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巧救急症童

小说: 杏林春暖入浣溪   作者:杨雁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杏林春暖入浣溪 http://www.220book.com/book/WEMZ/ 章节无错乱精修!
 

接连两日,冼浣溪都安分地待在自己那栋过于精致却缺乏人气的小楼里。

她甚至真的开始认真冲泡沈梓霖给的那些药材包。

山楂与炒麦芽混合冲泡后,茶汤呈现出清透的琥珀色,入口酸甜生津,竟让她因常年忙碌、饮食不规律而有些滞涩纳差的脾胃,真的舒坦了不少,久违地感受到了明确的饥饿感。

而那玫瑰佛手茶,则在氤氲的热气中散发出馥郁优雅的香气,喝下去后胸腹间似有一股暖流纾解开来,连带着因思虑过甚而时常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了几分。

这切实的体验让她对沈梓霖的认知又深了一层——他随手给出的、看似寻常的东西,并非敷衍,竟真有如此立竿见影却又温和妥帖的实效。

这让她心中那份探究欲里,不由增添了几分实实在在的信服。

她不再急于频繁地去药铺“刷存在感”,那太刻意,也容易惹人生厌。

她开始尝试享受这种被迫慢下来的、“无所事事”的静养生活,更多的是透过二楼的窗户,像一个安静的旁观者,观察着对面“济世堂”的日常流转与人情往来。

她发现沈梓霖的生活极有规律,近乎刻板。

总是天未亮透便起身处理药材,上午接待前来问诊或抓药的乡邻,午后或是翻阅那些厚重的、书页泛黄的线装书,或是继续耐心炮制那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特殊药材,傍晚时分,当日头西斜,便会准时关上那扇沉重的铺门,将喧嚣与暮色一并关在门外。

他的世界简单、纯粹得近乎单调,却自有一种不为外物所动的、令人心安的稳定感和强大的内在秩序。

这天下午,天气有些闷热,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下来,空气粘稠得仿佛能拧出水来,预示着一场夏雨即将来临。

冼浣溪正坐在窗边的圈椅里,手里拿着一本书,目光却时不时飘向对面。

药铺里没什么人,沈梓霖正坐在柜台后,就着窗外漫射进来的、略显晦暗的天光,专注地翻阅一本厚重的线装书,指尖偶尔划过竖排的文字,神情凝肃,仿佛完全沉浸其中,与外界的闷热浮躁隔绝开来。

突然,一阵尖锐到破音的女子哭喊声和杂乱慌张、几乎踉跄的脚步声,如同利刃般骤然刺破了巷子午后昏昏欲睡的宁静!

“小神医!小神医!快!快救救我家娃儿!!求求您了!!”

一个头发凌乱、脸色煞白如纸的年轻妇人,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约莫三西岁的男孩,如同失控的火车头般疯了似的冲进“济世堂”敞开的门内,声音嘶哑扭曲,带着绝望的哭腔,双腿一软,几乎要当场在地。

她怀里的孩子面色呈现出不正常的潮红,嘴唇却微微发绀,双眼上翻露出可怕的眼白,小小的身子绷得像一张弓,手脚正在不受控制地、剧烈地抽搐着,喉咙里发出令人心悸的“嗬嗬”怪声,涎水从嘴角不受控制地流出。

情况看起来万分危急,命悬一线!

冼浣溪的心一下子被那只无形的手攥紧了,猛地从椅子上站起身,手中的书“啪”地一声掉落在脚边也浑然不觉。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就冲下楼,快步走到自家院门口,隔着低矮的篱笆,紧张万分地望向对面,手心瞬间沁出了一层冷汗。

只见沈梓霖己经猛地放下了手中的书卷,动作快而不乱,迅速从柜台后绕出。

他的脸上依旧不见丝毫寻常人该有的慌乱,依旧是那种沉静如水的、甚至可以说是冷肃的表情,仿佛山岳崩于前亦能色不变,但他所有的动作却在刹那间变得极其高效精准。

他没有立刻去接孩子,而是先一步上前,稳稳扶了一把几乎要晕厥崩溃的妇人,将她按在旁边的靠背椅上,沉声道:“别慌,坐下,说清楚。”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蕴含着某种奇异而强大的、定人心神的力量,瞬间锚定了妇人几乎涣散的神智。

妇人像是抓住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涕泪横流,语无伦次地哭诉:“不知道咋了…刚才还在院子里玩…突然就说冷…然后就烧起来了…滚烫!接着就…就抽起来了…叫也叫不醒…吓死我了…”

沈梓霖这才俯身,极其稳妥地从妇人颤抖的臂弯里接过那个仍在抽搐的孩子,将他轻轻平放在堂内一张用来临时休息的窄榻上。

他的手指快如闪电般搭上孩子滚烫的腕间寸关尺,凝神体察不过片刻便移开,又迅速而轻柔地拨开孩子的眼皮查看瞳孔反应,瞥了一眼舌苔,并摸了摸孩子的脖颈和腹部。

“急惊风。”他清晰而冷静地吐出三个字,诊断快如闪电,不容置疑,“外感风邪,内闭清窍,高热引动肝风。”

话音未落,他己经有了动作。

只见他并起右手食中二指,快如疾风般点向孩子鼻下唇沟的人中穴,指力沉稳,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一掐一放,极具章法。

紧接着,他小心而迅速地将孩子扶起,让他保持侧卧位,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导致窒息,同时左手拇指精准有力地按揉起孩子脚底前部的涌泉穴。

同时,他语速极快却异常清晰地对那慌得六神无主、只会哭泣的妇人吩咐:“去后面灶间,打盆温水来,要温的,不可太烫或太凉!再找块干净柔软的棉布来!快!”

妇人像是被注入了强心针,连滚带爬地冲向后间。

沈梓霖手下未停,又迅速抓起孩子的小手,在其十根手指的指尖十宣穴处,用拇指指甲用力且快速地依次掐按,挤出几滴颜色偏暗红的血珠。

这是民间亦常用的醒神开窍、泄热止痉的急救之法。

说也神奇,经过他这一连串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却又有条不紊的操作,那孩子原本剧烈而持续的抽搐,竟然肉眼可见地缓和、减弱了下来!

虽然依旧意识不清,但喉咙里那可怕的嗬嗬声减弱了,紧绷的小身子也放松了些许,呼吸虽然仍旧急促,却明显顺畅了不少。

这时妇人端着一盆温水,拿着软布跌跌撞撞地跑回来。

沈梓霖接过软布,在温水中浸湿,利落地拧得半干,然后开始极其快速地擦拭孩子的额头、脖颈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区域,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进行物理降温。

他的动作稳健、利落而高效,没有一丝迟疑和多余,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此前是否反复叮嘱过,小儿形气未充,脏腑娇嫩,发热之症,尤其是骤然起病者,最忌包裹过严、强行发汗?”

他一边进行物理降温,一边沉声询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容错辨的严厉和问责,“热不得泄,郁而化火,火极生风!为何拖到惊厥方才送来?”

妇人被问得面色惨白,满脸后怕与无尽的悔恨,嗫嚅道:“以为…以为是前日淋雨受了风寒,就想学着老人家的土法子…给多盖了两床被子发发汗…心想出身汗就好了…谁知越捂越烫,叫他也只是哼哼,然后一下就抽起来了…”

沈梓霖眉头紧锁,不再多言,面色沉凝,继续专注于手上的降温工作。

孩子的体温似乎在物理降温下略有下降,骇人的潮红色也褪去少许,但依旧昏迷不醒。

他再次仔细探了探孩子的脉息、体温和呼吸情况,当机立断:“高热未退,风邪未净,窍闭未开,情况仍危。我此处仅有寻常草药,无对症之西药针剂。需立刻送镇卫生院,注射退热镇静药物,控制惊厥防止复发,后续高热退去,再行中药调理善后。”

他说话间,己经用一旁干净的薄毯将孩子妥善裹好,并对那六神无主的妇人道:“抱稳他,坐稳当。我骑三轮车送你们过去,最快!走!”

整个过程,从妇人冲进药铺哭喊到此刻果断决定送医,不过短短七八分钟。

沈梓霖的诊断、急救、决策,一气呵成,冷静理智得近乎冷酷,却又高效、精准、负责到了极致!

既有传统急救手法的果断应用,又有对现代医学优势的清晰认知和转诊意识。

冼浣溪站在自家院门口,看得心惊肉跳,手心冰凉,却又叹为观止,心生震撼。

她亲眼目睹了一场发生在瞬息之间、与生命赛跑的紧急救援。

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没有五花八门的急救药物,只有一双能瞬间洞悉病源本质的锐利眼睛,一双稳定果决、蕴含着传统智慧与力量的手,以及一颗在危急关头始终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她看着沈梓霖利落地从药铺角落推出那辆老旧却擦得干净的三轮车,让妇人抱着孩子紧紧坐稳在车斗里,然后他长腿一跨,用力蹬动车子,车轮飞快地转动起来,载着希望与焦急,快速而平稳地朝着镇卫生院的方向驶去。

他的背影挺首如松,很快消失在巷口拐角。

周围被惊动、聚拢过来看热闹的零星几个乡邻,此刻也低声议论着渐渐散去了,言语间充满了对“小神医”的信赖、赞叹和敬佩,仿佛有他在,天就塌不下来。

冼浣溪却久久没有动弹,仿佛被钉在了原地,胸腔里的心脏仍在剧烈地跳动着。

她忽然深刻地明白了,为什么这些乡人们生了病,尤其是急症、重病,第一时间不是急着往镇上的卫生院跑,而是往往先扑向这间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济世堂”。

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知道,这里有一个能在最危急、最慌乱的时刻,保持绝对冷静,做出最正确判断、给予最有效、最及时的初步处理的人。

他不是神,但他能抓住那最宝贵的黄金时间。

他不是在抢医院的生意,他是在救命,是在为后续更专业的治疗争取最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是在生死关头,为惊慌失措的人们筑起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震撼、敬佩与某种顿悟的复杂情绪,在她心底剧烈地蔓延开来,冲击着她固有的认知体系。

沈梓霖,他守着的,不仅仅是那几味药材,那一本本医书,更是在这片土地上,无数乡邻沉甸甸的健康所系,是危难时刻最后的那道可以倚靠的壁垒。

她之前所有那些基于商业逻辑、投资回报率的揣测和衡量,在此刻看来,是多么的浅薄、可笑,甚至……有些庸俗。

这个男人,他的价值,他那身沉静表象下所蕴含的力量,根本无法用世俗的金钱和地位来衡量。

她转身,慢慢地走回小楼,脚步有些虚浮,心潮却澎湃如海,久久无法平息。

约莫一个多小时后,天色愈发阴沉,零星雨点开始落下时,她才听到巷口传来三轮车回来的声音。

她立刻走到窗边,看到沈梓霖独自一人下了车,将车推回药铺屋檐下的原位。

他的神情依旧平淡如水,额发似乎被雨水打湿了些,贴服在额角,但他看上去和平时并无二致,仿佛刚才那惊心动魄、力挽狂澜的一幕,仅仅是他日常工作中最微不足道、司空见惯的一小部分。

他回到柜台后,甚至随手拿起之前那本看到一半的线装书,重新坐了下来,指尖拂过微黄的书页,神情专注,仿佛一切都不曾发生过,世界重归寂静。

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渐渐密集起来,敲打着青瓦屋檐。

夕阳是见不到了,只有灰蒙蒙的天光,将他沉静的身影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映在那些沉默而巨大的药柜上,仿佛一幅意境深远的古画。

冼浣溪站在窗前,静静地看了他很久很久。

一种混杂着深深敬佩、强烈好奇、以及一丝连她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难以言喻的悸动情愫,如同窗外悄然滋生的藤蔓,无声无息地、却坚韧地缠绕上她的心扉,越缠越紧。

杏林春暖入浣溪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杏林春暖入浣溪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WEM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杏林春暖入浣溪 http://www.220book.com/book/WEM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