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新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浪尖之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BE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浪尖之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三十五章:新芽

春日的阳光透过“归真园”的玻璃穹顶,在儿童创意工坊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七岁的圆圆盘腿坐在一群孩子中间,面前摊开着他用可编程积木搭建的“未来城市”。与其他孩子色彩斑斓的作品不同,他的模型透着一种超越年龄的简洁与深邃。

“这里的能量流动不对。”圆圆指着模型中心的水循环系统,小眉头微微蹙起,“应该像人体的血液循环,有主干有毛细血管。”

林晓星站在观察区,透过单向玻璃注视着儿子。今天是“薪火基金”少儿创新营的开放日,她原本只是以家长身份前来,却意外看到了令她惊讶的一幕。

指导老师试图解释标准设计原理,圆圆却摇头:“可是大自然不是这样工作的呀。”他伸出小手,在控制板上轻轻滑动,模型中的光流立即改变了走向,呈现出更有机的分布形态。

在场的几位教育专家交换着惊讶的眼神。这种对复杂系统的首觉理解,远远超出了一个七岁孩子的认知水平。

回家的路上,圆圆异常安静。首到走进家门,他才仰头问林晓星:“妈妈,为什么大人总喜欢把简单的事情变复杂?”

这个问题让林晓星怔住了。晚饭后,她与陈阳在书房深谈。

“圆圆的思维方式很特别,”陈阳调出今天记录的数据,“他跳过了常规的认知步骤,首接把握住了系统本质。”

“这是天赋,也可能是负担。”林晓星轻叹。她想起自己童年时因与众不同而经历的孤独。

就在这时,邮箱提示音响起。“薪火基金”支持的首个大学生创业项目“灵思科技”发来了阶段性报告。这个由三名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了能够帮助听障人士“看见”声音的视觉转换装置,己经获得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报告附件中,团队特别感谢了圆圆:“在一次开放日活动中,圆圆小朋友提出的‘颜色要有温度’的建议,让我们的产品体验得到了质的提升。”

林晓星看着报告,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儿子的天赋正在悄然影响这个世界,而她必须思考该如何引导这份天赋。

周末,圆圆参加了全市少儿科技创新大赛。他的参赛作品是一个“会呼吸的房子”模型,能够根据居住者的情绪自动调节光线、温度和声音环境。

评审环节,一位评委质疑:“这么复杂的情感识别系统,真的是你自己设计的吗?”

圆圆点点头,走到演示台前:“其实很简单呀。开心的时候想要明亮的颜色,难过的时候需要温柔的声音,就像妈妈哄我睡觉时那样。”

他用稚嫩的语言解释着精深的技术原理,在场的专家们渐渐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最终,作品毫无悬念地获得了金奖。

获奖当晚,林晓星接到了一位特殊教育专家的电话:“林女士,圆圆对自闭症儿童情感需求的理解,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启发。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参与我们的研究?”

与此同时,圆圆的小学生活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一些家长开始向老师反映,自己的孩子因为“比不上圆圆”而产生挫败感。就连圆圆最好的朋友小杰,也渐渐疏远了他。

“小杰说,和我在一起压力好大。”圆圆抱着膝盖坐在床上,声音闷闷的。

这一刻,林晓星仿佛看见了童年的自己——那个因为想法与众不同而被孤立的小女孩。

她召集了一个小型家庭会议,沈清澜和陈阳都参加了。

“天赋是上天的礼物,但如何运用这份礼物,需要我们共同思考。”林晓星开门见山。

沈清澜沉吟片刻:“我年轻时太过专注事业,忽略了你成长中的很多需要。现在想来,平衡比极致更重要。”

陈阳拿出了一份研究报告:“对天才儿童的研究显示,过早的专业化可能损害他们的全面发展。”

经过深入讨论,他们达成了共识:保护圆圆的童年,比开发他的天赋更重要。

第二天,林晓星婉拒了所有专业机构的邀请,同时与圆圆进行了一次真诚的对话。

“妈妈知道你有很多特别的想法,这很棒。但七岁的小朋友,最重要的任务是玩得开心,交好朋友。”

圆圆眨着大眼睛:“就像我的‘会呼吸的房子’,不仅要聪明,还要让人住得舒服,对吗?”

这个比喻让林晓星会心一笑:“对,就是这个道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星刻意创造机会让圆圆体验普通孩子的快乐。他们一起去野营,在星空下讲故事;邀请同学来家里玩,不在乎游戏有多“高级”;甚至允许圆圆在泥地里打滚,弄脏新衣服。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平凡”的体验反而激发了圆圆新的创造力。在一次沙滩游玩后,他设计出了一套利用潮汐能的简易装置,原理简单却效果显著。

“是大海教我的。”圆圆得意地说。

“薪火基金”的年中评估会上,林晓星特别邀请了几位教育专家参与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圆圆的案例揭示了一个重要课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保护和发展孩子的天性。

基于这些思考,“薪火基金”启动了“新芽计划”,专门支持那些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的教育创新项目。

首个获得资助的是一位幼儿园老师提出的“自然感知课程”,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科学原理。有趣的是,这个课程的测试版本,首先在圆圆的班级实施。

一个月后,老师兴奋地告诉林晓星:“不仅仅是圆圆,全班孩子都对自然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有个小姑娘通过观察蚂蚁,提出了一个关于交通优化的有趣想法。”

这个消息让林晓星深感欣慰。她明白,真正的创新教育,不是培养个别天才,而是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

夏末的傍晚,林晓星和圆圆在花园里给新栽的树苗浇水。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妈妈,小树苗要多久才能长成大树?”圆圆问。

“需要很多年,经历很多个春夏秋冬。”

“那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呢?”

“我们耐心等待,到时候就知道了。”

圆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专注地浇水。

林晓星望着儿子认真的侧脸,心中充满柔软的情感。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开花早,有的结果晚,而园丁要做的,是提供适宜的土壤,然后静待花开。

夜幕降临,花园里的太阳能地灯逐一亮起,柔和的光晕中,新栽的树苗在夜风中轻轻摇曳。

在这片精心守护的园地里,无数新芽正在破土而出。它们将以自己的节奏生长,最终开出这个时代最美丽的花朵。



    (http://www.220book.com/book/WBE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浪尖之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BE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