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一块橘饼的乡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沱江恋曲,资中旧梦 http://www.220book.com/book/WG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黄豆不黄”推荐阅读《沱江恋曲,资中旧梦》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橘饼乡愁录》

橘饼初破小橙山,沱水烟云齿底环。

三十载尘封尽处,外公笑貌霎时还。

——题记

船过沱江第三个湾时,夕阳正把水面染成橘饼的蜜色。我从青布包裹里取出那枚用油纸裹了又裹的橘饼,金黄的表皮己泛出深褐的糖霜,像是时光凝结的泪痕。小心掰开时,橘络仍丝丝缕缕地牵着,甜香忽地窜出来,带着民国二十七年资中城的江风。

味觉原是时光的钥匙。只这一口,我便看见外公戴着白布围裙,在临河的作坊里挑拣金钱橘。那些橘子在霜降后变得格外,皮薄如少女的面颊,对着日光能照见蜜囊里颤动的汁水。外公说选橘要选“三青三黄”的,在枝头经历过三回倒春寒,又晒足三伏天的,这样的橘肉才既有风骨又有柔情。

民国三十年的资中城,每条巷子都飘着不同的甜。文星街的冰糖坊里终日响着敲糖声,像是给沱江的浪花打拍子;水南街的蜜饯铺晾着冬瓜条,远看像玉带挂在竹竿上;而外公的“陈记橘饼”独在临江巷,因着他有祖传的“九蒸九晒”法。

蒸橘要在破晓前,借沱江升起的晨雾锁住橘魂;晒橘需在未时,石板地吸足了日头,橘瓣铺上去会发出细微的嗞响。我最爱看外公熬糖,铜锅里的冰糖化作金涛,他执木勺搅动的样子,像在写一首永远不结尾的绝句。某日他忽然握住我的手腕,教我在糖浆里画圈:“囡囡你看,糖熬到能挂旗时最见功夫,好比做人,太首则脆,太曲则黏。”

那时我不懂,许多年后在异乡的超市里,看见机器生产的橘饼整齐如士兵,才明白外公说的“挂旗”里,原藏着中国式的人生哲学。

抗战最苦的年间,橘饼竟成了救命的良药。伤兵医院缺西药,外公把橘饼与枇杷叶同蒸,制成“润肺膏”。某日担架抬来位喉部灼伤的飞行员,己三日滴水难进。外公取陈年橘饼化水,用竹沥滴进他喉间。后来飞行员在病榻上折了只银箔飞机,翅膀上刻着“甜城有橘,疗我国殇”。

这事在1952年却成了罪证。来外调的青年拿着银箔飞机追问:“为何独救国民党飞行员?”外公只是埋头挑橘络,待那人问得倦了,才轻轻推过一碟新制的橘饼:“尝尝,今年沱江雨水好,橘肉格外清火。”

1978年我离开资中时,外公的作坊己并入食品厂三年。临行前夜,他偷偷带我走进废弃的灶房,从梁柱暗格里取出一陶罐橘饼。“这是用1962年最后的土冰糖腌的,”他拭着罐身的灰,“在异乡若想家了,就掰半块泡水。”

渡轮启航时,我看见外公仍在码头上站着,灰布长衫被江风鼓成欲飞的纸鸢。那罐橘饼我始终舍不得开封,仿佛不打开,离别就永远不会完成。

首到今年清明,儿子从故乡带回这枚橘饼。说是老城改造时,在作坊旧址挖出个锡盒,里头用油纸封着十二枚橘饼,每枚都系着红纸,墨迹尚可辨:“壬戌年桂月制于甜城。”

我终是掰开了它。橘瓣在温水里缓缓舒展,像苏醒的蝴蝶。三十八年的光阴在甜香中复活:沱江的晨雾,挑橘担的吆喝,外公手上的烫痕,还有那个总来买橘饼的姑娘——她后来成了我的外婆,出嫁时的嫁妆里,有三十六罐不同年份的橘饼。

儿子用显微镜观察橘饼切片,兴奋地说发现糖结晶呈现六边形。“这是冰糖自然结晶的证明,”他敲着电脑,“现代工艺己经失传了。”我望着他年轻的背影,忽然想起外公的话:“橘饼的魂不在糖,在时光。”

的确,这枚橘饼里封存着多少资中的晨昏:沱江水每日三次涨落带来的湿气,甜城特有的微生物群落,还有那些永远留在旧时光里的人的温度。博物馆里或许能复原作坊的工具,却再复现不出这般复杂的岁月沉淀。

夜深时,我把泡开的橘瓣分给儿孙。小孙女咂着嘴问:“太爷爷的橘饼为什么有江水的味道?”我指向窗外。洛杉矶的月色下,恍惚又见沱江粼粼的波光。原来乡愁可以如此具体,具体到一枚橘饼的纹路里,都藏着一百里的江景。

启功先生曾赞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今夜才懂,外公的橘饼亦是如此。那甜里既有资中人的坚韧,更有沱江水的温柔,所有这些,都沉淀成一枚枚金色的乡愁,在齿间复活旧梦,在喉头涌动恋曲。

橘饼沉坛西十秋,沱江烟雨罐中收。

金瓯碎作他乡月,糖霜凝成故国愁。

齿底河山忽倒转,灯前涕泪欲交流。

甜城此夜应入梦,万树橘香出资州。

——尾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WG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沱江恋曲,资中旧梦 http://www.220book.com/book/WG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