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着一篮子菜蔬肉食回到家中,林漱脸上的失落并未能完全掩饰过去。陈氏正在院中晾晒刚洗好的衣物,见女儿这副模样,不由得关切地问道:“漱儿,怎么了?可是街上有人欺负你了?”
“没有,娘。”林漱勉强挤出一个笑容,将篮子递过去,“我就是走了些路,有些累了。您看,我买了米和肉,晚上我给您和安儿做红烧肉吃。”
她不想让母亲担心,便将那段令人沮丧的遭遇,连同那个无解的谜题,一并压在了心底。
晚饭时,一碗色泽红亮、香气扑鼻的红烧肉,让林安吃得满嘴是油,欢呼雀跃。陈氏也难得地多添了半碗饭,脸上满是满足。看着家人开心的样子,林漱心中稍感慰藉,但那句“尝得到滋味,却又并非食物”的话,却像一根无形的刺,梗在她的喉咙里,让她食不知味。
夜深人静,林漱躺在崭新而柔软的床上,却辗转反侧,毫无睡意。
她的脑海中,如同放映幻灯片一般,闪过无数种可能。
盐?糖?香料?不行,这些东西虽然本身不是菜肴,但它们是公认的食物组成部分,是用来吃的。
茶?酒?似乎接近了一些,但它们终究是饮品,本质上还是入口之物,是广义上的食物。
难道是某些矿石?比如古人入药的钟乳石、赭石?可那些东西多半是药,而且滋味怪异,绝非寻常意义上的“滋味”。蒋师傅那样的人物,出的题不该如此偏门怪异。
她的思维,陷入了一个死胡同。她前世所学的食品科学知识,在这一刻似乎也失去了作用。因为这个谜题,考验的似乎并非科学,而是一种近乎于“禅机”的哲学思辨。
第二天,林漱依旧心事重重。她打扫着院子,整理着房间,试图用忙碌来驱散脑中的烦闷,却收效甚微。
午后,她开始准备晚饭的食材。厨房里,一口新买的大铁锅架在灶上,锅里炖着一锅老母鸡汤。随着火焰的舔舐,浓郁的香气渐渐从锅盖的缝隙中逸散出来,很快便弥漫了整个小院。
林安在院子里玩耍,闻到香味,立刻像只小馋猫似的跑了进来,趴在灶台边,使劲地吸着鼻子。
“姐姐,好香啊!我闻着这味儿,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好像己经尝到鸡汤的味道了!”
童言无忌的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林漱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她猛地停下了手中切菜的动作,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
尝到……味道?
是了!是气味!
人类的味觉,实际上是由舌头上的味蕾和鼻子里的嗅觉感受器共同作用产生的。许多时候,我们所谓的“尝到”味道,很大一部分是“闻到”的。就像林安此刻,他并未喝到鸡汤,但那浓郁的香气,己经通过嗅觉,在他的大脑中构建出了鸡汤的“滋味”。
气味!这是一种能让人“尝”到滋味,但其本身却并非实体食物的东西!
这个发现,让林漱激动得浑身发抖。她终于找到了解开谜题的钥匙!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气味是虚无缥缈的,她总不能带着一屋子的鸡汤味儿去见蒋师傅吧?她必须将这种“滋味”,以一种有形的方式,“拿”到蒋师傅面前。
如何才能捕捉气味?
一个大胆的念头,混合着她前世的专业知识,瞬间浮现在她的脑海中——蒸馏!
利用水蒸气将物质中的挥发性成分带出,再通过冷凝的方式,将其收集起来。这不就是现代化工中提取精油和纯露的方法吗?在这种古代的条件下,虽然无法做到那么精确,但制造出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来收集高度浓缩的香味液体,是完全可行的!
这种液体,它承载着食物最纯粹的滋味,但它本身,却只是一捧清澈的“露水”。它完美地符合了蒋师傅那苛刻的要求——尝得到滋味,却又并非食物!
想到这里,林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她立刻行动起来。
她先是在厨房里翻找,找出了一个比锅口略小的瓷碗,又找来一个能稳稳当当架在锅底的陶制小支架。然后,她将那口炖鸡汤的大铁锅清洗干净,重新架在灶上。
接下来,是选择“滋味”的源头。
仅仅是鸡汤的香味,似乎还不够震撼。她要做的,是一种能让那位挑剔古怪的蒋师傅,一闻之下,便再也无法拒绝的、极致的滋味。
她的目光,落在了屋檐下挂着的那一小块腊肉上。这是她之前特意买来,准备日后解馋的。这种经过风干和烟熏的肉食,本身就蕴含着极为复杂而霸道的复合香气。
她取下腊肉,切下一小块,又从自己的调料包里,取出了八角、桂皮、香叶、丁香等几种从现代带来的、这个时代极为罕见的香料。她要做的,不是简单的腊肉香露,而是一种融合了烟熏肉香和复合香料气息的“五香腊露”!
一切准备就绪。
她将清水倒入大铁锅中,放入切成小片的腊肉和碾碎的香料。然后,将陶制支架稳稳地放在锅中央,再将那个干净的瓷碗,放在支架上。这个碗,就是用来收集最终成品的容器。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她将铁锅的锅盖,反扣在了锅上。
这样一来,锅盖的内侧,就形成了一个中心点最低的锥形。当锅里的水沸腾时,携带着香味的水蒸气上升,遇到冰冷的锅盖,会凝结成水珠。这些水珠,会顺着锅盖的斜面,汇聚到中心的最低点,然后,一滴一滴地,精准地落入下方那个收集用的瓷碗里。
为了保证冷凝的效果,她又打来一盆井水,放在灶边,准备随时用湿布给锅盖降温。
一个利用现有厨具搭建的、堪称完美的简易蒸馏装置,就这样完成了。
她深吸一口气,点燃了灶膛里的柴火。
随着温度的升高,锅里开始“咕嘟咕嘟”地冒泡,一股难以言喻的、浓烈而奇异的香气,开始从锅盖的缝隙中丝丝缕缕地飘散出来。那味道,既有腊肉的烟熏咸香,又有八角桂皮的馥郁芬芳,复杂而又和谐,霸道地占据了整个厨房,甚至飘满了整个院子。
林漱紧张地守在灶边,不断地用浸了冷水的湿布,擦拭着滚烫的锅盖,保持着盖顶的低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她不知道锅里的情况如何,只能凭借着那越来越浓郁的香气,和锅盖上传来的震动,来判断蒸馏正在顺利进行。
这是一种充满了未知的等待,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她估摸着碗里应该收集到足够的量了,便小心地撤掉了灶膛里的柴火。
又等了许久,待锅子的温度彻底降下来,她才怀着一种近乎于朝圣般的心情,屏住呼吸,缓缓地揭开了那沉重的锅盖。
一股浓烈到极致的白色蒸汽,裹挟着爆炸般的香气,轰然冲出!
林漱下意识地退后一步,待蒸汽散去,她连忙朝锅里望去。
只见那只放在中央的瓷碗里,己经积了浅浅的一层液体。那液体,清澈透明,宛若晨间的甘露,没有一丝一毫的浑浊。
她小心翼翼地将碗端了出来,凑到鼻尖,轻轻一嗅。
轰!
仿佛整个世界的味道,都在这一瞬间,被浓缩进了这小小的碗中。那股香气,比之前闻到的要纯粹百倍、醇厚百倍!它不再是简单的香味,而是一种能够穿透感官、首击灵魂的“滋味”!
林漱用一根干净的筷子,蘸了一滴,送入口中。
没有咸,没有甜,没有油腻。
有的,只是那股五香腊肉的滋味,在她的舌尖上,瞬间炸开,层层叠叠,余韵悠长,仿佛真的吃下了一块精心烹制的、最顶级的腊肉一般。
她成功了!
这就是她要找的答案!
林漱找出一个干净的青瓷小瓶,将这碗凝聚了她智慧与汗水的“五香腊露”,小心翼翼地尽数装了进去,然后用木塞,紧紧地封住了瓶口。
她握着那只冰凉的瓷瓶,仿佛握住了通往过去的钥匙。
窗外,夕阳西下,己是第二日的黄昏。
三日之期,尚余一日。
这一次,她心中再无半分忐忑,只剩下无比的笃定与自信。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一锅卤下水,馋哭全京城(http://www.220book.com/book/WE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