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陈氏早己焦急地等在门口。看到姐弟俩平安归来,背篓里还装满了红彤彤的山楂果,她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快进屋歇歇,喝口热水。”她接过背篓,入手的分量让她有些惊讶,也让她对女儿口中的“生意”多了一分实感。
林漱没有休息,她知道时间宝贵。她将山楂果倒进木盆里,仔细清洗干净,又挑出其中品相最好的,一颗颗圆润,色泽鲜亮。
接下来的一步,是制作冰糖葫芦的关键,也是最考验技巧的一环——去核。
只见林漱从厨房里找来一小节中空的细竹管,这是村里孩子常玩的吹箭玩具。她将竹管的一头在磨刀石上细细打磨,使其变得锋利。然后,她拿起一颗洗净的山楂,找准果柄和果蒂的中心位置,用磨好的竹管从一头用力穿过。
“噗”的一声轻响,山楂核便被完整地顶了出来,而山楂果本身却几乎没有损伤,只留下一个干净利落的小孔。
一旁的林安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拿起一颗去了核的山楂看了又看,惊奇地说:“姐,你好厉害!这样果子就不会烂了。”
陈氏也凑过来看,眼中满是赞叹。她活了大半辈子,只知道吃山楂要去核,却从没想过还有这等巧妙的法子。以往她们都是用小刀费力地挖,常常把果肉弄得稀烂。
林漱笑了笑,没有解释。这在现代只是个小窍门,在这里,却是足以让人惊叹的“智慧”。这就是信息差带来的优势。
她手脚麻利,不一会儿就处理好了一大盘山楂果。接着,她又找来一些细长的竹篾,用新得的菜刀削成一根根粗细均匀的竹签,将五六颗山楂果依次串在上面。一串串红果子,煞是好看。
一切准备就绪,只剩下最关键的步骤——熬糖。
林漱净了锅,倒入半碗清水,然后将那一小包珍贵的冰糖全部放了进去。她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控制着灶膛里的火候。
随着温度升高,冰糖在水中慢慢融化,锅里开始冒起细密的小泡。空气中渐渐弥漫开一股清甜的香气。这股甜香,对于常年不知糖味为何物的陈氏和林安来说,是极致的诱惑。林安更是守在灶台边,踮着脚,眼巴巴地望着锅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林漱全神贯注地盯着锅里的糖浆,用勺子轻轻搅动。她知道,熬糖浆是成败的关键。早一分,糖浆挂不住;晚一分,糖浆就会变苦发黄。
气泡从细小变得密集,再由大变小。糖浆也从清澈变得粘稠,颜色微微泛黄。林漱用勺子舀起一点糖浆,能拉出细丝时,她知道火候差不多了。她立刻将锅从火上端开。
“安儿,把串好的山楂拿过来!”
她一手持锅,一手接过林安递来的山楂串,快速地在滚烫的糖浆里转了一圈。只见粘稠的糖浆均匀地裹在红色的山楂果上,形成晶莹剔透的一层外衣。
她将裹好糖浆的山楂串,迅速放在一块事先抹了薄油的干净木板上。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滚烫的糖浆接触到冰冷的木板和空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冷却、凝固。不过十几息的功夫,山楂串的表面就形成了一层薄而透明的糖壳,宛如琉璃一般,在昏暗的茅屋里闪烁着的光泽。
“哇!”林安发出一声惊叹。
陈氏也看得呆住了。她从未想过,酸涩的山楂果和精贵的糖,能变成如此漂亮的东西。这哪里是吃食,分明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这股浓郁的甜香,实在太过霸道。它顺着门缝飘了出去,很快就吸引了第一个“不速之客”。
又是王婶。她手里端着个破碗,借口是来借点葱,可眼睛却首勾勾地盯着林漱手里的东西。
“哎哟,林家丫头,你这是做什么呢?香得整个巷子都闻到了。”王婶的鼻子使劲嗅着,喉结上下滚动。
林漱从容地将最后一串山楂裹好糖浆,这才抬起头,客气地笑道:“王婶,家里没什么葱了。这是我琢磨出来的小零嘴,叫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王婶的目光牢牢锁定在那串晶莹剔透的红果子上,眼神里满是渴望,“看起来真俊。能给婶子尝一个不?就一个。”
林漱心中暗笑,知道她打的什么主意。她摇了摇头,歉意地说:“王婶,真对不住。这些都是要拿去镇上卖钱的,本钱精贵,不敢随意送人。等以后我们家日子好过了,我再请您尝。”
她的语气很温和,但态度却十分坚决。
王婶的脸拉了下来,嘟囔道:“什么金贵东西,这么小气。不就是几个不值钱的野果子吗?”
嘴上虽这么说,她的眼睛却始终没离开过那几串冰糖葫芦。那东西实在太了。
林漱也不跟她争辩,只是微笑着不说话。
王婶讨了个没趣,又不好意思赖着不走,只好悻悻地离开了。只是这次,她心里的嘀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嫉妒。这林家丫头,怕是真的走了什么运了。
王婶走后,林安迫不及待地问:“姐,现在可以吃了吗?”
“当然。”林漱笑着拿起一串递给他。
林安接过冰糖葫芦,先是小心翼翼地舔了舔外面的糖壳,眼睛瞬间就亮了。他张开嘴,轻轻咬了一口。
“嘎嘣!”
一声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晰。薄脆的糖衣应声而裂,紧接着是山楂果软糯的果肉,酸甜两种极致的味道在口中瞬间爆发,交织融合,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妙滋味。
“好吃!太好吃了!”林安幸福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含糊不清地喊道,“又甜又脆,里面还有点酸,一点都不腻!”
看着弟弟满足的样子,林漱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又递了一串给陈氏:“娘,您也尝尝。”
陈氏迟疑地接过,学着林安的样子咬了一口。那清脆的口感和酸甜的滋味,让她整个人都愣住了。她一辈子都在吃苦,何曾尝过这般新奇又美味的东西。这味道,仿佛将她前半生的苦涩都冲淡了。
眼泪,再一次无声地滑落。但这一次,是甜的。
“好吃……真的好吃……”她喃喃道,“漱儿,这东西,肯定能卖出去。”
林漱心中大定。家人的认同,是她最大的动力。
她一共做了三十串冰糖葫芦。看着这些凝聚着希望的成果,她开始盘算下一步。
“娘,明天一早,我想去镇上赶集。”
“去镇上?”陈氏有些担忧,“从村里到镇上要走一个多时辰的山路呢。你身子刚好,能行吗?”
“没事,我跟安儿一起去,路上有个照应。”林漱早己想好,“这东西新奇,村里人就算想买也舍不得钱。只有镇上人多,孩子也多,才有可能卖得出去。”
陈氏想了想,觉得女儿说得有道理。
“那……这些糖葫芦怎么拿去呢?用背篓装着,怕是会碰碎了。”
这确实是个问题。林漱环顾西周,目光落在了墙角的一个稻草人身上。那是秋收后扎着玩的,用来吓唬麻雀的。
她眼睛一亮,有了主意。
她让林安找来一捆干净的稻草,自己则动手,很快就扎了一个结实的圆柱形稻草靶子。然后,她将一串串做好的冰糖葫芦,错落有致地插在草靶子上。
这么一来,一个简易又醒目的冰糖葫芦售卖架就做好了。红彤彤的果子插在黄澄澄的草靶子上,颜色鲜明,看着就喜庆,比单纯放在篮子里要吸引人得多。
陈氏和林安再次被女儿的巧思折服。
“姐,你真是太聪明了!”林安满眼都是崇拜的小星星。
一切准备妥当,林漱又开始思考定价。
“一串,我们就卖两文钱。”她对陈氏说。
“两文?”陈氏吓了一跳,“是不是太贵了?一个肉包子也才三文钱。”
“娘,物以稀为贵。”林漱耐心地解释道,“这东西整个镇上独我们一家有。而且它好看又好吃,买它的主要是给孩子解馋的富裕人家,他们不差这一两文钱。定价低了,反而让人觉得不值钱。”
听着女儿头头是道的分析,陈氏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她己经习惯了听从这个仿佛脱胎换骨的女儿的安排。
当晚,一家三口吃了荠菜团子和剩下的螺蛳汤。饭后,林漱小心翼翼地将插满冰糖葫芦的草靶子用一块干净的布盖好,放在了屋里最通风的角落。
夜深了,林安早早地睡去,梦里都带着甜味。陈氏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既激动又紧张。
林漱却异常平静。她望着窗外那轮清冷的月亮,心中思绪万千。来到这个世界不过短短两天,她却感觉比前世二十七年活得都更真实,更有目标。
明天,将是她在这个世界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是成是败,关系到这个家的未来。
她深吸一口气,眼中没有丝毫的胆怯,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作者“吟风辞月”推荐阅读《一锅卤下水,馋哭全京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E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