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能信谁?最终能靠的只有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能相信谁?” 我首到三十岁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才让我彻底想明白这个藏在日常里的残酷问题。
那时候我连续加班半个月,某天早上起床时突然腹痛难忍,被送到医院后确诊为急性阑尾炎,还引发了并发症,需要住院观察治疗。躺在病床上,输液管里的药液一滴滴往下落,浑身没力气,连抬手拿手机都觉得费劲。夜里伤口疼得睡不着,望着病房天花板上昏暗的灯光,我下意识地翻开手机通讯录——里面存着几百个名字,有平日里勾肩搭背、喊着“有事找哥”的“好兄弟”,有一起熬夜改方案、吐槽老板的同事,有逢年过节必上门走动、说着“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的亲戚,还有上学时一起翻墙逃课、分享小秘密的同学。
我盯着那些名字看了很久,最终挑了三个自认为“关系最铁”的人发消息,说自己住院了,身边没人照顾,想请他们帮忙带点日用品,偶尔来守一会儿。第一个兄弟回复得很快:“兄弟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这两天正好要陪客户去外地考察,实在走不开,你多喝点热水,有事再跟我说。” 第二个同事隔了两个小时才回:“啊?这么严重?我这周末要陪孩子去游乐园,早就答应他了,要不你找下物业或者护工?” 第三个亲戚更首接,消息发出去后石沉大海,首到第二天中午才轻描淡写地问了句:“没事吧?问题不大的话就好好休息,我这边忙着给孙子办满月酒,走不开。”
最后,守在我床边帮我擦脸、喂饭、夜里帮我叫护士、帮我处理呕吐物的,是医院介绍的护工——一个我认识还不到24小时、按天付费的陌生人。她会准时帮我翻身,会记得我不能吃辣,会在我疼得厉害时轻声安慰我,不是因为“情义”,只是因为我付了钱,这是她的工作。可恰恰是这份“付费的责任”,比那些平日里的“兄弟情深”“亲戚道义”更靠谱。
那一刻我才彻底醒悟:你的身体、你的感受,在别人眼里真的没那么重要。你疼得辗转反侧、一夜无眠,别人该吃火锅吃火锅,该看电影看电影;你因为项目成功开心得想找人分享,别人该加班加班,该陪家人陪家人;你遇到挫折想找个人倾诉,别人可能还会觉得你“矫情”“负能量”。没有谁会真的把你的喜怒哀乐,当成自己的事,大家都在忙着过自己的生活,你的痛苦和喜悦,对别人来说不过是“顺便听听”的插曲。
后来出院后,我又慢慢看清了更多关系的真相。以前我总觉得“同事一场就是缘分”,每天一起上下班、一起吃午饭、一起吐槽领导,关系好得像一家人。可去年我因为职业发展离职,离开公司的那天,除了部门经理象征性地说了句“以后常联系”,其他同事大多只是挥挥手,连微信消息都没多聊一句。有一次我在商场碰到以前关系最好的同事,本想上前打招呼,结果对方看到我后,眼神躲闪了一下,转身就钻进了旁边的服装店——不是他讨厌我,只是我不再是他的“同事”,没了工作上的交集,我们之间的“情谊”也就没了支撑。
亲戚之间的关系,更是现实得让人心寒。我刚工作那几年,凭借项目奖金买了套小房子,搬家那天,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了,有的帮着收拾东西,有的给我塞红包,嘴里说着“我家孩子就是有本事”“以后可得多帮衬帮衬家里人”。可后来我投资失利,手里暂时周转不开,想找亲戚借点钱应急,平时最热情的二姨说“我家钱都存了定期,取不出来”,表哥说“我刚给孩子报了补习班,手头紧”,就连我亲叔叔都找借口“最近要给你婶子看病,没多余的钱”。那时候我才明白,亲戚对你的热情,很多时候是看你“有没有用”,你发达了,他们就围着你;你落魄了,他们就躲着你。
同学关系也没好到哪里去。前阵子初中同学组织聚会,我想着多年没见,就去了。饭桌上,大家看似热热闹闹,其实都在暗自比较——有人炫耀自己开了公司,有人吹嘘自己老公年薪百万,有人晒出孩子读的私立学校。我因为最近在做自由职业,收入不稳定,没怎么说话,结果就有人阴阳怪气地说“还是你潇洒啊,不用上班,不像我们还得累死累活赚钱”。散场后,以前跟我睡上下铺的同学私下找我,问我“你现在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啊?要是实在不行,我给你介绍个保安的工作?”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以前一起吃泡面、分享耳机的情谊,早就被现实磨没了。
更让我唏嘘的是,有次我偶然得知,以前关系最好的大学同学,最近在做一个我很感兴趣的项目,据说利润很高。我主动找他聊天,想问问能不能带带我,结果他含糊其辞,一会儿说“这个项目风险大”,一会儿说“需要的启动资金多”,最后干脆转移了话题。后来我才从另一个同学那里知道,他早就带着几个“能给他带来资源”的朋友做这个项目了,只是不愿意带我——不是我能力不够,只是他怕我做得比他好,怕我分走他的利益。
原来人就是这样,宁愿帮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不愿身边的人过得比自己好。陌生人过得好,跟自己没关系,还能落下个“乐于助人”的名声;可身边人过得好,会让自己产生“落差感”,会觉得自己被比下去了,甚至会担心对方“看不起自己”。所以,别指望有人会真的“盼着你好”,除了你的父母——可父母也会老去,他们能帮你遮风挡雨的日子,终究是有限的。
经历了这些事,我慢慢就懂了:这个世界上,最后能靠的只有自己。你把时间花在事业上,认真研究行业趋势,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公司裁员时不被淘汰,才能在遇到困难时有底气解决问题;你把精力放在赚钱上,学会理财,拓宽收入来源,才能在生病、需要用钱的时候,不用低声下气地向别人借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你把心思放在提升自己上,读书、健身、学习新技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在别人对你指手画脚的时候,有资本说“不”,才能在选择生活的时候,有更多的主动权。
你有用,别人才会正眼看你;你能给别人带来好处,不用你主动去找人,人自然会来找你。以前我没钱的时候,给朋友递烟,对方会摆摆手说“我不抽这个牌子”;后来我靠着自己的能力,帮一个朋友解决了项目难题,他主动把好烟往我手里塞,还说“哥,以后有好事我第一个想着你”。那些天天忙着应酬、喝酒、搞“人脉”的人,最后大多落了个酒精肝、胃出血,身边却没几个真能帮上忙的人——因为你没有价值,再怎么“讨好”,别人也不会真心待你,只会把你当成“饭桌上的陪衬”。
有人可能会说:“我同学是亿万富翁,他还能不帮我吗?” 可你仔细想想,你不能给他创造价值,他凭什么帮你?他的时间、他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只会用在能给她带来好处的人身上——要么能帮他赚钱,要么能帮他解决问题,要么能提升他的社会地位。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要么你有用,要么你有颜值能带来情绪价值,要么你能给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除此之外,所谓的“情义”,大多都是空中楼阁,风一吹就散了。
所以,别再期待谁会“无条件帮你”,也别再花时间去维护那些“没用”的关系。很多时候,“交情”就是隐形的负担——你欠了别人的人情,总得想办法还,哪怕这件事你不愿意做;别人找你帮忙,你不帮,还会被说“不讲情面”“忘恩负义”。与其把精力浪费在这些事上,不如好好搞钱,好好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强大。
我想跟大家说的,不是什么“要真诚待人”“要重视情义”的空洞道德说教,而是真实社会的生存法则:你要学会看清人与人之间背后的利益关系,别被表面的“热情”迷惑;你要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守住自己的利益,别因为“不好意思”就放弃自己的底线;你要学会利用规则办事,别被“感情绑架”,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你要从以前那个容易被别人骗的“韭菜”,变成能保护自己、能掌控自己人生的人。
这不是厚黑学,不是教你怎么害人,而是教你怎么自保。你可以不欺负弱小,不主动伤害别人,但绝不能做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你可以对人善良,但不能毫无底线地付出,你的善良要带点锋芒;你可以相信“情义”,但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别人的帮助是锦上添花,自己的强大才是雪中送炭。
记住:这个世界上,最靠谱的永远是自己。你强了,身边的“好人”就多了,愿意帮你的人也多了;你弱了,连“亲戚”都会远离你,连“朋友”都会看不起你。与其指望别人,不如靠自己,把日子过好,把自己变强大——这才是最踏实、最可靠的生存之道。当你真正强大起来,你会发现,很多以前需要“求别人”的事,自己就能解决;很多以前让你委屈的关系,也根本不值得你放在心上。
高估了人性善良低估了现实复杂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高估了人性善良低估了现实复杂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HF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