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天气一日凉过一日。
景阳宫庭院里的老槐树,叶子开始泛黄飘落,在地上铺了薄薄一层。我让宫人不必扫尽,留些秋意。
柳贵妃那边再无后续,那声“常来坐坐”仿佛只是客套。但我清楚,种子己经埋下,何时发芽,需看时机。
我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那个深褐色的瓷瓶上。
烛光下,瓶身釉色温润,触手冰凉。我将其小心置于铺了软布的桌面上,屏住呼吸,用指尖抵住那紧紧塞住的瓶塞,缓缓用力。
瓶塞似乎被什么黏着,异常牢固。我不敢用蛮力,怕损毁了里面的东西。反复尝试几次,额角都沁出了细汗,瓶塞依旧纹丝不动。
我停下来,仔细观察瓶塞与瓶口的缝隙,隐约能看到些许暗红色的蜡状残留。是了,母亲定是用特殊的方法将其封存,以防潮防泄。
需要热量。
我让菱枝取来一小盆温水,将瓷瓶底部小心浸入其中。等待片刻后,再次尝试。或许是热胀冷缩之故,瓶塞似乎松动了一丝。
我凝神静气,指尖稳稳发力。只听极轻微的一声“啵”,瓶塞终于被拔了出来。
一股极其幽淡、难以形容的气味逸散出来,不似寻常药草香,倒带着点陈年的冷冽。
我心跳有些加快,将瓶身微微倾斜,对着光看去。里面是些近乎纯白的细腻粉末,量不多,堪堪铺满瓶底。
这是什么?
我不敢用手首接触碰,取来一张干净的白纸,极其小心地倒出少许粉末。粉末细腻如尘,在纸上几乎看不出颜色。
对照医书,我仔细回忆着所有关于白色粉末状药物的记载。砒霜?颜色不对,砒霜通常带红或黄。水银粉?形态不对。寻常的珍珠粉、滑石粉?绝无可能让母亲那般郑重其事地藏匿。
不是常见的毒药,也非养颜圣品。
我蹙眉沉思,目光无意间扫过书页角落记载的一则番邦奇闻,提及一种名为“醉仙桃”的异花,其果实研磨成粉,无色无味,少量可致人昏睡幻梦,过量则长眠不醒。
心头猛地一跳。
难道……
我立刻翻找更详细的记载,却再无所得。母亲留下的医书涉猎虽广,对此物也仅是只言片语。
若真是此物,其性诡谲,介于与毒药之间,难以察觉。母亲将它留给我,是让我在绝境中自保?还是……用于他途?
我将粉末小心倒回瓶中,塞紧瓶塞,用新蜡重新封好。
无论这是什么,它都是我手中最后的,也是最具威慑力的底牌。非到万不得己,绝不可动用。
将其重新藏入箱底最深处,我的心绪却久久不能平静。母亲当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备下此物?这深宫的凶险,远比我所见更深。
十月初,宫里发生了两件不大不小的事。
一是安嫔正式协助皇后打理部分宫务,虽无协理之名,却有协理之实。她与柳贵妃分庭抗礼的态势,愈发明显。
二是李婕妤的父亲在吏部考绩中得了个“卓异”,皇上龙心大悦,赏赐了不少东西,连带着李婕妤在宫中也水涨船高,风头隐隐有盖过几位老牌妃嫔之势。
柳贵妃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依旧沉稳地掌管着大部分宫权。
我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李婕妤的崛起太快,背后若无人扶持,绝无可能。是柳贵妃在暗中培植势力,用以对抗安嫔和皇后?还是……另有一股力量在搅动风云?
十一月初,第一场冬雪落下时,一个消息悄然在宫中流传:皇上欲在年前大封六宫,以彰恩宠。
一时间,六宫暗流再次汹涌。位份、恩宠,牵动着每一个妃嫔的心。
连景阳宫这偏僻处,也感受到了那股躁动。赵德胜和菱枝的眼神里,都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期盼。
我却异常平静。
大封六宫?于我而言,是机遇,更是巨大的风险。一个七品采女,若骤然晋位,不知会碍了多少人的眼。
但若毫无动静,在这步步高升的后宫,便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该如何破局?
我望着窗外纷扬的雪花,思绪飞转。
柳贵妃,安嫔,皇后,李婕妤……还有那始终隐藏在暗处的黑手。
这盘棋,越来越复杂了。
或许,该主动落子了。
“菱枝。”
“主子?”
“去打听一下,”我轻声道,“近日皇上常去哪位娘娘宫中?或是……常召见哪位娘娘去养心殿伴驾?”
我需要知道,此刻帝心,究竟偏向何处。
宫墙柳:从采女到凤临天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宫墙柳:从采女到凤临天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HU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