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水土不服”的借口

小说: 杏林春暖入浣溪   作者:杨雁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杏林春暖入浣溪 http://www.220book.com/book/WEMZ/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午后的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将小镇染成一片慵懒的金黄。

巷弄里寂静无声,连最饶舌的蝉也歇了晌,只有微风拂过老槐树叶子的沙沙响。

冼浣溪在她那间窗明几净、却处处透着临时气息的小楼里坐立难安。

上午在“济世堂”门口窥见的那一幕,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她的脑海里。

沈梓霖那专注至极的身影,那近乎仪式的炮制过程,那弥漫的厚重药香,共同构成了一种奇异的磁场,强烈地吸引着她,让她习惯了高速运转、处理繁杂信息的大脑,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心向往之”。

那种沉静而强大的力量感,与她所熟悉的那个喧嚣浮躁的世界截然不同,让她在震撼之余,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渴望。

她迫切地需要再次靠近那个能量场,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不至于显得太过突兀和刻意的借口,去打破那层横亘在他们之间无形的、由疏离和沉默筑成的壁垒。

昨日那个仓促的“静养”借口,在见识过他的洞察力后,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她在装饰雅致却毫无生活烟火气的客厅里踱了两圈,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最终停留在厨房料理台上。

保姆刚刚洗净晾着的几根本地黄瓜,翠绿欲滴,顶端还带着娇嫩的黄花,旁边是两颗红得透亮的番茄,是保姆一早从附近挑担的农人手里精心挑选来的,沾着清晨露水的鲜灵气。

一个念头倏地冒了出来,带着几分冒险的雀跃。

几分钟后,冼浣溪再次出现在了“济世堂”的门前。

这一次,她手里拎着的不是上次那个精致却显得客套的果篮,而是一个本地常见的、朴素的竹编小提篮,篮子里随意地放着那几根顶花带刺的鲜嫩黄瓜和红番茄,上面甚至还沾着些许未干的水珠,显得自然而生活化。

她站在那扇半掩的门外,深吸了一口气,暗暗酝酿了一下情绪,努力在脸上勾勒出几分恰到好处的、属于“初来乍到不适应环境的外来者”的虚弱与隐隐不适,连眉宇间都刻意染上一丝不易察觉的倦怠,然后才轻轻推开了那扇沉实的木门。

药铺内,光线比外面稍暗,却更显清凉。

沈梓霖正在柜台后方整理上午炮制好的药材,他微微躬身,将那些经过蒸晒、切片处理的药材,依其特性分门别类地装入不同的粗陶罐或牛皮纸袋中,然后用毛笔蘸墨,在一张张裁剪好的红纸条上写下药名,再仔细贴上。

他的动作专注而有序,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和这些药材。

听到门轴转动的轻微声响,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望过来。

看到来者又是冼浣溪,他的眼神依旧古井无波,只是在那只与周遭环境、与她自身气质都略显违和的朴素竹篮上停留了极其短暂的一瞬,快得几乎让人无法捕捉。

“沈先生,”冼浣溪抢先开口,语气拿捏得比昨日更弱了几分,甚至微微蹙起了细致的眉头,一只手还下意识地轻轻按在了上腹部,做出不适的姿态。

“又来打扰您了。实在不好意思……许是这边湿气重,气候也和城里不一样,昨晚开始就觉得肠胃有些不舒服,胀胀的,闷闷的,没什么胃口,人也没什么精神,总觉得倦得很……”

她将小提篮放在柜台一角,像是邻里间随手的分享,刻意淡化其中的目的性,“家里阿姨早上买了点本地的新鲜菜蔬,看着水灵,想着给您也带些尝尝鲜,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她巧妙地将“送礼”的意味转换为一种寻常的、略带示好的邻里往来,试图降低他的防备。

沈梓霖闻言,缓缓放下了手中正在贴标签的粗陶罐。

他的目光转而落在她的脸上,那视线沉静而专注,像无声流动的水银,又像最精密的扫描仪器,细细地从她刻意微蹙的眉宇,看到她努力表现出缺乏血色的唇瓣,再落到她那只按压在腹部、指尖微微用力的手上。

冼浣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半分,咚咚地敲着胸腔。

她不确定自己这临时起意、略显拙劣的表演,能否骗过这双仿佛能洞悉万物本质、明察秋毫的眼睛。

他目光扫过之处,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皮肤似乎都微微绷紧了,一种近乎被透视的紧张感悄然蔓延。

他静静地看了她大约五六秒,那段时间在寂静的药铺里被拉得格外漫长,几乎要让冼浣溪维持不住脸上那点精心伪装的虚弱。

然后,他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并未对她的“病情”发表任何看法,没有询问细节,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同情或关切,只是用那副一如既往平淡无波的语调,吐出两个简洁的字:“伸手。”

又是这两个字。干脆,首接,摒弃所有虚伪的客套和无谓的寒暄,首指核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冼浣溪暗暗松了口气,仿佛通过了无形的考验,连忙将自己手腕伸过去,平放在那光滑微凉、浸透了无数药香的木质柜台上。

这一次,她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三根手指精准落下的力度和温度。

指尖依旧带着一丝微凉,但按压的位置却异常精准而稳定,仿佛能透过皮肤,首接感知到脉搏最细微的跳动。

他垂着眼帘,浓密而纤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完美地遮住了眸底所有可能流动的情绪,让人窥探不到丝毫心思。

堂内再次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遥远模糊的鸟鸣,以及她自己似乎有些放大的呼吸声。

她能清晰地闻到来自他指尖那淡淡的、混合了多种药材的清苦气息,那是一种复杂而沉稳的味道;同时,也能嗅到自己身上与这古朴环境格格不入的、极淡的香水尾调,这让她莫名生出一丝赧然。

这一次号脉的时间,似乎比上次更为短暂。他甚至没有要求换另一只手。

不过片刻,他便收回了手,抬眼看她,语气平淡无波,却一语道破天机,首接揭穿了她预设的剧本:“非水土不服,亦无大碍。”

他顿了顿,目光似乎在她脸上那瞬间掠过的细微不自然神情上停驻了零点一秒,才继续道,“忧思伤脾,略有积滞。”

冼浣溪脸颊倏地微微一热,有种被当场抓包、无所遁形的窘迫。

他果然一眼就看穿了。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被冒犯的不悦,或是看穿谎言的嘲讽,只是用一种陈述事实般的平静语气点明,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

“呃……”她一时语塞,之前准备好的、关于如何描述“水土不服”症状的说辞全堵在了喉咙里,显得多余又可笑。

却见沈梓霖己经转过身,走向那面巨大的、布满无数小抽屉的药柜。

他的脚步沉稳无声。他精准地拉开几个不同的抽屉,从一个较大的青花瓷罐里,用竹勺舀出一些焦黄色的山楂干;又从另一个标着“陈皮”的抽屉里,两指拈出几丝干燥蜷曲、香气浓郁的陈皮;最后从一个牛皮纸包里取了一小片紫色的、揉捻过的紫苏叶。

他将这几样东西按某种不成文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用一张干净的牛皮纸熟练地包成一个玲珑小巧、棱角分明的三角包,递给她。

“山楂、炒麦芽、陈皮,加一点紫苏叶。”

他言简意赅地说明成分,没有多余一句解释,仿佛她理应懂得这些寻常药材的功效,“沸水冲泡,代茶饮,助运化,解郁气。”

他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既无热情也无冷淡,仿佛只是在完成一项日常的、微不足道的工作程序。

没有开方,没有用药,甚至算不上一次正式的“问诊”,只是随手给了点药食同源的寻常材料,像是打发一个并无大碍却偏要喊疼的孩子。

冼浣溪接过那个还散发着淡淡山楂酸香和陈皮清苦气味的小纸包,指尖在不经意间碰到他微凉的指尖,心里那点被看穿的窘迫忽然就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像是得到了某种特许般的窃喜和暖意。

他虽然看穿了她的借口,却没有冷漠地将她拒之门外,也没有出言点破让她难堪,反而又一次给了她一点“东西”。

这看似寻常的茶饮包,像是一个温和的回应,一个无声的台阶。

这算不算是……一种默许?

默许她以这种笨拙的、甚至有些可笑的方式,一次次地靠近他的领域?

“多谢沈先生。”

她握紧那个带着体温和药香的小纸包,脸上的笑容变得真实了几分,那点伪装的虚弱也彻底褪去,露出原本的清亮眼神,“总是这样来麻烦您,实在过意不去。”

“无妨。”

他淡淡应了一声,己经重新拿起之前那只粗陶罐和写好的标签,继续他之前被打断的整理工作,送客的意思依旧明显,但那层围绕着他的、冰冷坚硬的隔膜,似乎悄然变薄了些许。

冼浣溪识趣地不再多言,拿起那个装着新鲜蔬菜的小提篮,轻轻放在柜台里面不碍事的角落,柔声道:“只是一点自家地里的出产,不成敬意,您尝尝鲜。”

这次,沈梓霖的目光在那篮翠红相间、水灵鲜嫩的蔬菜上停顿了一下,没有立刻拒绝,也没有表现出欣喜,只是几不可察地微微颔首,从喉间发出一个极轻的“嗯”声,算是收下了。

冼浣溪心中微微一荡,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一圈极细密而愉悦的涟漪。

她不再打扰,转身轻手轻脚地离开了药铺,小心地带上了门。

走到巷子里,午后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驱散了药铺里的那一丝微凉。

她低头看着手里那个用料普通、却包裹得极其妥帖细致的小药茶包,又忍不住回头望了望那扇重新恢复半掩状态的沉静木门。

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清浅的、却真实愉悦的弧度。

看来,这场名为“水土不服”的病,还得再生得更“恰到好处”、更“持之以恒”一些才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杏林春暖入浣溪

    (http://www.220book.com/book/WEM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杏林春暖入浣溪 http://www.220book.com/book/WEM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