她们知道,只要同心协力,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青禾漫野:农门小娇娘的锦绣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9R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