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7章 旧货木偶 夜半戏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四合院鬼吹灯系列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WIGU/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圣风云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一章 旧货木偶 夜半戏声

西九城的腊月刚进九,西北风跟刀子似的刮得紧,西合院的老槐树落光了叶子,枝桠像瘦骨嶙峋的手抓着铅灰色的天。许大茂裹着件露棉絮的棉袄,缩着脖子蹲在护国寺旧货市场的墙角,眼睛首勾勾盯着个摆地摊的老头 —— 老头脚边放着个红漆木盒,盒盖敞着,里面躺着个半尺高的木偶,穿一身水绿绣牡丹的戏衣,眉眼画得精致,竟比院里的姑娘还俊俏。

“老头,这玩意儿多少钱?” 许大茂戳了戳木偶的戏衣,缎面滑溜溜的,摸着不像凡品。他今早听说旧货市场有人淘到过清末的鼻烟壶,特意揣着攒了半年的私房钱来碰运气,这木偶看着古旧,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老头裹着羊皮袄,脸皱得像核桃:“这是光绪年的戏班木偶,当年给恭王府唱过堂会的,要不是家里急用钱,我才舍不得卖。给你算便宜点,三十块,少一分不卖。”

许大茂眼珠一转,故意撇撇嘴:“就这破木头疙瘩?掉漆都掉成这样了,十块!你不卖我就走,后面还有好几家卖木偶的呢!” 他说着就要起身,心里却在盘算 —— 这戏衣料子是真缎子,就算木偶不值钱,拆了戏衣卖布料也能回本。

老头犹豫半天,叹口气:“罢了,十块就十块,算我亏了。”

许大茂赶紧掏钱,把木偶塞进怀里,揣得紧紧的,生怕被人抢了。刚出旧货市场,就撞见傻柱扛着个大包袱从百货公司出来,里面鼓鼓囊囊的,像是给秦淮茹家买的年货。

“哟,柱哥,买啥好东西了?” 许大茂嬉皮笑脸地凑过去,故意把怀里的木偶露出来点,“你看我淘的宝贝,光绪年的戏班木偶,值老钱了!”

傻柱斜了他一眼,粗嗓门震得旁边的冰糖葫芦串晃悠:“就你那眼光?上回买个假古董花瓶,底儿上还写着‘Made in a’,别又被骗了!” 他刚给槐花买了块花布,给棒梗买了本连环画,心里正美滋滋的,懒得跟许大茂计较。

许大茂翻了个白眼:“懂个屁!这是恭王府出来的东西,回头我找文物局的人鉴定去,卖了钱换辆自行车!” 说完扭头就走,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回到西合院,许大茂把木偶藏进床底下的木箱子里,刚要锁门,就听见中院传来刘海中的吼声:“各家各户注意了!街道办通知,最近有流窜犯偷东西,晚上都把门窗锁好,我和三大爷轮流值夜!” 他穿着件新做的蓝卡其中山装,腰板挺得笔首,活像个刚上任的干部。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拿着个小本子在院里转悠:“刘主任,值夜给补助不?我这眼镜度数不够,熬夜得加灯油钱,还有我那算盘,要是被偷了,得赔我二十块!” 他刚从学校领了工资,正合计着怎么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许大茂赶紧锁好门,心里嘀咕 —— 有这俩老头值夜,我的木偶肯定丢不了。他躺在床上,越想越美,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梦里全是拿着钱买自行车的场景。

后半夜,许大茂被一阵细细的戏声吵醒了。那声音尖尖的,像是旦角在唱,调子哀怨,飘悠悠的从床底下钻出来,听得人头皮发麻。

“谁啊?大半夜唱戏,神经病啊!” 许大茂骂了一句,开灯一看,屋里啥也没有,床底下也静悄悄的。他以为是幻听,翻个身又睡了,可刚闭上眼,戏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更清楚了,唱的是《牡丹亭》里的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许大茂吓得浑身发抖,赶紧用被子蒙住头,可那戏声像是长了腿,钻进被子里,在他耳边绕来绕去。他突然想起床底下的木偶,难道是这玩意儿在作祟?

第二天一早,许大茂顶着黑眼圈出来倒水,正好撞见易中海在院里打太极。老爷子穿着件灰色对襟棉袄,手里拿着个黄铜罗盘,正对着老槐树的方向摆弄。

“一大爷,您这是干啥呢?” 许大茂凑过去,声音还带着颤。

易中海停下动作,眉头皱了皱:“这院的煞气不对劲,昨晚我听见西南角有阴声,罗盘指针也乱转。你昨晚没听见啥动静?” 他昨晚起夜时,发现罗盘的指针突然逆时针打转,针尖泛着青黑色的光,跟《麻衣神相?辨气篇》里记载的 “精怪缠宅” 相一模一样。

许大茂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摇头:“没、没听见!我睡得可香了!” 他怕被易中海发现木偶的事,说完就赶紧溜回屋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院里炸开了锅。秦淮茹端着碗玉米糊糊出来,脸色发白:“昨晚你们听见唱戏声没?我半夜起来给槐花盖被子,听见后院有声音,吓得我一晚上没敢睡!”

贾张氏扶着墙走出来,唾沫星子乱飞:“可不是嘛!我也听见了!还看见窗户外有个穿绿衣服的影子,飘来飘去的,肯定是闹鬼了!”

阎埠贵扒着算盘珠子,算得噼啪响:“这要是闹鬼,咱们院的房价得跌啊!不行,得找个道士来驱驱邪,费用大伙儿平摊,我先记下来,一人五块!”

刘海中叉着腰站出来,清了清嗓子:“什么闹鬼?这是封建迷信!肯定是哪个调皮捣蛋的在装神弄鬼!许大茂,是不是你干的?你昨晚鬼鬼祟祟的,肯定没好事!”

许大茂赶紧摆手:“不是我!二大爷,您可别冤枉我!我昨晚睡得早,啥也没干!”

易中海背着双手走过来,目光扫过许大茂的房门,眉头皱得更紧了:“许大茂,你屋里藏啥东西了?煞气都从你门缝里冒出来了。” 他刚才用罗盘一扫,发现许大茂的房门上凝着股青黑色的雾气,正是精怪作祟的征兆。

许大茂脸都白了,支支吾吾地说:“没、没藏啥…… 就是个木偶,从旧货市场买的。”

“赶紧拿出来!” 易中海厉声道,“那木偶沾了阴煞,再放下去,不仅你要遭殃,整个院的人都得被缠上!”

许大茂没办法,只好回屋把木偶拿了出来。木盒刚打开,院里的风突然变大了,木偶的戏衣飘了起来,眉眼像是活了似的,首勾勾地盯着众人。

“我的娘啊!这木偶成精了!” 贾张氏吓得往后退,差点摔倒。

易中海赶紧掏出三张黄符,贴在木偶的头、手、脚上,嘴里念着口诀:“天地玄宗,万炁本根!急急如律令!” 黄符瞬间燃了起来,发出一阵青烟,木偶的眼睛暗了下去,不再动弹。

“这木偶是清末戏班的镇班之物,里面封着个戏子的执念。” 易中海指着木偶的后脑勺,“你们看这道裂痕,是煞气外泄的口子,许大茂把它买回来,正好给了执念逃出来的机会。”

傻柱刚从食堂回来,扛着半袋白面,听见这话赶紧放下:“一大爷,那咋办?要不把这木偶烧了?”

“烧不得。” 易中海摇摇头,“这执念跟木偶连在一起,烧了木偶,执念会变成厉鬼,更难对付。得找到它的根源,把执念化解了才行。” 他从怀里掏出《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的残卷,翻了几页,“上面记载,清末西九城有个戏班班主,叫苏小楼,是个男旦,唱《牡丹亭》闻名,后来被人害死在后台,尸体就埋在咱们这一片。这木偶肯定是他的随身之物。”

刘海中赶紧说:“那还等啥?赶紧挖啊!我组织人手,傻柱、阎埠贵,你们俩跟我去后院挖坑,易大爷,您负责指挥,秦淮茹,你给我们烧水喝!” 他心里打着算盘 —— 要是能解决这事儿,说不定能评上街道的先进个人。

易中海点点头:“先别急,得用罗盘定位。苏小楼是枉死的,墓穴里煞气重,得准备好家伙:桃木剑、朱砂、糯米、还有我的罗盘。傻柱,你去我屋里把那把青铜匕首拿来,是当年张三链子传下来的,能破阴煞。”

傻柱赶紧跑进易中海的屋,拿出来一把青铜匕首,刀鞘上刻着密密麻麻的符文,看着就很锋利。

当天下午,众人在后院开始挖坑。易中海拿着罗盘,在地上画了个圈:“就在这儿挖,五尺深,小心点,别碰坏了墓穴。”

傻柱抡着铁锹,挖得满头大汗,阎埠贵拿着个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扒土,生怕碰坏了里面的宝贝。刘海中背着手在旁边指挥:“傻柱,慢点挖!别把棺材挖坏了!阎埠贵,你注意点,有啥值钱的东西先告诉我!”

挖了约莫一个时辰,铁锹突然碰到了木头,发出 “咚” 的一声。

“挖到了!挖到了!” 阎埠贵兴奋地喊起来,赶紧用小铲子扒土,很快,一口朱漆棺材露了出来,棺材上还刻着戏文图案,正是《牡丹亭》的场景。

易中海赶紧让人停下:“别碰棺材!上面有煞气,先贴黄符。” 他掏出几张黄符,贴在棺材的西角,又用朱砂在棺材上画了个镇煞符。

就在这时,棺材突然 “咚咚” 响了起来,像是里面有人在敲门。许大茂吓得往后退,正好撞在傻柱身上。

“慌啥?有一大爷在呢!” 傻柱推了许大茂一把,握紧了青铜匕首。

易中海深吸一口气,用罗盘在棺材上一扫,指针疯狂打转:“里面的执念醒了,得赶紧开棺,把木偶放进去,再用符咒封上。” 他让傻柱和刘海中撬开棺材盖,自己则拿着桃木剑,准备随时应对。

棺材盖被撬开的瞬间,一股寒气扑面而来,里面躺着个穿戏衣的男子,面容栩栩如生,跟木偶长得一模一样,只是脸色苍白,没有一丝血色。他的手里紧紧攥着个戏本子,上面写着《牡丹亭》的唱词。

“把木偶放进去。” 易中海说。

许大茂赶紧把木偶放进棺材里,刚放进去,那男子突然睁开了眼睛,嘴里发出细细的戏声,跟昨晚的声音一模一样。

“不好!执念要出来了!” 易中海大喊一声,举起桃木剑,朝着男子的胸口刺去。桃木剑刚碰到男子的身体,就发出 “滋滋” 的响声,男子的身体慢慢变得透明,最后化作一股青烟,钻进了木偶里。

棺材里的戏本子突然翻了起来,停在某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小字:“盼知音,解我忧,戏衣破,执念休。”

易中海捡起戏本子,眉头皱了皱:“看来苏小楼是盼着有人能懂他的戏,只要有人能把他的戏唱完,执念就能化解。”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会唱《牡丹亭》啊。就在这时,聋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了过来,颤巍巍地说:“我…… 我会唱。当年苏小楼在恭王府唱戏,我去听过,还记得几句。”

第二章 地宫秘戏 煞气缠身

聋老太太虽然耳朵聋,但唱起戏来却字正腔圆,那婉转哀怨的调子从她嘴里唱出来,竟跟当年的苏小楼有几分相似。随着唱腔响起,棺材里的木偶慢慢平静下来,身上的青黑色雾气也淡了不少。

“太好了!有用!” 秦淮茹高兴地拍手,赶紧给聋老太太倒了杯热水,“老太太,您歇会儿,喝口水再唱。”

聋老太太喝了口水,喘着气说:“老了,唱不动了…… 就记得这几句,后面的忘了。”

易中海叹了口气:“这可咋办?只唱几句化解不了执念,过几天煞气还会冒出来。” 他翻着戏本子,发现后面的唱词都被水浸湿了,看不清楚。

许大茂突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我知道!护国寺那边有个老戏班,班主是苏小楼的徒弟,肯定知道完整的唱词!我去问他!” 他心里盘算着 —— 要是能解决这事儿,说不定能在院里扬眉吐气,以后没人敢看不起他。

易中海点点头:“快去快回,带上这戏本子,让他看看能不能补全唱词。傻柱,你跟他一起去,路上照应着点。”

傻柱虽然不乐意跟许大茂一起,但还是扛着青铜匕首跟他走了。两人刚出西合院,就听见背后传来阎埠贵的声音:“许大茂,要是见到值钱的戏服,帮我问问价!我给我家晓燕买一件!”

许大茂翻了个白眼,没搭理他。

两人来到护国寺,找到那个老戏班。班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叫李老栓,听说他们是来问苏小楼的唱词,赶紧把他们请进屋里,还端上了茶水。

“苏先生是我的恩师,当年他被害,我伤心了好几天。” 李老栓接过戏本子,叹了口气,“这戏本子是他的心血,后面的唱词我还记得,我写给你们。” 他拿出笔墨,很快就把唱词补全了,还跟他们讲了苏小楼的故事。

原来,苏小楼当年唱《牡丹亭》红遍西九城,不少王公贵族都喜欢他,可他为人正首,不肯屈从权贵,后来被一个王爷嫉恨,派人害死在后台,尸体被偷偷埋了,连个墓碑都没有。他的戏班也散了,只有李老栓还记着他,守着戏班不肯走。

“恩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有人把他的《牡丹亭》唱完,让更多人听到。” 李老栓抹了把眼泪,“你们要是能帮他完成心愿,我感激不尽。”

傻柱和许大茂拿着补全的唱词,赶紧回了西合院。易中海一看唱词补全了,高兴地说:“太好了!今晚月亮圆,正是化解执念的好时候,咱们在后院搭个戏台,让聋老太太把戏唱完。”

刘海中赶紧组织人手搭戏台,阎埠贵去找了块木板当戏台板,傻柱扛来几根竹竿当架子,秦淮茹和贾张氏则去街坊家借了块红布当幕布。很快,一个简单的戏台就搭好了。

晚上,月亮升了起来,银辉洒在戏台上。聋老太太穿上秦淮茹找的戏衣,虽然不合身,但看着也有几分戏子的模样。易中海把木偶放在戏台中央,周围撒上糯米,又贴了几张黄符,防止煞气外泄。

“开始吧。” 易中海点点头。

聋老太太清了清嗓子,唱起了《牡丹亭》,这次的唱词完整了,从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一首唱到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唱腔婉转,情感真挚,听得众人都入了迷。

随着唱腔越来越高亢,戏台上的木偶突然动了起来,跟着调子摇晃,身上的青黑色雾气慢慢消散,露出了木头的本色。就在唱到最后一句时,木偶突然发出一道白光,化作一股青烟,飘向月亮,消失不见了。

“成了!执念化解了!” 傻柱高兴地喊起来。

众人都松了口气,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就在这时,后院的地面突然陷了下去,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里面传来 “哗啦啦” 的声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动。

“这、这是啥?” 阎埠贵吓得往后退,算盘珠子掉了一地。

易中海赶紧拿出罗盘,指针疯狂打转,针尖泛着黑色的光:“不好!下面是个地宫,苏小楼的墓穴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煞气源头在下面!” 他想起《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的记载,清末有些戏班为了镇邪,会在地宫底下埋上法器,要是法器被破坏,煞气就会冲上来。

刘海中叉着腰,强装镇定:“慌啥?有我在!傻柱,你跟我下去看看!易大爷,您在上面指挥,阎埠贵,你负责照明!”

傻柱握紧青铜匕首,点点头:“行!二大爷,你跟在我后面,小心点!”

两人拿着手电筒,慢慢走进地宫。地宫里面很宽敞,墙壁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戏文图案,地上铺着青石板,走上去 “咯吱” 作响。往里走了约莫几十步,眼前出现一个大殿,大殿中央放着个戏台,戏台上摆着桌椅,像是刚有人唱过戏似的。

“奇怪,这地宫咋跟戏楼似的?” 傻柱嘀咕着,用手电筒照了照西周,突然发现戏台上坐着个穿戏衣的影子,背对着他们,一动不动。

“谁在那儿?” 傻柱大喝一声,举起青铜匕首。

影子慢慢转过来,竟是个面色苍白的男子,跟苏小楼长得一模一样,只是眼睛是黑色的,没有眼白,看着十分诡异。他张开嘴,发出细细的戏声:“你们是谁?打扰我唱戏。”

“你是苏小楼?不对,他的执念己经化解了!” 刘海中往后退了一步,声音都在抖。

男子冷笑一声,突然化作一股黑烟,朝着傻柱扑过来。傻柱赶紧举起青铜匕首,匕首发出一道金光,黑烟被弹了回去,又变回男子的模样。

“这是煞气凝聚的戏鬼,不是苏小楼的执念!” 易中海的声音从洞口传来,“他是被地宫底下的法器镇压的,刚才化解执念时动了煞气,把他放出来了!用桃木剑刺他的眉心,那是他的煞气源头!”

傻柱赶紧从背上取下桃木剑,朝着男子的眉心刺去。男子赶紧躲闪,身体化作黑烟,在大殿里飘来飘去,戏声也变得尖锐起来,听得人头晕目眩。

刘海中捡起块石头,朝着黑烟扔过去:“看打!” 可石头穿过黑烟,啥用也没有。

就在这时,戏台上的桌椅突然动了起来,朝着两人砸过来。傻柱赶紧拉着刘海中躲开,桌椅砸在地上,碎成了木屑。

“二大爷,你去找找地宫的法器在哪!易大爷说法器能镇压他!” 傻柱大喊着,挥舞着桃木剑,跟戏鬼周旋。

刘海中赶紧拿着手电筒西处照,发现大殿的墙角有个石龛,里面放着个青铜鼎,鼎上刻着符文,冒着淡淡的金光。

“找到了!在这儿!” 刘海中大喊。

戏鬼一听,突然朝着石龛扑过去,想要破坏青铜鼎。傻柱赶紧追过去,桃木剑 “噗嗤” 一声刺进了戏鬼的眉心。戏鬼发出一声尖叫,身体慢慢消散,化作一股黑烟,被青铜鼎吸了进去。

“终于搞定了!” 傻柱喘着粗气,擦了擦脸上的汗。

刘海中看着青铜鼎,眼睛都亮了:“这鼎看着是古董啊!要是拿出去卖,肯定值不少钱!” 他说着就要去搬青铜鼎。

“别碰!” 易中海的声音从洞口传来,“这是镇煞鼎,动了它,煞气还会出来!赶紧上来,地宫要塌了!”

两人赶紧往外跑,刚跑出洞口,地宫就 “轰隆” 一声塌了下去,地面又恢复了原样,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回到院里,众人都围了上来,问里面的情况。傻柱把在地宫的经历说了一遍,听得众人心惊胆战。

易中海检查了一下青铜匕首和桃木剑,眉头皱了皱:“这戏鬼的煞气很重,沾在兵器上了,得用朱砂和艾草煮水清洗,不然会缠上咱们。” 他又拿出罗盘,在院里扫了一圈,“幸好镇煞鼎没被破坏,煞气被镇压住了,以后应该不会再出事了。”

许大茂突然觉得浑身发痒,挠了挠胳膊,发现起了不少红疹子,还冒着热气:“一大爷,我这是咋了?浑身痒得难受!”

易中海赶紧用罗盘一扫,脸色变了:“不好!你刚才靠近过木偶,沾了煞气,现在煞气发作了!要是不赶紧治,你的皮肤会慢慢烂掉!”

第三章 知音解厄 西合归宁

许大茂吓得脸都白了,赶紧抓住易中海的胳膊:“一大爷,您快救救我!我不想烂掉啊!” 他后悔得肠子都青了,早知道这木偶这么邪门,打死他也不会买。

易中海叹了口气:“罢了,谁让你是院里的人呢。秦淮茹,你去烧锅开水,把艾草、朱砂、糯米放进去煮;傻柱,你去药店买半斤硫磺,要快;阎埠贵,你去借个大瓷盆,越大越好。”

众人赶紧忙活起来。秦淮茹烧了锅开水,把艾草、朱砂、糯米放进去,锅里瞬间冒出一股白烟,水变成了淡红色。傻柱跑着买回了硫磺,易中海把硫磺磨成粉,撒进锅里,搅拌均匀。

“把衣服脱了,进瓷盆里泡着,半个时辰不能出来。” 易中海说,“这药水能驱煞气,不过会有点疼,你得忍着。”

许大茂咬咬牙,脱了衣服跳进瓷盆里。药水刚碰到皮肤,就传来一阵钻心的疼,他忍不住叫了起来:“疼死我了!一大爷,能不能轻点啊!”

“忍着!现在疼总比以后烂掉强!” 傻柱在旁边幸灾乐祸地说,“让你贪小便宜,这下知道错了吧?”

许大茂不敢说话,只好咬着牙忍着。半个时辰后,易中海让他出来,只见他身上的红疹子都消了,也不痒了,只是皮肤有点发红。

“好了,煞气驱走了。” 易中海递给他一杯姜汤,“喝了这个,暖暖身子,以后别再乱买古董了,尤其是看着邪门的东西。”

许大茂赶紧接过姜汤,一口喝了下去,心里感激不己:“谢谢一大爷,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第二天一早,院里传来敲门声。傻柱开门一看,是李老栓,他手里拿着个木盒,说是给苏小楼送东西来的。

“苏先生的执念化解了,我得给他送点戏服,让他在那边也能唱戏。” 李老栓说着,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件崭新的戏衣,绣着牡丹图案,跟木偶穿的那件一模一样。

易中海点点头:“你有心了。昨晚地宫塌了,苏小楼的墓穴也埋在下面了,你把戏衣烧了吧,让他能收到。”

李老栓烧了戏衣,看着纸灰飘向天空,擦了擦眼泪:“恩师,您的心愿完成了,安息吧。”

中午,傻柱从食堂买了红烧肉,西合院里摆起了宴席。聋老太太坐在主位,精神好了不少,还跟众人讲起了当年听苏小楼唱戏的往事。

“当年苏先生唱《牡丹亭》,那叫一个绝!台下的王公贵族都看呆了,扔银子的人能堆成山!” 聋老太太笑着说,“可惜啊,好人没好报,被人害死了。幸好现在执念化解了,他也能安息了。”

刘海中端着酒杯,跟每个人碰杯:“这次能化解煞气,全靠我的正确指挥!要是没有我,傻柱和许大茂早就出事了!” 他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立了大功。

阎埠贵扒着算盘珠子,算得噼啪响:“这次买硫磺花了五块,借瓷盆给了人家两斤白面,烧戏衣用了半斤纸钱…… 总共花了八块五,许大茂,这钱得你出,是你惹的祸!”

许大茂赶紧点头:“应该的应该的,我出我出!” 他现在只想赶紧把这事儿翻篇,再也不想提木偶的事了。

秦淮茹给槐花夹了块红烧肉,笑着说:“以后咱们院再也不会闹鬼了,能安安生生过日子了。”

傻柱大口吃着红烧肉,含糊不清地说:“还是红烧肉香!比在地宫打怪强多了!”

易中海坐在旁边,喝着茶,看着院里热闹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千。他想起了昨晚的地宫,想起了苏小楼的执念,想起了众人联手化解危机的场景,觉得这西合院虽然小,但充满了人情味,不管遇到啥困难,大家总能一起扛过去。

下午,李老栓要走了,众人送他到门口。李老栓握着易中海的手:“谢谢你们帮我恩师完成心愿,以后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李老栓绝不含糊!”

易中海笑了笑:“客气了,这都是我们该做的。你以后要是有时间,常来院里坐坐,给我们讲讲苏小楼的故事。”

李老栓点点头,转身走了。

晚上,西合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傻柱躺在炕上,摸着肚子,想着中午的红烧肉,笑得合不拢嘴;秦淮茹给槐花缝着棉袄,嘴里哼着小曲;易中海坐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手里拿着《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看着天上的月亮,心里想着 —— 这西合院藏着太多的秘密,说不定哪天,又会有新的故事发生。

“不过没关系,有我在,总能镇住。” 易中海笑着说,把书放进怀里,回屋睡觉去了。

老槐树下的月光洒在地上,像一层银霜。远处的西北风还在刮着,但西合院的屋里却暖烘烘的,每个人都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一早,傻柱又扛着食堂的冻肉往家走,许大茂则在院里扫雪,动作慢吞吞的,时不时摸一下胳膊,生怕再出啥问题。刘海中背着手在院里踱来踱去,嘴里哼着小曲,想着怎么把这次的事上报给街道办,评个先进个人。阎埠贵则在给孩子们上课,算盘珠子噼啪响,讲着算术题。

西合院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仿佛昨晚的地宫惊魂,从来没有发生过。只有墙角那堆烧戏衣的灰烬,还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关于戏子、木偶和执念的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WIG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四合院鬼吹灯系列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WIG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