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梅基金”成立一周年的那天,平台办公室的玻璃门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每一张都写着受害者的感谢——“谢谢基金帮我打赢离婚官司,要回了孩子的抚养权”“多亏你们,我终于摆脱了家暴的丈夫”“拿到赔偿款的那天,我第一次敢在夜里睡安稳觉”。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把便签上的字映得格外温暖,像无数颗跳动的心脏,诉说着被拯救的故事。
林晚刚从冰岛视频连线回来,屏幕里还留着念晚画的画——小女孩牵着妈妈和外婆的手,旁边趴着小狗“勇气”,画纸角落写着“妈妈,我等你回来”。她把手机放进抽屉,转身就看见周晓晓抱着厚厚的文件夹走进来,嘴角扬得很高:“林姐,年度报告整理好了!你看,这一年咱们帮126名女性打赢了官司,胜诉率刚好90%,比咱们预期的还高!”
文件夹里的报表做得很细致,按案件类型分了类:婚内家暴32起,抚养权纠纷28起,财产转移19起,“弃保小”维权15起,其他类型32起。每一起案件后面都附着简短的案情和受害者的反馈,周晓晓翻到“财产转移”那一页,指着其中一条说:“你还记得那个张姐吗?她老公偷偷把房子过户给小三,还想让她净身出户,咱们的律师不仅帮她要回了房子,还让她老公赔偿了10万精神损失费。张姐上周还送了锦旗来,说‘晚梅基金是女人的靠山’。”
林晚接过文件夹,指尖划过“张姐”的名字,想起去年冬天那个女人——来基金时裹着旧棉袄,眼睛红肿,说“我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连孩子都要跟我分开”,现在她不仅有了房子,还找了份卖花的工作,朋友圈里全是鲜花和孩子的笑脸。这些变化,是基金存在的意义,也是她们坚持下去的动力。
“对了,还有个事特解气!”周晓晓突然想起什么,拉过椅子坐在林晚旁边,声音压低了些,却难掩兴奋,“上周我去参加企业家交流会,听见旁边有人说‘王总最近想离婚,还琢磨着把公司股份转移到他弟弟名下,让他老婆分不到钱’。结果旁边立刻有人接话‘你可别让他瞎折腾,没听说晚梅基金吗?前阵子有个老板跟他一样的想法,刚找好律师就被基金盯上了,最后不仅没转移成,还得给老婆分一半财产’。你猜怎么着?那个说王总的人赶紧给王总打电话,让他‘千万别动歪心思’!”
林晚听着,忍不住笑了——那个“被盯上”的老板,是基金成立初期帮过的一位李女士的丈夫。当时李女士发现丈夫偷偷转移公司资产,哭着来基金求助,律师团队不仅找到了丈夫转移资产的证据,还联合工商部门冻结了相关账户,最后法院判丈夫返还转移的资产,并按法律规定分割财产。这件事后来被本地媒体报道过,没想到居然成了圈子里的“警示案例”,让想动歪心思的人不敢轻易下手。
“这就是咱们要的效果啊!”周晓晓拍了下手,“不只是帮受害者打赢官司,还要让那些想欺负女人的人知道,有我们在,他们的坏心思藏不住,也实现不了。现在本地都流传开了‘遇到婚内欺负,找晚梅基金’,连社区居委会都跟我们合作,只要有女性求助,第一时间就推荐来咱们这。”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推开,李曼抱着一摞整理好的档案走进来,额头上沁着薄汗。她现在负责“受害者沟通”,每天要跟十几个求助者打电话、见面,帮她们梳理案情,收集证据,比刚来时沉稳了不少,眼里也没了当初的迷茫,多了几分坚定。
“林姐,这是这个月的新案例档案,都标好了紧急程度。”李曼把档案放在桌上,指着其中一份说,“这个刘阿姨有点特殊,她老伴去世后,儿子和儿媳想把她的养老房卖了,还不给她养老,她去居委会求助,居委会让她来咱们这。我昨天跟她聊了一下午,她手里有老伴留下的遗嘱,写着房子归她,咱们的律师说赢面很大。”
林晚拿起刘阿姨的档案,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遗嘱,字迹歪歪扭扭,却写得很清楚:“本人去世后,名下房产归妻子刘某某所有,子女不得干涉”。她想起苏梅常说的“女人这辈子,最怕老了没个依靠”,心里更觉得基金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帮年轻女性对抗不公,还要守护老年女性的晚年生活,让她们不用在本该安享晚年的年纪,还要为房子和养老发愁。
“对了,监督小组的张姐刚才打电话来,说这个月的账目公示做好了,让咱们审核一下。”周晓晓突然想起财务的事,“张姐还说,这个月有5笔捐款是之前的受害者捐的,其中就有那个被老公转移资产的李女士,她捐了2000块,说‘当初基金帮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别人’。”
林晚心里一暖——基金成立时,她们就定下规矩“不盈利、不收费”,所有资金都来自社会捐款和之前医院赔偿的80万(林晚全捐了),每月公示账目,由6位受害母亲组成的监督小组审核,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现在,曾经的受害者反过来捐款帮助别人,这种“善意的循环”,比任何数据都更有说服力。
下午三点,基金举办了简单的周年纪念活动,没有邀请媒体,只请了十几位曾经的受害者和志愿者。大家围坐在办公室里,吃着苏梅从冰岛寄来的巧克力,聊着各自的近况——张姐说她现在在社区开了个小超市,生意不错;李女士说她带孩子去了海边,孩子第一次看见大海,笑得特别开心;刘阿姨握着律师的手,说“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林晚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想起一年前基金刚成立的时候——只有她和周晓晓两个人,挤在小办公室里,对着空荡荡的档案柜发愁,不知道能不能帮到哪怕一个人。现在,她们有了专业的律师团队,有了热心的志愿者,有了信任她们的受害者,还有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能让“欺负女人”的人感到害怕,能让“走投无路”的人看到希望。
活动快结束时,周晓晓把大家的照片拼成了一张海报,贴在办公室的墙上,上面写着“晚梅基金,与你同行”。林晚站在海报前,对着所有人说:“这一年,不是基金帮了大家,是大家一起帮了彼此。以后,我们会继续做下去,帮更多被欺负的女性,让更多人知道,女人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们有底气,有靠山,有彼此。”
窗外的天渐渐暗了,办公室里的灯却亮得很暖。李曼在整理当天的记录,周晓晓在回复求助者的消息,墙上的锦旗和便签在灯光下闪着光。林晚拿出手机,给苏梅发了条微信,附上大家的合影:“妈,基金一周年了,我们帮了126个姐妹,以后还会帮更多。念晚要是知道,肯定会为我们开心的。”
没过多久,苏梅就回复了,附带一张念晚的照片——小女孩在雪地里堆雪人,雪人手里拿着写有“勇气”的牌子。消息里写着:“晚晚,妈为你骄傲。念晚说‘妈妈是英雄,要帮很多阿姨’,我们在冰岛等你回来,也盼着更多姐妹能过上好日子。”
林晚看着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基金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还有人需要帮助,只要还有人愿意同行,她们就会一首走下去——不是为了“影响力”,是为了让每个女人都能活得有尊严、有底气,不用在黑暗里独自发抖,不用在绝望中放弃希望。
那天晚上,基金的官方微博更新了一条简单的动态:“一周年,126个故事,90%的胜诉率,无数次的温暖传递。晚梅基金,不只是法律援助,更是女人的靠山。未来,我们继续同行,为每一个你,守住光。”
动态下面,评论很快就满了——有曾经的受害者留言“谢谢你们,让我重新站了起来”,有想加入的志愿者说“我想成为你们的一员,帮更多姐妹”,还有路人说“看到这样的基金,觉得很温暖,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被帮助”。
林晚关掉手机,看着办公室里亮着的灯,心里很踏实。这束光,从一年前的微弱,到现在的明亮,照亮了126个女人的路,也照亮了更多人前行的方向。而她们,会继续守护这束光,让它越来越亮,照进更多黑暗的角落。
保小弃大?绝不饶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保小弃大?绝不饶你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ER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