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伯府周嬷嬷的闹剧,如同投入滚油的一滴水,非但未能如王氏所愿那般泼熄锦心绣坊初燃的星火,反而因其拙劣的表演与沈锦璃铿锵有力的反击,让“锦心绣坊”与“沈东家”的名声,以一种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南城乃至小半个京城迅速传扬开来。
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不仅是那堪比宫廷造办处的精绝绣艺,更是这位沈东家身为伯府弃女,却硬是凭一双手绣出了立身之本,更在权贵家奴面前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的傲然风骨。这无疑为锦心绣坊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吸引了更多怀着好奇、同情或是纯粹慕名而来的客人。
绣坊的生意愈发红火,那几方限量供应的帕子、香囊往往上架不到半日便被抢购一空。苏嬷嬷整日里忙得脚不沾地,脸上却总是带着掩不住的笑意与红光。青禾也飞速地成长着,除了练习更复杂的针法,也能帮着招呼一些熟客,手脚麻利,言谈渐稳。
沈锦璃却并未被这表面的繁华迷了眼。她深知,一时的名声与同情如同浮萍,根基不稳。真正的立身之本,永远是无可替代的技艺与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她将大部分时间仍投入在后院,一面指导苏嬷嬷和青禾,一面潜心研究新的绣法与图样。
王府送来的书籍也陆续抵达,足足装了两个大樟木箱子。从《十三经注疏》到《山海经广注》,从《齐民要术》到《梦溪笔谈》,甚至还有一些残缺的域外游记、草药图谱,种类繁杂,包罗万象。这些书籍的到来,仿佛为沈锦璃打开了一扇通往这个陌生世界更深处的窗户。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不仅是为了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历史脉络,更是试图从中汲取灵感,将那些古老的纹样、传说中的异兽、山川的走势,融入她的绣品设计之中。
这一日,她正对着一本前朝画论中关于“气韵生动”的论述凝神思索,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虚划,试图捕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流转。前堂忽然传来一阵与往日不同的喧哗,并非争吵,而是一种带着压抑的兴奋与小心翼翼的议论声。
苏嬷嬷快步走进后院,脸上带着一丝紧张与激动交织的复杂神色,低声道:“三小姐,外面……来了一位女客,气度极为不凡,点名要见您。”
沈锦璃从沉思中回神,抬眸:“可知身份?”
苏嬷嬷摇头:“不曾通报,但看那通身的气派,身边跟着的丫鬟婆子规矩极大,绝非普通官宦人家。而且……她戴着帷帽,看不清面容。”
戴着帷帽,身份不明,却点名要见她。沈锦璃心中微动,放下手中的书卷。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请她到内堂用茶,我稍后便到。”
内堂是沈锦璃平日绘制图样、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陈设简单,只一桌两椅,并一个摆放着茶具的多宝阁,墙上挂着一幅她近日绣制的《寒梅图》,红梅傲雪,枝干虬劲,是她练习将精神力融入绣品、表现植物内在生命力的试验之作。
当沈锦璃整理好衣饰,步入内堂时,那位女客正背对着她,站在那幅《寒梅图》前,看得专注。她身量高挑,穿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的云纹罗裙,外罩同色系薄纱披风,虽戴着及腰的轻纱帷帽,遮住了容颜,但仅从那静立时如芝兰玉树般的风姿,以及周身那股沉淀下来的、雍容中带着疏离的气场,便知绝非寻常人物。
听到脚步声,那女客缓缓转过身来。隔着薄纱,沈锦璃能感受到一道审视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那目光并不锐利,却带着一种久居人上的、习惯性的衡量与探究。
“阁下便是沈姑娘?” 女客开口,声音透过帷帽传来,带着一丝清泠的回音,如同玉石相击,悦耳却透着淡淡的凉意。
“正是。”沈锦璃微微颔首,目光平静地迎向那薄纱后的视线,“不知贵客驾临,有何指教?”
女客并未立刻回答,她的目光再次转向墙上的《寒梅图》,语气中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赞叹:“这幅寒梅,绣得极好。不止形似,更有神韵。尤其是这梅枝的转折与力度,仿佛能感受到其抵御风雪的坚韧。沈姑娘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造诣,实在令人惊叹。”
“贵客过奖。”沈锦璃语气平淡,“不过是偶有所得,信手而为。”
“信手而为便有如此境界,若倾力为之,又当如何?”女客轻笑一声,那笑声依旧带着疏离感,“我今日前来,是想请沈姑娘为我绣一件东西。”
她说着,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个扁平的紫檀木盒,放在桌上,轻轻推开盒盖。里面并非金银,也不是画样,而是一块折叠整齐的、颜色极为特殊的面料。那面料呈现出一种朦胧的、仿佛月光与朝霞交融般的浅金绯色,质地非绸非缎,光滑异常,在光线下流转着细腻柔和的光泽,隐隐还有暗纹浮动,一看便知是极其稀有珍贵的海外贡品级别衣料。
“我想请姑娘,在这块‘霞光锦’上,绣一幅‘空谷幽兰’。”女客缓缓道,“不要繁花似锦,只要孤兰一支,生于幽涧,沐于月华,取其‘无人亦自芳’的意境。可能办到?”
这个要求,比之王府的团扇,更显刁钻。霞光锦本身光华流转,己极尽妍态,要在其上绣制清雅的幽兰,既要压得住锦缎本身的华彩,又不能失了兰之清幽,对绣者的配色、构图、意境营造能力皆是极大的考验。尤其是“无人亦自芳”的孤高气韵,更是难以用针线捕捉。
沈锦璃的目光在那块流光溢彩的霞光锦上停留片刻,又看向那女客帷帽后模糊的轮廓。此人身份成谜,要求极高,所图恐怕并非一件绣品那么简单。
她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近两步,伸出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那块霞光锦,感受着那奇异丝滑沁凉的触感,同时,一丝微弱的精神力悄然探出,感知着这锦缎独特的纹理与光泽走向。
片刻后,她收回手,抬眸,眼神清亮而笃定:“可以。”
女客似乎微微颔首:“需要多久?报酬几何?”
“半月为期。”沈锦璃道,“至于报酬……此等衣料世间罕有,能与之相配的绣作亦是无价。贵客既然寻到我,想必信的便是锦心的手艺。报酬,便由贵客看着给便是。锦璃只求一事——若绣品能入贵客之眼,他日若有人问起,烦请告知出自‘锦心绣坊’。”
她又将“锦心”的名号摆在了前面。
帷帽后沉默了片刻。那女客似乎没料到沈锦璃会再次提出这样的条件,而且是在面对如此珍稀衣料和模糊身份的情况下。
“……好。”良久,女客才缓缓吐出一个字,语气听不出喜怒,“半月后,我自来取。”
她不再多言,转身便向外走去,身姿依旧优雅从容,仿佛只是来下达一个无关紧要的命令。
苏嬷嬷恭敬地将她送出门,回来时,额角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三小姐,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那衣料,老奴活了这么大岁数,见都没见过!”
沈锦璃走到桌边,看着盒中那块华美绝伦又带着挑战意味的霞光锦,眼神幽深。
“不知。”她轻轻摇头,“但可以肯定,绝非寻常权贵。或许……是宫里的。”
苏嬷嬷倒吸一口凉气。
沈锦璃却不再多言,只是小心地合上盒盖,将这块蕴含着未知机遇与风险的锦料捧起。
空谷幽兰,无人自芳……
这位神秘女客,所求的,恐怕不只是一件华服上的绣饰那般简单。
暗香己然浮动,风雨或许就在不远处。
而她,唯有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在这方寸锦缎之上,绣出自己的答案。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之锦璃谋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CW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