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天空澄澈得像一块蓝宝石。前往机场的高速公路上,苏小桃一首安静地望着窗外,手指无意识地着安全带。
"记得到了那边先办电话卡。"嘉嘉文第无数次叮嘱,声音轻柔。
"知道啦。"苏小桃转过头,努力扬起嘴角,"你也是,别总是工作到忘记吃饭。"
机场国际出发大厅里人头攒动,各种语言的告别声交织在一起。办理登机手续时,苏小桃的行李箱超重了两公斤。她慌慌张张地打开箱子重新整理,嘉嘉文看见里面整齐地放着画具、颜料,还有她送的那条灰色围巾。
"这个留下吧。"嘉嘉文取出围巾,"纽约的冬天有暖气。"
苏小桃抢过围巾,仔细叠好放回箱底:"我会需要的。"
排队过安检时,苏小桃的手一首紧紧握着嘉嘉文。每向前移动一步,她的力道就加重一分。嘉嘉文能感觉到她掌心的潮湿。
"到了立刻给我消息。"嘉嘉文说。
"嗯。"苏小桃点头,"你到家也要告诉我。"
安检口前,苏小桃突然转身跑回来,往嘉嘉文大衣口袋里塞了个小物件。
"等我登机了再打开。"她的声音带着压抑的哽咽。
嘉嘉文站在原地,目送苏小桃的背影消失在安检通道的拐角。她摸出口袋里的东西——是个手工缝制的平安符,正面绣着稚拙的咖啡杯图案,背面是工整的"平安"二字。
针脚虽然不够娴熟,但每一针都缝得认真扎实。
回城的路上,嘉嘉文把平安符系在后视镜上。电台正在播放一首老歌:"我怕时间太快,不够将你看仔细..."
公寓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嘉嘉文习惯性地望向沙发——往常苏小桃总爱蜷在那里画画。现在那里空荡荡的,只有夕阳的余晖洒在靠垫上。
手机屏幕亮起,苏小桃发来一张照片:机舱窗外是无垠的云海。"飞机餐比想象中好,但还是想念你做的煎蛋。"
嘉嘉文回复:"按时吃饭,别挑食。"
十二小时的时差开始显现威力。清晨五点,嘉嘉文被生物钟唤醒,而纽约正是下午五点。视频接通后,苏小桃兴奋地举着手机带她"参观"校园。镜头虽然晃动得厉害,但能清晰地听见她轻快的脚步声。
"这是我的教室!窗户朝南,阳光特别好。"
"这是图书馆,有整整一层都是艺术类藏书。"
"这是食堂——说实话,饭菜真的不太合胃口。"
嘉嘉文看着她神采飞扬的样子,把"想你了"咽回去,换成:"再不合胃口也要好好吃饭。"
第一个月最为难熬。嘉嘉文渐渐习惯了在凌晨三点接视频。屏幕那端的苏小桃总是熬夜作画,背景是凌乱的画室。她们常常开着视频各自忙碌,偶尔抬头相视一笑。
"你的黑眼圈又重了。"嘉嘉文提醒道。
"你还不是一样。"苏小桃轻笑,"我们这样算不算另类的陪伴?"
第二个月的一天,嘉嘉文路过星巴克。新来的店员操作生疏,不小心打翻了冰块。站在柜台前,她恍然想起初遇时的场景。
"没关系。"她对慌张的店员温和地说,"慢慢来就好。"
她点了一杯咖啡,拍照发给苏小桃:"突然很想你。"
苏小桃回复了一张素描:两个女孩在雨中共撑一把伞。"这周的作业,教授说我的技法有进步。"
感恩节前,苏小桃在视频里欲言又止:"假期可能回不去了,有个重要的项目要赶工。"
嘉嘉文正在批阅文件,笔尖在纸上停顿了一下。
"没关系。"她平静地说,"工作要紧。"
平安夜当晚,嘉嘉文加班到很晚。回到清冷的公寓,她给自己倒了杯红酒。窗外飘着细雪,她想起去年此时,苏小桃在圣诞树前闭目许愿的模样。
门铃突然响起。
她以为是快递,开门却看见苏小桃站在风雪中,鼻尖冻得通红,怀里抱着一个精心包装的画框。
"项目提前完成了。"她的笑容比圣诞彩灯还要明亮,"平安夜快乐。"
画框里是一幅细腻的肖像——嘉嘉文在办公室工作的侧影,窗外是北京的万家灯火。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惟妙惟肖,连她无名指上的戒指都清晰可见。
"什么时候画的?"
"偷偷画的。"苏小桃靠近她,呼出的白气在空中交织,"每次想你的时候,就添几笔。"
玄关的灯光温暖地笼罩着她们。嘉嘉文望着眼前的人,忽然领悟:距离从来不是阻碍,真正重要的是两颗渴望靠近的心。
雪花从敞开的门飘进,落在她们肩头。但这个平安夜,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变得格外温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WEW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