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紫金山下的对峙
南京城的硝烟尚未散尽,紫金山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肃穆。我军攻占总统府后,并未急于清剿残敌,而是在山脚设立了临时指挥部。林辰站在地图前,指尖划过标注着“行宫”的位置——那里还盘踞着首系军阀的最后一股残余势力,约一个团的兵力,由前清武举出身的冯旅长率领,此人顽固不化,扬言“宁死不降”。
“旅长,要不咱强攻吧?”警卫员小张年轻气盛,手里的步枪上了膛,“就一个团,最多半小时解决。”
林辰摇摇头,目光落在地图上美龄宫的建筑结构图:“里面有不少珍贵文物,打坏了可惜。而且冯旅长虽是旧军阀,却从没做过欺压百姓的事,只是脑子转不过弯,觉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正说着,通信兵跑了进来,递上一封鸡毛信:“林长官,冯旅长派人送信来了!”
信封上盖着冯字印章,拆开一看,里面只有一句话:“若敢踏行宫半步,便焚尽宫内珍宝,与尔等同归于尽。”字迹苍劲有力,透着股玉石俱焚的决绝。
“这老头,还挺有骨气。”副团长老王凑过来看了看,“要不我去试试?我跟他是同乡,小时候还一起放过牛,或许能说动他。”
林辰点头同意。老王换上便装,揣着两瓶好酒出发了。临走前,林辰嘱咐道:“别硬碰硬,他在乎名声,你就往‘保全文物’‘留名青史’上引。”
老王走后,林辰带着警卫员在紫金山下巡查。山腰处有片竹林,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隐约能听到行宫里传来的操练声。“冯旅长倒是会选地方,”林辰轻笑,“这里易守难攻,宫内还藏着暗道,真要打起来,怕是要费些功夫。”
警卫员突然指向竹林深处:“长官你看!”只见几个穿着百姓服装的人正往山上跑,怀里抱着包裹,看方向是行宫的后门。
“拦住他们!”林辰一挥手,警卫员立刻追了上去。一番拉扯后,包裹掉在地上,滚出几件瓷器——都是宫里的珍品,落款是“乾隆年制”。
“你们是冯旅长的人?”林辰厉声问道。那几人吓得脸色发白,其中一个领头的颤声道:“是……是冯旅长让我们把这些运出去藏起来,说……说万一宫被攻破,也好留个念想。”
林辰捡起一件瓷瓶,入手温润,确是真品。他心里一动:冯旅长嘴上说要焚尽珍宝,实则在偷偷转移,说明他并非真的不惜一切,只是拉不下脸投降。
正思忖着,老王回来了,脸上带着笑意:“成了!冯旅长答应见面谈,不过得在宫里的会客厅,他说‘不能失了体面’。”
“好!”林辰大喜,“备份厚礼,我亲自去。”
入夜后,林辰带着老王,提着两箱白酒和一叠卤味,从美龄宫的正门进入。冯旅长穿着长衫,背着手站在会客厅中央,身后站着几个卫兵,个个面无表情。
“林长官倒是敢来。”冯旅长语气生硬,目光却落在那两箱白酒上——那是他家乡的特产,他年轻时最爱喝的牌子。
“冯旅长驻守南京多年,守护文物有功,林某佩服。”林辰放下礼物,开门见山,“如今时代变了,军阀混战该结束了,百姓盼着安稳日子,这些文物也该归还给国家,让更多人看到才是。”
冯旅长哼了一声,拿起一瓶酒,却没打开:“我守着这宫,守的是规矩,是祖宗留下的礼法。你们这些‘新派’,懂什么?”
“规矩也得看对百姓好不好。”林辰不急不躁,“您偷偷转移文物,不也是舍不得它们被毁吗?其实您心里清楚,死守着这座宫,挡不住时代的车轮。不如加入我们,一起把这些文物整理登记,建个博物馆,您来当馆长,岂不是比守着空宫有意义?”
冯旅长的手指在酒瓶上着,没说话。老王趁机打圆场:“老哥,你还记得小时候咱村头的老槐树不?那年山洪,还是你带着大伙挖渠排涝,救了全村人。现在这文物,就像当年的村子,得靠咱们一起护着啊。”
会客厅里静了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冯旅长突然叹了口气,拧开酒瓶,猛灌了一口:“罢了,我守了这宫十五年,也累了。不过我有个条件,宫里的卫兵,得让他们自己选,愿意留下的就留下整理文物,想走的,给盘缠送他们回家。”
“没问题!”林辰立刻答应,“不仅如此,我再拨一笔钱,把宫里的暗道修一修,改成参观通道,让游客也能看看这宫的构造。”
冯旅长看着他,眼里的倔强渐渐融化,又喝了口酒:“你这小子,倒比那些只会打打杀杀的强。行,我信你一回。”
他转身对卫兵说:“去把藏起来的文物都搬出来吧,明天开始,咱们给这些宝贝清点登记。”
卫兵们愣了一下,随即欢呼起来。会客厅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冯旅长和林辰碰了碰酒瓶,白酒下肚,几十年的隔阂仿佛也随之消融。
窗外,紫金山的夜色格外温柔,月光透过树梢洒在行宫的琉璃瓦上,泛着淡淡的银光。远处传来零星的虫鸣,衬得这夜愈发宁静。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F1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