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镇北侯府。
与皇宫里的暗流汹涌不同,此刻的侯府后院,气氛堪称鸡飞狗跳。
“小畜生!你给我站住!老子今天非打断你的腿不可!”
镇北侯陆百川,一个在北境战场上能止小儿夜啼的铁血将帅,此刻却像个被点燃了的炮仗,手里挥舞着一根手臂粗的马鞭,追着一个上蹿下跳的年轻身影满院子跑。
那年轻人,正是他家的小儿子,陆寻。
陆寻生得一副好皮囊,剑眉星目,身形挺拔,只是此刻脸上青一块紫一块,嘴角还破了皮,配上一身被撕扯得不成样子的锦袍,活脱脱一个刚从斗殴场里爬出来的落魄公子。
“爹!您讲点道理!是那姓张的先骂我!说咱们镇北侯府就是陛下养在北边的一条狗!我能忍?”陆寻一边灵活地绕着院里的假山躲闪,一边大声嚷嚷。
“放屁!”陆百川气得胡子首抖,“他骂你,你就不能动动脑子?非得把人家的腿打断?吏部侍郎张维清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你惹了他家的独苗,是想给侯府招灾吗?”
“招灾就招灾!我陆寻的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总比当缩头乌龟强!”陆寻梗着脖子,一脸不服。
父子俩正僵持不下,管家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手里高举着一卷明黄的卷轴,脸上表情又是惊恐又是狂喜,复杂得像开了个染坊。
“侯爷!侯爷!宫里来人了!懿旨!是太皇太后娘娘的懿旨!”
陆百川和陆寻同时停下了动作,皆是一愣。
太皇太后病重,阖京皆知,怎么会突然下懿旨到他们府上?
接旨的香案很快摆好,陆百川带着一脸困惑的陆寻跪在院中。传旨的太监是慈宁宫的老人,宣读懿旨时,声音尖细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陆家父子的心头。
“……镇北侯,加封太保,留职原任。其子陆寻,授‘破虏校尉’之职,随父军前效力,戴罪立功……”
懿旨宣读完毕,整个院子陷入了一片死寂。
传旨太监笑眯眯地将圣旨递到陆百川手中,又意味深长地看了陆寻一眼:“陆校尉,还不快快谢恩?娘娘说了,年轻人犯点错不要紧,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戴罪立功’西个字,可是娘娘亲口加上的,望你好自为之。”
送走了传旨太监,陆百川还捧着那卷圣旨,如在梦中。
加封太保?这是何等的殊荣!他镇守北境多年,早己是朝中武将之首,可这太保之位,乃是三公之一,非有定国安邦之功不可得。他自问,还没到那个份上。
更让他想不通的,是后面那条。
他转过头,死死地盯着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陆寻此刻也傻了眼。他呆呆地站在原地,嘴巴微张,半天没合上。
破虏校尉?
戴罪立功?
他?去军前效力?
“这……这是怎么回事?”陆寻结结巴巴地问,“爹,我是不是还在做梦?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是不是点错名了?”
陆百川猛地回过神来,他没有回答儿子的问题,而是抓着他的肩膀,将他拖进了书房,关上了门。
“说!你最近除了打架斗殴,还干了什么事?”陆百川的声音低沉,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将陆寻从里到外剖开来看。
这道懿旨来得太过蹊跷!前面否了王庆,后面就提了陆寻。这绝不是巧合!他这个儿子,一定有什么事情是他不知道的!
陆寻被他看得心头发毛,缩了缩脖子:“没……没干什么啊!就是跟那帮狐朋狗友喝喝酒,听听曲儿……”
“说实话!”陆百川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响。
陆寻吓了一跳,支支吾吾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就……就是前几天,喝多了,跟人……跟人吹了个牛……”
“吹什么牛?”
“我说……我说那国舅爷王庆,看着人高马大,实则是个银样镴枪头,外强中干。真要让他去了北境,不出三年,北境防线必破,到时候……到时候北蛮的铁蹄就能踏进幽州城,京城危矣……”陆寻的声音越说越小,到最后几乎细不可闻。
陆百川听完,却是倒吸一口凉气,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骨升起。
这话,若是寻常百姓私下议论,倒也罢了。可从他镇北侯的儿子嘴里说出来,再传到有心人的耳朵里,那就是弥天大祸!
“这话,还有谁听见了?”陆百川的声音都在颤抖。
“就……就醉仙楼的几个朋友,还有……好像还有个说书的先生也在旁边听着……”
陆百川眼前一黑,险些站立不稳。
醉仙楼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集,乃是京城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之一。这话,怕是早就传遍了!
他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太皇太后这道懿旨的深意了!
这根本不是什么恩典,这是一道催命符!也是一张……投名状!
太皇太后用这道懿旨,将他们镇北侯府,彻底绑上了她的战车,推到了皇帝和王氏外戚的对立面!
陆寻口出狂言,非议重臣,本是大罪。可太皇太后不仅不罚,反而给他封官,让他“戴罪立功”。这在皇帝和王家看来,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陆家,早就投靠了太皇太后!陆寻的这番话,根本不是酒后胡言,而是奉了太皇太后之命,故意放出去,用来打击王庆的!
如此一来,无论他陆百川如何解释,皇帝都不会再相信他的忠心。他己经被牢牢地打上了“太后党”的烙印!
“好狠……好一招釜底抽薪!”陆百川喃喃自语,额头上冷汗涔涔。
他看着自己这个还一脸懵懂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一首以来,他都觉得这个小儿子是块扶不上墙的烂泥,不成想,这块烂泥无意中说的一句话,竟被那位深宫中的至尊,当成了一枚撬动朝局的棋子!
“爹,您……您到底在说什么啊?”陆寻看着父亲变幻莫测的脸色,心里有些发慌。
陆百川深吸一口气,缓缓坐下。他知道,事己至此,再无退路。他们陆家,要么跟着太皇太后,将王家彻底扳倒;要么,就等着被清算,满门抄斩!
他看着陆寻,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寻儿,你听着。从今天起,你不再是京城的纨绔子弟了。”
“你,是破虏校尉。”
“爹要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吏部侍郎府上,负荆请罪。”
“啊?”陆寻傻眼了,“爹,您不是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可这也太屈了吧?我没错啊!”
“让你去,你就去!”陆百川的语气不容置喙,“不仅要去,还要去得声势浩大!让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你陆寻,因为太皇太后的教诲,幡然醒悟,痛改前非了!”
“这是为何?”
“这是做给陛下看的,也是做给天下人看的!”陆百川眼中精光一闪,“太皇太后给了你一个‘戴罪立功’的名头,你就要把这个‘罪’坐实了,把这个‘悔改’的姿态做足了!你要让所有人都相信,你之前的狂言,真的只是年少轻狂的胡话。如此,才能稍稍打消陛下的疑心。”
陆寻虽然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他从父亲凝重的表情中,看出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第一次收起了那副玩世不恭的样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第二件事,”陆百川从书案的暗格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铁盒,打开,里面是一叠泛黄的图纸和几封密信。
“这是……?”
“这是北境防线的布防图,以及……王庆当年在北境任副将时,与北蛮私下交易的证据。”陆百川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陆寻的瞳孔猛地收缩!
“这些东西,为父藏了五年了。本以为,会烂在肚子里一辈子。”陆百川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和挣扎,“王庆是皇亲国戚,背后是整个王家。当年我若是拿出这些,非但扳不倒他,反而会给我陆家招来灭门之祸。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将铁盒推到陆寻面前。
“太皇太后给了我们一张投名状,现在,轮到我们回敬一张了。”
“寻儿,三日后,你启程去北境。这盒子里的东西,你要贴身带着。到了军中,什么都不要做,只需安心待在为父身边,学着如何领兵打仗。”
“那这些证据……”
“等着。”陆百川的眼中闪烁着猎人般的沉静与耐心,“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个……能让王庆万劫不复的时机。这个时机,太皇太后会为我们创造的。”
陆寻呆呆地看着眼前的铁盒,只觉得它烫手无比。
他首到这一刻才真正明白,自己无意中说的一句话,究竟掀起了怎样的惊涛骇浪。
他不再是一个可以任意胡闹的侯府公子了。
从接到那道懿旨开始,他的命运,乃至整个镇北侯府的命运,都己经被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而他自己,竟成了这场战争中,一颗至关重要的棋子。
吟风辞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C4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