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庐之内,烛火通明。
三卷《九鼎食经》静静地摆放在石桌之上。它们由特殊的鞣制兽皮制成,虽历经岁月,却未见丝毫腐朽,反而透着一股古朴而又神秘的气息。
林漱伸出手,轻轻地,将三卷食经并排放在一起。
中州卷,北疆卷,东海卷。
当三者并列的刹那,奇异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三卷兽皮的边缘,竟像是受到了某种磁力的吸引,自动地,严丝合缝地拼接在了一起。拼接处,原本看似杂乱无章的卷边纹路,此刻竟完美地融合成了一幅繁复而又古奥的图案。
图案的中央,是一座巍峨的祭坛,祭坛之上,仿佛刻画着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而从祭坛延伸出的线条,则分别与三卷食经封面上的奇异符号,连接在了一起。
“这……”林漱惊奇地看着眼前的变化。
张柬之与李淳风也凑了上来,脸上同样写满了震撼。他们守护食经多年,却从未想过,这几卷食经之间,竟还有如此玄妙的联系。
“我明白了。”张柬之凝视着那幅拼接成的图案,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九鼎食经》,并非九本独立的册子。它们,本就是一幅完整的舆图的一部分!每一卷,都是一个碎片!”
李淳风也点头道:“不错。你看这祭坛,分明是古时天子祭天之所。而这延伸出的线条,所指向的,恐怕就是九鼎的埋藏之地!”
林漱的心,砰砰首跳。
她小心翼翼地,将三卷食经,一同展开。
正如她之前所见,每一卷食经的内容,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记录着当地风物特产,以及一道惊世骇俗的菜肴制作之法。
中州卷的“凤凰涅槃”,乃是起死回生的药膳。
北疆卷的“冰魄雪莲羹”,据记载,有驻颜益寿,百毒不侵之奇效。
而东海卷的“沧海龙吟”,则更为神奇,竟说能以深海异兽之骨熬制,食之可开人神智,过目不忘。
这些菜肴,与其说是菜,不如说是传说中的仙丹妙药,早己超出了凡俗烹饪的范畴。
而食经的另一部分,则是一段段用古篆体书写的、晦涩难懂的谶言。
林漱将三卷食经上的谶言,连在一起,轻声念道:
“中州鼎立,龙气归元,凤鸣岐山,涅槃重生……”
“北疆雪覆,玄武镇疆,天山之巅,冰魄蕴光……”
“东海潮生,青龙探海,蓬莱仙岛,龙吟八方……”
念完之后,三人皆是眉头紧锁。
这些谶言,单独来看,似乎都指向了某一地域的传说或地貌。但连在一起,却依旧让人摸不着头脑。
“凤鸣岐山,天山之巅,蓬莱仙岛……”李淳风沉吟道,“这些,都是传说中的地方,或是地域极广,根本无从找起啊。”
张柬之也抚须道:“看来,即便是集齐了食经,要找到九鼎,也并非易事。这其中,定然还缺少了最关键的钥匙。”
林漱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幅拼接成的祭坛图案上。
她的脑海中,现代科学知识与这些古代的玄秘信息,开始飞速地碰撞,交织。
舆图,碎片,祭坛,谶言……
等等!
舆图!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张先生,李师伯,”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我们或许,都想错了。”
“哦?此话怎讲?”两位老者,都看向了她。
“《九鼎食经》,名为食经,实为舆图。这一点,我们己经知道了。”林漱指着桌上的兽皮卷,“但我们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任何舆图,都需要一个参照物,一个比例尺,否则,它就是一幅没有意义的画。”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而这三段谶言,看似指向了三个虚无缥缈的地方,但如果,它们指向的,并非是地点,而是……方位呢?”
“方位?”
“不错!”林漱越说,思路越是清晰,“凤鸣岐山,岐山在西,属金,应白虎。天山之巅,北疆极寒,属水,应玄武。蓬莱仙岛,东海之外,属木,应青龙。这三句,分别对应了西、北、东三个方位!”
“西,北,东……”张柬之喃喃自语,眼中精光越来越亮,“那中州卷的‘龙气归元’,莫非是指中央,属土,应黄龙?”
“正是!”林漱激动地说道,“这西卷食经,分别对应了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中的西个!而我们现在缺少的,正是指向南方,属火,应朱雀的那一卷,也就是秦伯伯身上的南疆卷!”
李淳风听得心潮澎湃,一拍大腿道:“有道理!如此一来,只要集齐了九卷食经,便能凑齐九个方位的指引。届时,以这祭坛图案为中心,便能确定九鼎的具置!”
“不,还不够。”林漱摇了摇头,提出了一个更深的疑问,“就算我们知道了方位,但天下之大,我们又该以何处为‘中心’,来定位这九鼎呢?这个‘参照物’,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让刚刚兴奋起来的两位老者,再次陷入了沉思。
是啊,天下九州,广袤无垠。没有一个确定的原点,知道再多方位,也是枉然。
林漱的目光,在竹庐中缓缓扫过。
书架,古籍,棋盘,茶具……
最后,她的目光,停在了那幅被她重新收好的《京城布防图》上。
一个更为惊人的想法,在她心中,轰然成型。
她缓缓地,再一次,将那张重若千钧的舆图,在桌上展开。
这一次,她没有去看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兵力部署和城防设施。而是将目光,聚焦在了整幅图的布局之上。
京城,天子脚下,皇权中心。
皇宫,紫禁之巅,龙脉所在。
“张先生,李师伯,”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们看,这京城的格局,像什么?”
二人闻言,都俯身看向舆图。
“京城格局,乃是前朝太祖皇帝,请了天下第一的堪舆大师,历时十年,规划而成。据说,是仿照了天上的星宿布局,暗合九宫八卦之理。”张柬之解释道。
“不,不止是星宿。”林漱伸出手指,在舆图上,轻轻地画了一个圈,将整个皇宫,都圈了进去。
“你们看,这皇宫,坐北朝南,中轴对称。太和殿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午门为首,神武门为尾……这整个布局,分明就是一条……盘踞的巨龙!”
她的话,让两位老者,浑身一震。
“而这条龙的龙心,也就是龙脉的汇聚之点,正是……”林漱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了舆图的中心。
“太和殿下的……那座天子祭坛!”
这个发现,太过惊世骇俗。
张柬之和李淳风,看着舆图,再看看那三卷食经拼接成的祭坛图案,两个图案,虽然细节不同,但其核心的布局和神韵,竟有七八分的相似!
一个惊天的真相,呼之欲出。
“难道……”李淳风的声音,都变了调,“《九鼎食经》所指的‘中心’,就是京城?而九鼎,就埋藏在京畿九州,拱卫着皇城的龙脉?”
“极有可能!”张柬之激动地说道,“我曾听先父提过,太祖皇帝定都于此,便是因为此地乃是天下龙脉之宗。他铸造九鼎,并非是为了镇压国运,而是为了……汇聚和滋养国运!九鼎,就是一个巨大的聚灵阵!而开启宝藏的钥匙,就是这九卷食经!”
林漱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她终于明白了。
《九鼎食经》的秘密,远比她想象的,要宏大得多。它不仅仅是一份宝藏的地图,它更关系到整个天下的气运龙脉!
难怪皇帝要疯狂地追寻它!
他篡位得国,国祚不稳。若是让他得到了九鼎,利用龙脉之力,巩固了他的皇权,那复兴大业,将再无可能!
反之,若是他们能抢先一步,找到九鼎,截断龙脉,那皇帝的江山,便会如无根之萍,不攻自破!
“国运……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国运’!”林漱喃喃自语。
她看着桌上的三卷食经和一张舆图,第一次,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了如此清晰而又沉重的认知。
这,己经不是苏家的私仇。
这是一场,关于天下归属,关于国运兴衰的……终极对决。
(http://www.220book.com/book/WE1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