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十一章:惊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明末当流冠,抢粮抢钱抢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Z/ 章节无错乱精修!
 

青龙矶的碎石还没沉到江底,报复就先到了。

是个雾蒙蒙的早晨,哨塔上的铜钟突然发疯般响起——不是敌袭的节奏,是瘟疫。去山外换盐的队伍带回来噩耗:宣府镇的时疫炸了,尸首多到埋不过来,范家正在烧镇子。

“烧镇?”刘芒攥着刚收到的密信,指节发白。信是阴鸷特使旧部冒险送来的,字迹潦草得像逃命时写的:范永昌献计,以绝后患。

范映雪正在教流民孩子认草药,听见这话,手里的党参掉进簸箕。“他真敢……”话音没落,北风卷来股焦糊味,混着别的什么——是烤肉烤过头了的腥臭。

“己经烧了。”张谷从雾里钻出来,肩头落着灰烬,“西北边三个村子,一个没剩。”

营地死寂。只有井台的辘轄还在吱呀呀地转,打上来的水却没人敢接——谁知道上游漂着什么?

“封山。”刘芒说。

封山令比瘟疫传得更快。晌午不到,黑风峪所有出入口都被巨木堵死,崖壁上新设的弩机泛着冷光。赵铁柱带人巡山,回来时铁青着脸:“山道上跪了一百多人,哭喊着要进来。”

“怎么办?”王秀才的算盘珠子捏得死紧。

刘芒走到北坡最高处。浓烟正从西北方一股股升起,像大地溃烂的脓疮。风里有婴儿的哭声,细若游丝,很快被火焰吞噬声淹没。

“弓箭手就位。”他说,“越线者,射杀。”

令箭抛下的瞬间,范映雪抓住了他的手腕。她指尖冰凉,眼底却烧着火:“我娘说过,见死不救的兵,和杀人无异。”

“救不了。”刘芒甩开她的手,“黑风峪不是菩萨庙。”

第一支箭射出去时,流民孩子正在井边洗他的小兔子。箭啸声惊得兔子窜进药圃,孩子抬头看天,雾是红的。

当夜,营地飘起诡异的肉香——是胡疤子猎到的鹿。没人动筷,那香味混着焦糊味,催得人首干呕。

后半夜,守闸的弟兄听见墙外有挠门声。很轻,像野猫。举火一看,是个妇人,怀里抱着个襁褓。她不说话,只把襁褓从门缝塞进来,转身就冲进了火海。

襁褓里是个死婴,浑身紫黑。

“是痘疮。”老医官验完连退三步,“快烧了!”

刘芒却接过死婴,用披风仔细裹好:“埋后山,立块牌。”

“主公主公!这病气——”

“他娘用命送他来,”刘芒打断,“不是让他当孤魂野鬼的。”

这件事像根针,扎破了紧绷的皮囊。清晨,人们发现井台旁堆满了东西——半袋黍米、几捆柴火、甚至还有只活鸡。都是夜里从山墙外扔进来的,带着求生的滚烫。

范映雪把鸡炖了汤,分给夜里值守的人。汤很淡,没人放盐。

“他们在帮我们守山。”她看着墙外新的烟柱,声音飘忽,“我们却在帮范永昌杀人。”

刘芒磨着匕首。刀锋刮过磨石的声音,像骨头在摩擦。

第三天,转机来了。是个孩子,约莫七八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明末当流冠,抢粮抢钱抢天下 竟从防守最密的东崖爬了上来。他瘦得像柴棍,眼睛亮得吓人,开口第一句是:“俺知道范家运粮的秘道。”

孩子叫青奴,原是宣府驿站的马童。他说范永昌在长城根底下挖了地洞,专走见不得光的货。

“你怎知道?”张谷捏住他细弱的胳膊。

“俺爹是挖洞的匠人,”孩子咧嘴,露出缺牙,“去年被灭口了。”

刘芒舀了碗井水递过去。孩子不接,首勾勾盯着他:“你敢打范家,俺就跟你。”

当夜,二十人的死士跟着青奴出发。临行前,刘芒把匕首塞进孩子怀里:“活着回来。”

青奴笑了,缺牙的豁口像弯月:“俺爹说,阎王殿里不要童工。”

他们回来得比想象中快。带回来的不是粮食,是三个捆成粽子的范家管事,还有几本沾血的账册。

“秘道是真的,”张谷汇报,“但粮早运空了。这些鳖孙在倒卖军械。”

账册翻开,触目惊心:某月某日,弓弩二百张售与北虏;某月某日,铁甲五十副售与海寇……最后一行墨迹尚新:惊雷铳样本,待价而沽。

刘芒盯着那行字,忽然笑了。笑声在寂静的夜里荡开,惊起了栖息的寒鸦。

“胡疤子。”

“在!”

“挑三支最旧的‘惊雷’,裹上红绸。”

“赵铁柱。”

“俺在!”

“备二十辆空车,插范家旗。”

“张谷。”

“主公!”

“把这三个管事剥光了,扔回范家别院——用弩箭钉在门上。”

众人领命而去。范映雪走到他身边:“你要卖铳给范家?”

“卖?”刘芒望向宣府方向,那里的火光映红了他半边脸,“我要范永昌哭着求我卖。”

黎明前,一场暴雨浇灭了山火。雨水冲开灰烬,露出底下焦黑的土地。人们惊喜地发现,被火烧过的地方,竟钻出了嫩绿的草芽。

流民孩子第一个跑出山门。他在湿漉漉的灰烬里扒拉半天,举起个东西大喊:“麦种!还有没烧坏的麦种!”

更多的种子被扒了出来。虽然焦黑大半,但总有几粒完好。

范映雪蹲在田垄边,把完好的种子一粒粒挑进瓦罐。雨水顺着她的鬓角流下,混着泥土。

“火劫之后,”她轻声说,“地最肥。”

刘芒走到她身边,递过匕首。刀柄上刻着新字:惊蛰。

“春雷惊百虫,”他望着冒出新绿的焦土,“也该惊惊那些蛀虫了。”

井台边,领水的队伍又排了起来。这次每人除了领水,还领到几粒焦黑的种子。

流民孩子把种子小心地埋进药圃,哼着不成调的歌。他娘在旁边看着,眼泪掉进土里。

秤杆再次抬起。这一次,秤盘的一端是焦土中的新绿,另一端,是正被弩箭钉在范家大门上的血淋淋的警告。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明末当流冠,抢粮抢钱抢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