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上的雾气被手指抹出个圆,林晓盯着碗里的酱汁,pH试纸的一端浸进去,瞬间晕开浅橙色。身后传来菜板响,小陈端着刚切好的紫甘蓝丝撞进来,围裙上沾着笋屑:“又在玩你的‘魔法纸’?上次把我泡的萝卜水测成蓝色,说我放多了小苏打——我那是想让萝卜脆点!”
林晓把试纸贴在比色卡上,指尖还沾着苹果醋的甜香:“不是魔法,是紫甘蓝的花青素遇碱变蓝。你那萝卜水pH8.2,太碱了,咬起来像嚼肥皂。”她用勺子搅了搅玻璃碗里的液体——浅金色,浮着几点香油星子,“这次的苹果醋加了0.3%的柠檬酸钠,缓冲剂,能稳住酸度,不会像纯醋酸那样‘扎舌头’。”
小陈凑过去闻了闻:“比昨天的醋酸味儿淡,倒像闻着苹果。”她捏起一撮紫甘蓝丝蘸了点酱汁,皱着眉嚼:“哎?红得没那么艳了,之前加白醋首接变玫红,现在是粉粉的——”“因为pH值从4.0调到了5.2,”林晓翻着实验笔记,笔尖点在“花青素稳定性”那行,“花青素在pH5-6的时候颜色最柔和,而且不会破坏蔬菜里的维生素C——酸性太强会让VC氧化,太弱又留不住。”
杭州的二月还裹着湿冷,素食馆的暖气开得足,墙角的菊苣盆栽垂着蓝紫色的花,叶子上凝着水珠。林晓捞起泡在冰水里的芦笋和竹笋,笋尖还滴着水,切得细如牙签:“双笋要脆,得用冰水镇10分钟,破坏细胞壁的果胶酶,不然放会儿就软。”她把笋丝和菊苣叶拌在一起,淋上刚调的酱汁,撒了把烤香的芝麻:“试试这个‘双笋拌菊苣’,之前你说菊苣苦得咽不下去。”
小陈夹了一筷子,皱着眉嚼了两下,眼睛突然亮了:“苦得顺嘴!像喝了口带甘味的茶,不是之前那种‘苦到舌根发涩’。”她端起碗闻:“苹果醋的甜裹着菊苣的苦,芦笋的鲜窜出来,哎,怎么酸得这么温柔?”林晓笑着测酱汁的pH值——试纸在比色卡上对准5.5的刻度:“口腔的味觉细胞对pH5-6最敏感,既不会因为太酸刺激唾液腺,也不会因为太碱让舌头发木。这就是平衡。”
挂钟指向十点半,巷口的早点铺飘来油条香,林晓刚把实验笔记塞进背包,门突然被推开。冷风卷着雪粒子涌进来,两个穿制服的人站在门口,胸前的工作牌闪着“市场监管”的字:“您好,例行食品安全检查。”
小陈的脸瞬间白了,手里的漏勺“当啷”掉在地上。林晓的心跳猛地提速——她盯着玻璃碗里的酱汁,柠檬酸钠的袋子还摊在操作台上,标签上“食品添加剂”几个字格外刺眼。“请、请进。”她擦了擦手心的汗,把操作台的抽屉拉开,露出进货单和检验报告。
为首的检查员戴副眼镜,翻着她的实验笔记,指尖停在“柠檬酸钠0.3%”那行:“这个添加剂是做什么用的?”他的声音像冰块,林晓的喉咙发紧:“是、是酸度调节剂,GB2760-2014里允许用在凉拌菜里,最大使用量是按生产需要适量添加。”她翻出手机里的GB2760截图,手指在屏幕上抖:“您看,第123页,柠檬酸钠属于‘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添加剂’。”
另一个检查员拿起柠檬酸钠的袋子,扫了眼QS码:“进货凭证呢?”小陈赶紧从收银台底下翻出文件夹,里面夹着供货商的营业执照和批次检验报告:“上星期刚进的,每袋都有合格证!”检查员核对了编号,抬头看林晓:“你不是厨师吧?”
林晓松了口气,摸了摸实验笔记上的咖啡渍:“我是浙大食品科学系的研究生,在做‘凉拌菜酸碱平衡对口感与营养的影响’课题。”她指着操作台上的紫甘蓝丝:“比如紫甘蓝的花青素是天然指示剂,加醋变红,加小苏打变蓝——我用它来测酱汁的酸度,比pH计方便。”她拿起一截菊苣:“菊苣里的菊苣酸是苦味来源,但在弱酸性环境下,苦味会和有机酸结合,变成‘回甘’——就像刚才的试吃,小陈说苦得顺嘴,其实是酸碱平衡的作用。”
眼镜检查员的笔帽转了转,语气软下来:“之前查过几家素食馆,要么用工业醋,要么加过量的糖掩盖酸味。你这个……倒有点意思。”他夹了一筷子双笋拌菊苣,嚼了嚼,眉心舒展:“比普通凉拌菜清爽,没有那种‘酸得皱眉头’的劲儿。”另一个检查员也尝了一口:“嗯,苦得舒服,像吃了口新鲜的草——不是贬义啊,是真的鲜。”
小陈捂着胸口笑:“刚才我以为要被封店呢!”林晓擦了擦额角的汗,把实验笔记翻到“添加剂合规性”那页:“我查过所有原料,柠檬酸钠是食品级,用量没超,而且缓冲剂能减少醋酸对胃的刺激——很多人吃凉拌菜反酸,其实是醋酸浓度太高,超过了胃里的胃酸浓度(pH1-2),缓冲剂能让酱汁的酸度更接近胃环境,不会刺激胃黏膜。”
检查员合上笔记本,把证件还给林晓:“不错,科研和实践结合,比光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用。”他指了指墙上的菜单:“以后推出这个菜,可以标上‘酸碱平衡款’,说不定能吸引年轻人。”林晓点头,看着窗外的雪粒子变成雪花,落在玻璃上:“其实我做这个研究,就是想让‘素食’不是‘寡淡’的代名词。比如凉拌菜,不是加越多醋越‘开胃’,而是让酸、苦、鲜、甜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像化学里的平衡常数,多一点少一点,都不对。”
小陈端来两杯姜茶,冒着热气:“刚才吓得我手都抖了,现在倒觉得——咱们这菜,连监管员都夸,肯定能火!”林晓抿了口姜茶,看着操作台上的pH试纸和酱汁碗,突然笑了:“上周我妈还说,‘你学食品科学,怎么不去酒店做西餐,倒来素食馆拌凉菜’——现在才明白,最接地气的化学,就在舌尖上。”
雪越下越大,巷口的路灯映着雪光,素食馆的玻璃上又起了雾气。林晓翻开实验笔记,在“双笋拌菊苣”那页写下:“pH5.5,满意度92%,添加剂合规——下一步试‘紫甘蓝拌荞麦面’,用花青素做天然染色,酱汁pH调至5.8……”小陈在旁边擦桌子,哼着歌:“明天把这个菜写进菜单,取名‘平衡拌菜’怎么样?”林晓抬头,窗外的雪片飘进玻璃缝,落在她的笔记本上,化了个小水点:“叫‘清衡拌菜’吧——清新,平衡。”
墙上的挂钟敲了十一下,林晓把最后一页笔记合上,塞进背包。她望着窗外的雪,想起导师说的“食品科学是关于‘平衡’的科学”——不是加更多的调料,不是用更贵的原料,而是让每一种成分都发挥最大的作用,让舌头舒服,让身体安心。就像这碗凉拌菜,酸得温柔,苦得回甘,鲜得清爽,每一口都是化学的礼物,也是生活的礼物。
小陈锁上门,把围巾裹紧:“走,去吃碗片儿川,庆祝咱们的菜通过检查!”林晓笑着跟上,雪地上留下两串脚印,深一脚浅一脚,通向巷口的灯光。风里飘着片儿川的汤香,混着她口袋里的苹果醋味儿——那是化学的味道,是食物的味道,是人间烟火最本真的味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WAR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