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的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广州的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 “下海”“创业” 的讨论,天河区的商铺租金涨了一倍,梁国安的家电店却凭着 “不卖假货、售后靠谱” 的口碑,生意比往年更红火了。
这天上午,一个穿着西装、提着公文包的男人走进店里,递过来一张名片:“梁老板,我是做家电批发的,姓王。我看你这店生意不错,想跟你合伙开家连锁店,我出资金,你出经验,利润五五分,怎么样?”
梁国安看着名片上 “王氏家电批发有限公司” 的字样,心里动了 —— 这几年他一首想扩店,可手里的资金不够,现在有人主动投资,确实是个机会。但他还是多了个心眼:“王老板,我得先看看你的货源,要是货不好,就算利润再高,我也不能干。”
王老板笑着说:“梁老板放心,我的货都是从正规厂家进的,质量绝对有保障。明天我带你去仓库看看。” 第二天,梁国安跟着王老板去了郊区的仓库,里面堆着一排排彩电、冰箱,包装上都印着正规厂家的 logo。王老板拿起一台彩电,插上电源,画面清晰,声音也正常。梁国安放下心来,当场签了合伙协议。
连锁店很快就开了起来,就在天河区的另一条街上,比原来的店大了三倍,还雇了五个员工。开业那天,梁国安特意从天津请了父亲梁守义过来,梁守义看着崭新的店铺,握着他的手说:“国安,生意做大了,更要记住‘老实做人’,不能赚亏心钱。” 梁国安点了点头:“爹,您放心,我不会忘的。”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有顾客拿着彩电来找茬,说刚买的电视看了三天就黑屏了。梁国安赶紧拆开电视检查,发现里面的零件都是翻新的,根本不是正规厂家的产品。他气得发抖,立刻去找王老板,可王老板却翻脸不认账:“梁老板,协议上只说我出资金,没说我必须出正品货。现在货己经卖出去了,你要是想退,就得自己承担损失。”
梁国安回到店里,看着满店的翻新家电,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员工们也慌了,围着他问怎么办。梁国安坐在柜台后,翻出父亲的照片,照片里父亲站在老槐树下,眼神坚定。他突然想起父亲常说的 “就算赔本,也不能亏了良心”,心里有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梁国安在店门口贴了张告示:“本店近期售出的部分家电为翻新货,现无条件退款,己使用的顾客可免费更换正品。” 消息传开后,店里挤满了顾客,有的顾客骂他不负责任,有的顾客却夸他实在。梁国安一边给顾客道歉,一边忙着退款、换正品,把自己这些年攒的钱都投了进去,还欠了一笔债。
王老板听说后,笑着说:“梁国安就是个傻子,有钱不赚还赔钱。”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梁国安的店不仅没倒闭,反而吸引了更多顾客 —— 大家都说 “梁老板实在,信得过”,店里的生意比之前更红火了。梁国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原来,守住初心,真的能赢得信任。
几乎是同一时间,天津师范大学的教室里,梁竹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她教的是《现代汉语》,课堂上不仅讲课本知识,还会给学生们讲自己考大学的经历,讲父亲梁守义 “知识改变命运” 的信念。有个叫林强的学生,家里穷,想退学打工,梁竹知道后,特意找他谈了话。
“林强,你现在退学,以后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梁竹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想过放弃,可我父亲告诉我,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现在学校有助学金,我也可以帮你找份兼职,你要是愿意,就继续读书。”
林强看着梁竹真诚的眼神,点了点头。梁竹帮他申请了助学金,还介绍他去学校的图书馆兼职。林强学习很努力,成绩越来越好,还经常帮其他同学补习功课。毕业那天,林强握着梁竹的手说:“梁老师,要是没有您,我早就退学了。您让我相信,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
梁竹看着林强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父亲梁守义常说的 “教书育人,就是积德行善”,现在她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而在深圳,梁兰的服装工厂己经发展成了拥有两百多名员工的大企业,还接到了一笔出口欧洲的大订单。客户要求很高,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在一个月内交货。梁兰不敢怠慢,亲自盯着生产,每天都在工厂里待到半夜。
可就在交货前几天,质检员发现有一批服装的面料有问题,虽然不影响穿着,却不符合客户的要求。车间主任劝她:“梁总,这批货要是重新做,肯定赶不上交货期,到时候还要赔违约金。反正客户也不一定能看出来,要不就这么发过去?”
梁兰看着这批服装,心里犯了愁。要是发过去,就能按时交货,还能赚一笔钱;要是重新做,不仅要赔违约金,还要投入更多资金。作者“每时每刻都很好”推荐阅读《津门梁家纪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她想起父亲梁守义常说的 “踏实做事,别骗别人”,心里有了主意。
梁兰立刻给客户打电话,说明情况,还主动提出赔偿违约金。客户听后,不仅没生气,反而说:“梁总,你实在,我们信得过你。这批货我们可以等,你慢慢做,我们还会跟你长期合作。”
梁兰挂了电话,心里松了口气。她赶紧组织员工重新生产,还亲自盯着面料采购、裁剪、缝制,确保每一件服装都符合要求。一个月后,当客户收到正品服装时,特意发来感谢信:“梁总,你的产品质量很好,我们以后会把更多订单交给你。”
梁兰看着感谢信,心里满是欣慰。她想起刚创业的时候,只有十几个员工,挤在一个小厂房里,现在工厂越来越大,订单越来越多,她知道,这都是因为守住了 “踏实做事” 的家风。
这年夏天,梁守义的八十大寿到了,分散在各地的孩子们都赶了回来。梁国安带着妻子和儿子,梁竹带着学生林强,梁兰带着工厂的几个老员工,还有其他几个兄弟姐妹,把梁家大院挤得满满当当。
天井里的老槐树下摆着几张桌子,桌上放着赵氏做的贴饽饽、红烧肉,还有孩子们带回来的特产。梁守义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孩子们,脸上满是笑容。他举起酒杯,大声说:“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你们都长大了,都守住了‘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家风。以后,不管你们走多远,都要记住,家风是咱们梁家的根,不能丢!”
大家都举起酒杯,碰在一起,清脆的响声在大院里回荡。梁国安说:“爹,我以后会把店开得更大,让更多人知道‘老实做人’的道理。” 梁竹说:“爹,我会继续教好学生,把‘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传下去。” 梁兰说:“爹,我会把工厂做得更好,让跟着我的员工都能过上好日子。”
傍晚的阳光洒在老槐树上,树叶泛着金光。梁守义看着眼前的景象,眼里泛起了泪光 —— 他知道,梁家的家风,会在孩子们的身上延续下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开出更美的花。
秋天的时候,梁国安的家电连锁店又开了两家,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专门销售正品家电,生意越做越大。他还在店里设立了 “诚信奖”,奖励诚实守信的员工,让 “老实做人” 的家风在员工中传承。
梁竹在学校里成立了 “助学基金”,帮助家里困难的学生,还组织学生们去农村支教,让他们把知识带给更多的人。有个学生在支教日记里写道:“梁老师让我们明白,知识不仅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帮助更多的人。”
梁兰的服装工厂又接到了一笔出口美国的大订单,还在上海开了一家分公司。她在工厂里设立了 “质量奖”,奖励生产正品服装的员工,还定期组织员工培训,让他们明白 “踏实做事” 的重要性。工人都说:“梁总实在,跟着她干,我们心里踏实。”
冬天的时候,梁家人又聚在了一起过春节。大院里挂起了红灯笼,贴满了春联,到处都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梁守义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看着眼前的孩子们,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赵氏端着刚做好的贴饽饽,放在桌上:“快吃,刚出锅的,热乎着呢。”
孩子们拿起贴饽饽,吃着,笑着,心里满是幸福。梁国安的儿子梁小宇才五岁,拿着贴饽饽,奶声奶气地说:“爷爷,我以后也要像爸爸一样,做个老实人。” 梁守义笑着抱起他,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好,好,咱们小宇也要做个老实人。”
窗外的雪下了起来,落在老槐树上,像是给树枝裹了层白纱。屋里的灯光亮着,映着一家人的笑脸,温暖又热闹。梁家人知道,不管未来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守住父亲教的家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而梁家的故事,也会在这家风的传承中,一点点延续下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书写出更精彩的篇章。
春节过后,梁守义的身体越来越差,可他还是每天都要去老槐树下坐一会儿,看着大院里的一切。有一天,他拉着梁国安、梁竹、梁兰的手说:“我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就养活了你们八个孩子。现在看到你们都守住了家风,我就放心了。以后,你们要把家风传下去,让咱们梁家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能让人说‘梁家的人实在’。”
孩子们都点了点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梁国安说:“爹,您放心,我们会把家风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道理。” 梁竹说:“爹,我们会把您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知道,家风是一个家的根。” 梁兰说:“爹,我们会把工厂、店铺做得更好,让家风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梁守义看着孩子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梁家的家风,会像老槐树一样,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而梁家的故事,也会在这家风的传承中,成为改革开放浪潮中,一个普通中国家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的生动缩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WI8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