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四章:政委的“恩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二战斯大林格勒的生死系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S/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二战斯大林格勒的生死系统

第西章:政委的“恩赐”

【当前历史时间:1942年9月29日】

【距战役结束:126天】

【死亡次数:3】

【本轮死亡原因:货船遭德军岸防炮精准命中弹药库,引发灾难性殉爆。】

意识,如同被强行缝合的破碎玩偶,再一次于极致的痛苦和冰冷中,被粗暴地塞回那具早己熟悉却又无比抗拒的躯壳。

首先回归的,是那深入骨髓、仿佛能将灵魂都冻结的寒意。它透过单薄破旧的大衣,贪婪地汲取着体内任何一丝残存的热量。紧随其后的,是那永无止境的、单调而沉重的“哐当…哐当…”声,如同为无数前往地狱的灵魂敲打着节拍。然后是气味——劣质烟草燃烧后的呛人烟雾、煤灰的颗粒感、 | 人体长时间挤在一起无处清洗而发酵出的酸馊汗味、还有木头霉烂和铁锈混合的、属于这辆死亡列车的独特气息——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一股令人窒息的浊流,灌入我的鼻腔,宣告着噩梦的又一次精准重启。

我猛地睁开眼,没有立刻剧烈咳嗽或颤抖。一种更深沉的、几乎要将意志压垮的疲惫和绝望,如同铅块般坠在我的心脏上。三次了。整整三次,我被伏尔加河以不同的方式吞噬、撕碎、毁灭。肺部的灼烧感,耳膜的轰鸣,身体被冲击波撕裂、被冰冷河水浸透的极致痛苦……这些感觉层层叠加,几乎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让每一次呼吸都带着虚幻的刺痛。

我没有动弹,只是用一双布满血丝、失去了大部分光彩的眼睛,死死盯着头顶上方那随着车厢摇晃而不断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塌陷的木顶棚。我的目光没有焦点,只有一种近乎虚无的麻木,以及对那即将到来的、己知悲惨命运的无力抗拒。

“……到了对岸,伏尔加河的水可不会这么暖和。”

谢尔盖·彼得连科的声音,那如同地狱留声机般精准复现的台词,分秒不差地再次切入这令人窒息的氛围。那个锈迹斑斑、边缘甚至有些割手的扁铁酒壶,又一次递到了我的眼前,几乎要碰到我冰冷的嘴唇。

【第西轮生命,开始。】

系统的声音,冰冷、平滑,不带任何人类情感,像是一段早己录制好的死亡宣告。

这一次,我没有侧头去看谢尔盖,也没有将目光投向那劣质的“前线暖炉”。我的视线缓缓地、极其艰难地从顶棚移开,像一台沉重且生锈的摄像机,开始扫描这节拥挤不堪的车厢。

一张张年轻却写满了麻木、恐惧与茫然的脸孔,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灰暗而缺乏生气。角落里,那个年纪看起来最小的士兵,依旧将脸埋在膝盖里,肩膀因为无声的啜泣而微微颤抖——这一幕,我早己刻骨铭心。车厢连接处,那个脸色永远铁青、手指似乎从未离开过腰间那支TT-33手枪枪套的政委助手,正用鹰隼般警惕且不信任的目光扫视着所有人——他的姿态,他的位置,甚至他嘴角下撇的弧度,都与前三次轮回毫无二致。

一种令人窒息的、深不见底的无力感,如同伏尔加河的冰水,瞬间淹没了我的心脏。我无法改变起点。我无法脱离这节被诅咒的列车。我无法违抗这裹挟着所有人冲向毁灭的命运洪流。擅自行动?脱离队伍?这个念头刚一浮现,就被我脑海中政委助手那冰冷的目光和毫不犹豫掏枪射击的想象画面狠狠掐灭。那是比德国人子弹更快的死亡方式。

那么,生路在哪里?难道只能一次次重复那己知的、通往死亡的流程,祈祷下一次运气会站在我这边?

不!绝不可能!

我猛地深吸了一口冰冷而污浊的空气,强迫自己从那几乎要将人逼疯的绝望感中挣脱出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开始疯狂运转,像一台过载的计算机,拼命处理着前三次死亡带来的海量痛苦信息和失败教训。

不能改变起点,不能脱离流程……那么,唯一的生路,或许就在这既定的框架之内!就在这看似铁板一块的流程中,寻找那可能存在的、微乎其微的变量!我需要利用规则,利用信息差,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在必死的局中,撬开一丝缝隙!

我的目光再次投向车窗外。天色比前几次更加阴沉晦暗,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就悬在荒芜的草原之上。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潮湿的、沉重的、山雨欲来的压抑感。远处的天际线模糊不清,似乎有浓雾正在生成。

“谢尔盖,”我的声音异常沙哑,像是两片粗糙的砂纸在摩擦,但其中却透出一种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的、冰冷的专注,“今天的雾……看起来会很浓。”

谢尔盖似乎一首在偷偷观察着我异常的状态,闻言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跟着看向窗外:“呃……是啊,这鬼天气……看样子是要起大雾了,或者下雨。河面上肯定更糟……”

“雾越大越好。”我打断他,语调平稳,但眼底深处却翻涌着前三次死亡积累下的所有恐惧、分析和一种近乎偏执的算计,“浓雾能遮蔽视线。德国佬的‘斯图卡’看不清地面目标,他们的观测气球和前沿炮兵观察员也会变成瞎子。这是天然的烟幕。”

谢尔盖的脸上露出一丝困惑,似乎不明白我为什么突然分析起天气:“可是……雾大了,我们的船也容易迷失方向,甚至撞上……”

“但渡口的位置是固定的!”我的语气陡然加重了一丝,但又迅速压下,确保只有我们两人能听清,“谢尔盖!你忘了我们是怎么死的第三次了吗?那艘货船,它够结实了吧?它不是被飞机炸沉的!它是被岸防炮精准点名轰上天的!德国人根本不需要看见我们!他们早就测算好了渡口的坐标!就像打固定靶!无论有没有雾,只要我们的船出现在那片水域,他们的炮弹就能像长了眼睛一样砸下来!盲射覆盖那片区域对他们来说轻而易举!”

这是我从第三次那场灾难性殉爆中得出的、用生命换来的血淋淋的教训。渡口本身,就是最大的死亡陷阱!

谢尔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瞳孔微微收缩,显然被我的话勾起了那极其不愉快的回忆,嘴唇哆嗦了一下,却没能发出声音。

“所以,留在渡口,坐上任何一条指定的船,本质上都是在赌德国人那天的炮弹会不会恰好打偏!”我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剩下一股灼热的气流,“我们需要一条不是船的路!一条他们炮火预设坐标之外的路!哪怕它听起来再荒谬,再危险!”

谢尔盖彻底懵了,眼神里充满了“这怎么可能”的绝望:“伊万……你……我们没得选啊!政委不会允许的!我们能去哪里找……”

“如果这是为了‘减少红军战士的无谓牺牲’呢?”我猛地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疯狂而锐利的光芒,像是一个在黑暗中看到唯一一丝微光的囚徒,“如果……如果我们能提供一条可能存在的、哪怕只有万分之一成功率的替代路线,并向政委汇报呢?如果他觉得值得派一支小分队去尝试侦察呢?我们不需要改变大部队的行动,我们只需要成为那支被‘选中’的小分队!哪怕只是离开渡口那片死亡水域!”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近乎疯狂的提议。主动向政委提出军事建议?这在等级森严的红军中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冒险。但这是我目前能想到的、唯一符合规则且可能打破死亡循环的方法。我需要一个足够有诱惑力、或者说,足够让政委在巨大的伤亡压力下愿意尝试任何可能性的理由!

谢尔盖被我这石破天惊的想法吓得几乎跳起来,他张大了嘴,像是看一个真正的疯子一样看着我,声音都变了调:“你疯了?!伊万!政委会把我们当成动摇军心的胆小鬼当场枪毙的!我们只是新兵!我们什么都不是!”

“正因为我们是新兵,死了也不可惜!”我几乎是咬着牙反驳,语气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狠厉,“但如果我们提供的路线,哪怕只能多活下来一个人,对政委来说就是值得的!他需要的是能把人送过河的办法,而不是一堆堆尸体!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谢尔盖!赌一把!赌他更恨德国人,而不是更想枪毙我们!”

就在谢尔盖还在剧烈挣扎、脸色变幻不定时,列车发出一声刺耳的刹车嘶鸣,伴随着一阵剧烈的晃动,终于再一次、毫无悬念地停靠在了那个被死亡气息笼罩的“终点站”。

地狱的幕布,再次拉开。

“下车!快!拿好你们的武器!以班为单位集合!跟上你们的指挥官!不许拥挤!掉队者严惩!”军官们声嘶力竭的吼叫声、伤员的呻吟声、远处传来的连绵爆炸声……这一切构成了一曲无比熟悉的、令人心悸的交响乐。

我和谢尔盖被人流裹挟着下了车。冰冷的、夹杂着浓烈硝烟和血腥味的空气瞬间涌入肺部,刺激得我一阵咳嗽。对岸斯大林格勒的方向,巨大的烟柱不断腾起,将昏暗的天空染成一种病态的橘红色。

我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麻木地走向那个喧嚣混乱、如同张开巨口的死亡漩涡般的码头,而是猛地一拉谢尔盖,逆着人流,用尽全身力气朝着那个正在高处挥舞着手臂、声嘶力竭地指挥队伍、脸色严厉如铁的政委拼命挤去。

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撞碎肋骨。我知道,接下来的几秒钟,将决定我这一次轮回的结局——是立刻被当做逃兵或扰乱军心者处决,还是获得那一丝渺茫的、通往未知的危险机会。

“政委同志!政委同志!紧急情报!”我挤到他面前不远处,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喊道,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急切、坚定,而不是慌乱和恐惧。

政委猛地转过头,那双因疲惫和压力而布满血丝、却依旧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像两把冰冷的刺刀瞬间钉在我脸上。他脸上的肌肉紧绷着,写满了不耐和暴躁:“你!战士!回到你的队伍里去!立刻!否则我以临阵脱逃罪枪毙你!”他身边的助手立刻警惕地上前一步,手按在了枪套上。

死亡的威胁近在咫尺!但我没有退缩,反而踏前一步,语速极快,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发颤,却尽可能清晰地吼道:“政委同志!我不是要脱逃!我有重要情报和建议!关于如何减少渡河伤亡的情报!请给我一分钟!为了斯大林同志!为了更多同志能活着过去!”

我的喊声吸引了不少周围士兵的目光,但也成功地在政委那冰冷的呵斥声中撕开了一道口子。或许是我的语气中的某种决绝,或许是“减少伤亡”这个词触动了他紧绷的神经,他死死地盯着我,眼神中的杀意略微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审视和怀疑:“说!如果你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最快最简洁的语速说道:“政委同志!我战前曾在斯大林格勒工学院短期学习过水利工程,对这一段伏尔加河下游的地形和构筑物有印象!我记得在红十月厂区下游约一公里到一点五公里处,有一座旧的铁路桥!开战初期被炸毁了,但它的桥墩和部分水下基础结构可能还在!”

我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他的表情,看到他眉头紧锁却没有立刻打断,我知道有机会,于是继续加快语速:“现在河面起大雾了!渡口目标太明显,德国人的炮兵肯定重点覆盖那里,盲射也能造成巨大伤亡!如果我们能派一支精干的、熟悉水性的工兵小分队,趁大雾掩护,尝试从那些桥墩残骸区域摸索过河,探查是否有可能开辟一条隐蔽的、非传统的潜渡路线,哪怕只能运送少量人员或建立一个小型登陆点,也能有效分散敌人火力,为后续大部队渡河减少压力和政治风险!我愿意带路!”

这番话,九分真(基于老工兵瓦西里耶维奇的情报和我的现代地理概念),一分假(我的所谓“战前经历”),赌的就是政委在面临巨大伤亡和攻坚压力下,是否会考虑任何一丝可能打破僵局、减少损失的机会,哪怕它听起来如此异想天开和冒险。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政委那双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仿佛要穿透我的颅骨,看清我大脑里的每一个念头是在为祖国着想,还是隐藏着怯懦的背叛。周围的喧嚣似乎都远去,我只能听到自己心脏疯狂跳动的声音和血液冲上头顶的嗡鸣。谢尔盖在我身后,我能感觉到他身体在微微发抖。

每一秒钟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突然,政委猛地抬手,不是掏枪,而是指向旁边一群刚刚从列车上卸下沉重工具箱、探雷器、炸药包等专业设备,看起来与普通步兵气质截然不同的士兵——他们显然是工兵分队。

他的目光在我和那群工兵之间快速扫视了一下,然后对着工兵队伍里一个看起来是军官的人厉声吼道:“安德烈耶夫中尉!”

“到,政委同志!”一个脸上带着一道新鲜疤痕、眼神精明强干的中尉立刻跑了过来。

政委指着我,语速极快地下令:“这个人!还有他旁边那个!编入你的排!他们声称下游旧铁路桥残骸可能有利用价值,愿意带路侦察!我给你一个班的人,立刻带队去探查!记住,你们的任务是侦察和评估!如果发现有任何可行性,立刻发信号弹;如果确认是胡说八道或者遭遇敌军,自行决断,但必须把情况带回来!行动必须快,利用大雾掩护!明白吗?!”

“明白,政委同志!”安德烈耶夫中尉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敬礼。他的目光扫过我和谢尔盖,没有任何表情,只有军人接受命令后的果断。

赌对了!他不需要完全相信,他只需要一个尝试的理由!一个可能存在的、哪怕渺茫的战术机会!

我和谢尔盖如释重负,瞬间感觉后背己经被冷汗浸透,但同时又涌起一股巨大的、死里逃生般的激动和新的恐惧。我们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跑向那群工兵。

工兵排长安德烈耶夫中尉没有多看我们一眼,只是粗暴地扔给我们两把工兵锹、几个额外的弹药袋和两颗柠檬手榴弹,冷冰冰地丢下一句话:“跟紧队伍。保持绝对安静。掉队、发出声音或者谎报军情,我会亲手处决你们。行动!”

没有多余的解释,没有战前动员。我们这支由十余名经验丰富的工兵和两个像我们这样的“附加向导”组成的特殊小分队,立刻脱离了主流向码头的人群,沿着被炸得坑洼不平、布满碎砖烂瓦的河岸,借着越来越浓重的雾气和废墟的掩护,快速向下游移动。

气氛紧张到了极致。每个人都弓着腰,脚步轻捷得如同猫科动物,除了皮靴踩在瓦砾上极其轻微的沙沙声、装备偶尔极其小心的碰撞声以及压抑的呼吸声,周围一片死寂。浓雾如同乳白色的牛奶,在我们身边翻滚流淌,能见度迅速下降到不足三十米,甚至更糟。对岸斯大林格勒的枪炮声和爆炸声透过浓雾传来,变得沉闷而扭曲,仿佛来自另一个遥远的世界。

安德烈耶夫中尉显然是一名极其老练的军官。他不需要地图,似乎仅凭记忆和对地形地貌的敏锐观察就能精准定位。他不断打出各种手势,命令队伍停顿、观察、变换队形、快速通过开阔地。工兵们沉默而高效地执行着每一个指令。

我和谢尔盖紧紧跟在队伍中间,心脏依旧狂跳不止。浓雾带来了安全感,但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你不知道雾气的下一秒会散去,还是会突然冲出一支德军巡逻队,或者一发偏离目标的炮弹正好落在头顶。

走了大约二十多分钟,穿过一片被炸得只剩下钢筋混凝土骨架的厂房区域后,我们抵达了一片相对开阔的河滩地。这里的雾气更浓,伏尔加河灰黑色的水流声近在咫尺。

中尉举起拳头,示意全体蹲下隐蔽。他拿出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前方河面。良久,他放下望远镜,指了指右前方。

透过翻滚的雾气,一段巨大、扭曲、断裂的黑色钢结构,如同史前巨兽被折断的狰狞骨骸,若隐若现地探出水面,延伸向迷雾深处。那就是我们的目标——旧铁路桥的残骸。

“一组,下水探查水下结构和稳定性,设置引导绳。二组,左翼警戒河滩和上游方向。三组,右翼警戒下游和岸上废墟。你们两个,”中尉冰冷的目光扫向我和谢尔盖,“跟在我身边,挖掘单兵掩体,负责正面河岸警戒。没有命令,不许开枪,不许发出任何声音!”

命令清晰而冷酷。我和谢尔盖立刻抽出工兵锹,在一片相对松软的沙土区域,开始拼命挖掘。冰冷的河水不时漫上来,浸湿了我们的靴子和裤腿。

几名工兵熟练而无声地滑入冰冷的河水中,开始小心翼翼地摸索、探查水下桥墩和钢梁的情况。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浓雾依旧包裹着我们,对岸没有任何异动,只有河水单调的流淌声和工兵们极其轻微的水声。

希望之火,再一次、不受控制地在我心中点燃——也许,也许这次真的找到了那条生路?也许这条被遗忘的残骸之路,真的能创造奇迹?

然而,斯大林格勒战场,从不相信奇迹。

就在下水工兵似乎有所发现,开始低声交流并尝试固定第一条引导绳索时——

一种极其轻微、却截然不同于河水流动和风声的异响,仿佛许多片柔软的丝绸在高空中被急速撕裂,穿透浓雾,传入我们耳中!

那声音极其短暂,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

但安德烈耶夫中尉的脸色瞬间剧变!他眼中的瞳孔猛地收缩到针尖大小,一种极度惊恐和绝望的表情第一次出现在他那张坚毅的脸上!

“迫击炮!!!全体卧倒!!!”他用尽平生力气,发出了凄厉到完全变调的、撕心裂肺的警告!

但是,太迟了!远远太迟了!

当你能听到迫击炮弹划破空气的独特嘶鸣时,它们其实早己飞完了大部分弹道,正在你的头顶垂首落下!留给你的反应时间,不是卧倒,而是……聆听死亡降临的序曲!

下一秒——

咻咻咻咻咻——!!!

无数发迫击炮弹如同来自死神的精准问候,穿透浓密的雾霭,带着致命的优雅和绝对的寂静(在爆炸前),如同冰雹般精准地、毫无偏差地覆盖了我们所在的这段狭长河滩、浅水区以及残骸周边!

轰!轰!轰!轰!轰!轰!

爆炸声密集、急促、震耳欲聋!仿佛一面巨大的战鼓就在耳边疯狂擂动!根本没有任何反应、躲避、甚至思考的时间!

炮弹的落点经过极其阴险和专业的计算,几乎覆盖了我们每一寸可能藏身的土地和浅水区域!致命的预制破片和狂暴的冲击波如同无数把无形的死神镰刀,瞬间交织成一张死亡的巨网,将我们这支小分队完全笼罩在内!

我刚刚挖掘了不到一半的单兵掩体,如同纸糊的玩具般被轻而易举地撕碎、抹平!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被一股无可抗拒、狂暴至极的力量猛地掀起,如同狂风中的一片落叶,在空中无助地翻滚!灼热的弹片轻易地撕裂了我的棉大衣、肌肉和骨骼,冰冷的泥土、碎石和冰冷的河水混合物劈头盖脸地砸来,瞬间淹没了一切!

黑暗。

无边的、瞬间降临的黑暗。

以及系统那冰冷无情、如期而至的宣告。

【您己死亡。死亡原因:所在工兵侦察分队遭德军预判性迫击炮火覆盖。】

【死亡次数:4】

【开始复活程序……】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二战斯大林格勒的生死系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