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天刚蒙蒙亮,林晚就和周晓晓拎着行李箱站在了长途汽车站门口。行李箱里没装几件衣服,大半空间被寻子海报和账本复印件占满——海报上念晚的照片被塑封了三层,边角磨得发亮,是林晚随身带了六年的那一张;账本复印件上“2017年10月,青山县石头村赵家,收5万,女婴”的字样被红笔圈了又圈,墨迹透了纸背,是她找女儿的最后希望。
“车票买好了,七点半的车,到青山县要三个小时,然后转乡村巴士去石头村。”周晓晓把车票塞进林晚手里,看着她眼底的红血丝,忍不住劝,“林姐,你昨晚没睡吧?要不趁车上眯一会儿,到了村里还得打听情况呢。”
林晚摇摇头,指尖攥着车票,指节泛白:“睡不着,一想到可能很快就能见到念晚,心脏就跳得厉害。”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照片——是念晚刚出生时拍的,小脸皱巴巴的,左眼角那颗淡淡的痣还不明显,“你看,那时候她多小啊,我还没抱够,就被他们抱走了。”
周晓晓接过照片,心里酸酸的,拍了拍她的肩膀:“会找到的,这次线索这么具体,肯定能找到。”
七点半,长途汽车准时出发。林晚坐在靠窗的位置,把账本复印件铺在腿上,反复看“石头村赵家”这几个字。车窗外的风景从高楼变成农田,再变成连绵的小山,她的心情也从紧张慢慢变成期待——这六年,她跑了十几个城市,查了上百份失踪儿童记录,每次都是希望而去,失望而归,这次是离念晚最近的一次,她不敢错过任何细节。
三个小时后,汽车到达青山县汽车站。乡村巴士是辆旧面包车,车身喷着“青山县—石头村”的字样,车座上积着一层薄灰。林晚和周晓晓刚上车,就被一股汽油味呛得咳嗽,司机师傅叼着烟,嗓门洪亮:“两位姑娘去石头村走亲戚啊?那村偏得很,路不好走,坐稳喽!”
面包车在蜿蜒的山路上颠簸,林晚紧紧抓着扶手,眼睛盯着窗外——路边的房子从砖房变成土坯房,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偶尔能看到几个背着背篓的村民,脸上带着淳朴的笑容。她拿出寻子海报,想问问司机师傅认不认识赵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怕打草惊蛇,万一赵家提前把孩子藏起来,就再也找不到了。
中午十二点,面包车终于到达石头村。村口有棵老槐树,树干要两个人才能合抱,树下坐着几个晒太阳的老人,手里拿着针线活。林晚和周晓晓拎着行李箱走过去,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温和:“大爷,阿姨,请问你们知道赵家住在哪儿吗?我们是来走亲戚的。”
老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说话。其中一个穿蓝布衫的阿姨上下打量着林晚,眼神里带着警惕:“你们找哪个赵家?村里姓赵的多了。”
林晚心里一紧,赶紧拿出寻子海报,指着上面的念晚:“我们找的赵家,七年前买了个女婴,大概这么高,左眼角有颗痣。”
提到“买女婴”,老人们的脸色都变了。穿蓝布衫的阿姨把针线活往兜里一塞,站起身就要走:“不知道,你们问别人去吧。”
周晓晓赶紧上前一步,拦住她:“阿姨,我们不是来闹事的,我们是孩子的亲人,找了孩子六年了。那孩子在赵家过得不好,经常被打,我们想带她走,让她过好日子。”
“被打?”穿蓝布衫的阿姨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老槐树后面的土坯房,压低声音,“你们说的是赵老三家吧?他家那丫头是七年前买的,确实可怜,天天被赵老三骂,有时候还挨打,丫头也不爱说话,见了人就躲。”
林晚的心脏猛地一缩,手指发抖,声音带着哭腔:“阿姨,您能告诉我们赵老三家在哪儿吗?我们想看看孩子,确认一下是不是我们要找的人。”
穿蓝布衫的阿姨叹了口气,指了指村东头:“村东头最里面那家,红砖墙,大门上挂着两个红灯笼,就是他家。你们小心点,赵老三脾气不好,还爱喝酒,别跟他起冲突。”
“谢谢阿姨,太谢谢您了!”林晚对着阿姨鞠了一躬,拉着周晓晓就往村东头跑。行李箱在泥泞的路上拖出一道痕迹,她却感觉不到累,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点,再快点,念晚可能就在里面等着她。
村东头的红砖墙很显眼,大门上的红灯笼己经褪色,作者“静澜先生的故事”推荐阅读《保小弃大?绝不饶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门缝里能看到院子里的鸡在踱步。林晚站在门口,手放在门环上,却迟迟不敢敲——她怕里面的人不是念晚,怕六年的希望再次破灭;更怕里面的人是念晚,看到她过得不好,自己会忍不住崩溃。
“林姐,别害怕,我陪着你。”周晓晓握住她的手,给她打气。
林晚深吸一口气,敲响了门环。“咚——咚——”
过了一会儿,门开了一条缝,一个穿着邋遢的中年男人探出头,嘴里带着酒气,眼神凶狠:“你们找谁?”
“我们找……找赵老三。”林晚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我们是来打听个事,七年前您家是不是买了个女婴?”
赵老三的脸色瞬间变了,猛地把门关上:“滚!认错人了!”
林晚赶紧拍门:“赵老三,我们不是来闹事的,我们只是想看看孩子,确认一下她是不是我们的亲人。如果是,我们会给你补偿;如果不是,我们马上就走。”
里面没有回应,只有赵老三的骂声。林晚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声音细细的,带着恐惧。她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对着门里喊:“孩子,你是不是左眼角有颗痣?我是妈妈,妈妈来接你了!”
院子里的哭声停了。过了一会儿,门又开了一条缝,这次探出头的是个小女孩——大概七岁,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头发乱糟糟的,左眼角那颗痣很明显,和海报上的念晚一模一样!
“念晚!”林晚激动地想冲进去,却被赵老三一把推开。
“你别胡说!这是我闺女,不是你什么念晚!”赵老三说着,就要把小女孩拉进屋里。
小女孩却挣脱了他的手,躲在门后,怯生生地看着林晚,眼睛里满是迷茫。
林晚的心都碎了,她慢慢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那颗草莓糖——是念晚婴儿时期最喜欢的口味,她一首带在身上。“孩子,你看,这是你小时候喜欢吃的草莓糖,妈妈给你带来了。”
小女孩盯着草莓糖,没说话,却慢慢朝她走了一步。
赵老三见状,又要拉她,周晓晓赶紧拦住他:“赵老三,你别冲动!我们己经联系派出所了,民警马上就到!如果你敢伤害孩子,就是犯法!”
提到“派出所”,赵老三的气焰矮了半截,却还是嘴硬:“我没犯法,这是我家的事,不用你们管!”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警车的鸣笛声。林晚心里一松,对着小女孩温柔地说:“孩子,别怕,民警叔叔是来帮你的,妈妈会带你走,再也不会让你受委屈了。”
小女孩看着林晚,又看了看越来越近的警车,突然伸手,抓住了林晚的衣角。
林晚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她紧紧握住小女孩的手,感受着掌心的温度——这是她找了六年的女儿,是她日思夜想的念晚,终于找到了!
警车停在赵老三家门口,民警下车后,立刻控制住赵老三,开始询问情况。林晚抱着念晚,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给她剥草莓糖。念晚小口吃着糖,眼睛一首盯着林晚,小声说:“甜……”
“嗯,甜就多吃点。”林晚摸着她的头,眼泪掉在她的头发上,“妈妈以后天天给你买草莓糖,好不好?”
念晚点点头,靠在林晚的怀里,小声说:“妈妈……”
这是六年来,念晚第一次叫她“妈妈”。林晚抱着念晚,哭得像个孩子——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只剩下失而复得的幸福。
周晓晓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也红了眼眶。她拿出手机,给苏梅发了条微信:“苏阿姨,找到念晚了,林姐抱着她,哭得可开心了!”
苏梅的回复很快,附带一张她和小狗“勇气”的照片:“太好了!我马上订机票,去青山县接我的外孙女!”
阳光透过院子里的梧桐树,落在林晚和念晚身上,温暖而明亮。林晚知道,这只是开始,念晚需要时间适应新的生活,需要心理疏导,需要慢慢找回失去的童年。但她不怕,她会陪着念晚,一步一步,把六年的遗憾都补回来,给她一个温暖、安全的家。
(http://www.220book.com/book/WER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