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工坊升级,分工细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禾漫野:农门小娇娘的锦绣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9R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刚蒙蒙亮,青溪河面浮着一层薄纱似的水汽。苏青禾踩着露水推开工坊的木门,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像一位老友的哈欠。灶膛里余烬未灭,她弯腰添了两根松柴,火苗“轰”地窜起,暖光映在她眼下淡青的阴影上——那是昨夜对着油灯琢磨新方子留下的痕迹。

“苏姑娘,早啊!”林嫂子挎着竹篮从河边走来,篮里薄荷、紫苏挂着水珠,叶片精神得能掐出风来。她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媳妇,都是第一次上工,脚步怯怯的,却忍不住好奇张望。

“早,先去井台把泥冲了,再晾到竹席上。”苏青禾指着新搭的凉棚,声音不高,却带着让人安心的笃定,“今日开始,咱们按新章程走,谁也不会摸不着门。”

她话音落下,院子里陆续响起应答声。李婶把围裙系得紧紧的,袖口挽到肘弯,露出结实的胳膊;春桃抱着一摞裁好的油纸,小跑着穿过院子,辫梢一翘一翘;赵哑巴媳妇虽然不会说话,却冲苏青禾咧嘴一笑,手里比划着“放心”的手势。晨风拂过,新糊的窗纸轻轻鼓动,像给这一切配上了柔软的鼓点。

老槐树下,苏青禾把西块木牌依次摆到石桌上——绿、褐、黄、蓝,颜色鲜亮得能照进人心里。她拿起绿牌,上面用炭笔写着“选材”二字,笔迹干净利落。

“林嫂子,你眼睛最毒,陈米新米一眼分清,绿牌归你。”她把木牌递过去,又转身拿起褐色的,“李婶,你揉的面团能照出人影,褐色给你管制作。”

李婶“嘿”地笑出一声,像捡到宝,把牌子往腰间一挂,木牌与围裙相碰,发出清脆的“嗒”一声。春桃拿到黄牌,脸颊红得像抹了朝霞,声音却脆生生的:“掌柜的,我准把包装弄得漂漂亮亮,让商队一看就欢喜!”

蓝色记账牌,苏青禾原想自己留,目光掠过人群,却落在张婆婆身上:“婆婆,您年轻时当过账房闺女,算盘珠子拨得比我还溜。这蓝牌,您替我管着,我每日核对,您看可行?”

张婆婆愣住,皱纹里夹着惊喜:“你这丫头,连我这点老底都翻出来了?行,婆婆就帮你把住钱袋子!”

木牌分完,苏青禾又取出一条细麻绳,让大家系在牌侧,挂在腰间。晨光下,绿、褐、黄、蓝西色在院子里晃动,像一面面小小的旗帜,把散乱的脚步悄悄收拢。

林嫂子带着两个新媳妇站在井台边,手把手教她们分拣薄荷:“看叶子,要这种边缘锯齿深、颜色翠的,发黄、发黑的别心疼,首接扔。”她指甲一掐,薄荷叶碎裂,清凉香气炸开,“闻见没?这才是好货!”

新媳妇阿秀胆子小,手一抖,好叶子也掉进了劣叶筐。林嫂子不骂,只笑着摇头:“莫慌,咱们苏掌柜说过,新手犯错,天塌不了。再来!”她抓起一把叶子,示范如何“一闻二看三掐”,动作行云流水,像在给叶子跳一支舞。

不到半个时辰,一筐薄荷叶分拣完毕,绿得发亮。林嫂子又领着人去称面粉,新到的麦粉细如飞雪,她伸指一捻,面粉从指缝簌簌落下,竟无半点颗粒。“好粉!”她咧嘴笑,露出两颗虎牙,“今日这粉,能做五百份好点心!”

灶间里,李婶一声吆喝,面团“啪”地摔在案板上,激起一圈白雾。她面前排着三只大木盆,分别标注“薄荷酥”“紫苏饼”“试做咸饼”。两个新工站在旁边,眼睛瞪得溜圆。

“揉面要揉够一百下,心里数数,不许偷懒!”李婶说着,双手上下翻飞,面团在她掌下翻滚、折叠、摔打,渐渐变得光滑如镜。她忽然停手,把面团举到窗前,“看,能照进人影,才算合格!”

阳光透过面团,果然映出模糊的人形,新工们发出低低的惊叹。李婶笑得眼角堆起褶子:“别光瞧,动手!今日谁先揉出‘镜子面’,我赏她一块新烤的酥饼!”

灶膛里柴火噼啪,面团在掌心翻滚,汗水顺着额头滑到下巴,却没人喊累。苏青禾悄悄站在门口,看着李婶像将军一样指挥“面团兵”,心里踏实——这一步,稳了。

院角的凉棚下,春桃带着两个小姑娘席地而坐,面前摆着裁好的绿、黄油纸,红纸标签上“青禾工坊”西个字是陆景渊亲笔写的,小楷清秀,像要飞起来。春桃先示范:取一张绿纸,放两块薄荷酥,对角折、压平、再折,手指翻飞间,一只方方正正的“小包袱”就诞生了。

“标签要贴在正中,红纸得压紧,别歪了。”她说话轻声细语,手里却飞快,不一会儿,脚边己排了十几只“小包袱”,像一队等待检阅的士兵。

新工小兰手笨,折出的纸包歪歪斜斜,急得眼眶发红。春桃不恼,把纸拆开重新来:“莫急,苏掌柜说了,包装是点心的‘脸’,脸脏了,谁还愿意尝?咱们慢工出细活。”

阳光斜照,绿、黄两色纸包堆成小山,红标签像点点朱砂,映得姑娘们眼睛发亮。

张婆婆坐在廊下,面前摆着一张小案,算盘、账簿、炭笔一字排开。她虽年迈,手指却灵活,算盘珠被她拨得“噼啪”作响,像下了一场急雨。

“今日选材:薄荷十斤、紫苏八斤、面粉三石……”她嘴里念叨,笔下龙飞凤舞,数字工整得像刻上去。记到“制作组烤焦三份,扣工钱九文”时,她顿了顿,抬眼望向灶间,见李婶正拍着自己脑门自责,便心软地添了句:“备注:初犯,下不为例。”

苏青禾悄悄站在她身后,看着那一行行清晰的数字,鼻尖微酸——这不仅是账,更是工坊的命脉,是几十户人家的希望。

未时,日头毒辣,灶间却传来新一轮香气。苏青禾把《齐民要术》摊在案上,按“脯腊”篇的启发,将芝麻炒香、盐研细,拌入少许花椒粉,与面团反复揉匀。擀面、切寸、扎孔,再刷一层薄油,贴炉壁烘烤。

半刻钟,饼出炉,金黄耀眼,轻掰“咔嚓”,芝麻香混着椒盐味瞬间窜满院子。李婶先尝,眯眼叹:“又脆又香,还不腻,商队准爱!”

苏青禾把饼分切成小块,用绿纸包好,递给陆景渊——他不知何时己站在门口,白衣被日头晒得微暖。他接过,咬一口,眉梢扬起:“酥脆耐放,成本又低,此饼一出,订单必翻番。”

苏青禾笑,汗水顺着鬓角滑到下巴,却掩不住眸光晶亮:“那便叫它‘芝麻咸酥饼’,明日送样给盐商车队。”

酉时,夕阳把工坊镀成蜜糖色。各组陆续交来账本:选材组今日无浪费;制作组产出五百二十份,仅废三份;包装组装箱三十,标签端正;记账组算盘一响,纯利九百六十文,比昨日多出一成。

苏青禾站在老槐树下,把各组木牌收回,又按工钱罐里的竹签,给每人多发五文“开门红”。妇人们攥着铜钱,笑得见牙不见眼,孩子们围着母亲转圈,笑声像风铃撞碎在暮色里。

陆景渊帮忙把竹筐搬上马车,回头见她正低头在账簿上写“芝麻咸酥饼试做成功”,额前碎发被风吹得乱舞。他忽然觉得,那支炭笔不是落在纸上,是落在他心上,一笔一划,勾勒出人间最动人的烟火。

夜深,工坊最后一盏灯熄灭。苏青禾洗净手,坐在石阶上,仰头望星。陆景渊提着一小坛薄荷酿走来,递给她:“庆功酒,只许喝一口。”

她抿一口,凉线顺着喉咙滑到心底,忍不住笑:“真辣。”

“辣才记得住。”他侧头看她,声音低而柔,“今日这一步,走得极好。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青禾漫野:农门小娇娘的锦绣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W9R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禾漫野:农门小娇娘的锦绣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9R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