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萧兰第一个叫了起来,声音都变了调,“大嫂,你没糊涂吧?咱们自己还不知道能不能熬过这个冬天呢,还拿去给别人?那不是肉包子打狗吗!”
萧母也连连摇头,满脸的不赞同:“不行不行,这万万不行。人心不足蛇吞象,你今天给一碗,他明天就想要一锅,咱们家会被活活拖垮的。”
她们的反应,完全在云苏的意料之中。这是普通农妇最朴素也最真实的生存逻辑。
萧烬河没有说话,他只是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眸子看着云苏,等待着她的下文。他隐隐觉得,这个妻子所说的“给”,绝不会那么简单。
云苏端起桌上的水碗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才不疾不徐地说道:“我说的‘给’,不是白给,更不是傻给。我们给的,是方法,是希望,而不是粮食本身。”
她伸出一根手指,继续道:“第一,我们要让全村人都知道,山药能吃,但也能‘毒死人’。只有我们家,知道怎么安全地处理它。”
她看向萧母和萧兰:“娘,兰儿,你们想想,王二叔家吃了树皮上吐下泻,咱们给了他一碗山药泥和一碗药汤。过会儿,村里人会看到什么?会看到王二叔一家不仅没死,反而精神头都好了。他们会怎么想?”
萧兰脑子转得快,眼睛一亮:“他们会觉得,咱们家的东西是解药!是咱们大嫂的药汤救了他们!”
“对了一半。”云苏赞许地点点头,“他们更会觉得,山里那些他们不敢碰的‘毒物’,到了咱们手里,就能变成救命的良药和粮食。他们会怕,也会敬。这样一来,就没有人敢轻易上门来抢,因为他们怕我们给的东西里‘有门道’。”
这一番话,让萧母和萧兰都听得有些发愣。她们从未想过,这里面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
云苏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我们要主动出击,把‘恩情’做大。与其等着他们一个个找上门来,不如我们主动把处理山药会手痒、需要用火烤的‘秘方’,告诉村里最德高望重、也最穷困的里正爷。让他出面,组织村里的青壮年,一起去山里挖山药。”
“什么?”萧兰这次是真的惊呆了,“把秘方告诉别人?那我们家还有什么优势?”
“优势就在于,”云苏的目光扫过萧烬河,“我们是第一个发现山药的人,也是唯一一个知道山药还有很多其他用处的人。烬河,你觉得,由你带领大家去挖,大家会不会信服?里正爷得了这个天大的人情,会不会护着我们家?”
萧烬河的眼中,终于爆发出了一团精光。他瞬间明白了云苏的全盘计划。
这不是简单的施舍,这是釜底抽薪!
与其守着秘密,成为众矢之的,不如将秘密的一部分公开,将自己从一个单纯的“粮食拥有者”,转变为一个“技术和资源的掌控者”。他们给出去的,只是最基本的食用方法,但他们保留了更核心的技术——如何将山药变成药材,如何将其长期储存,如何将其价值最大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里正,他们将自己和整个村子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萧家解决了全村人的粮荒,这份功劳和恩情,足以让他们在这个陌生的村子里,安安稳稳地立足。
“我明白了。”萧烬河沉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教他们怎么‘渔’,但‘渔网’的核心技术,还在我们手里。”
云苏欣慰地笑了。这个男人,果然一点就透。
“就是这个道理。”她总结道,“我们拿出大部分山药,和全村人一起度过难关。但作为发现者和技术提供者,我们理应分到最多、最好的一份。同时,我还可以借着‘祖传医术’的名头,为大家诊治一些小病小痛,换取一些他们手里的其他物资。这样一来,我们非但没有损失,反而能得到更多。”
一套完整的、攻守兼备的生存策略,从云苏口中娓娓道来。
萧母和萧兰己经彻底听傻了。她们面面相觑,看着眼前这个侃侃而谈、目光灼灼的大儿媳(大嫂),感觉就像在看一个陌生人。这哪里还是那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云苏?这分明是个算无遗策、胸有沟壑的女诸葛!
“就按你说的办。”萧烬河一锤定音,他站起身,走到云苏面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需要我做什么?”
“现在,”云苏也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你和我,提上半筐山药,再去熬一罐浓浓的药汤,我们亲自去一趟里正家。”
半个时辰后,杏花村里正赵长青家的院门被敲响了。
赵长青是个年近六旬的老人,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他在村里极有威望。此刻,他正和老伴分食着一小块黑乎乎的、用草根和麸皮做成的饼子,满面愁容。
当他看到萧烬河提着半筐白生生的“萝卜”,云苏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汤上门时,浑浊的老眼里满是戒备。
然而,当云苏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并亲手教他如何用火燎法处理山药,再将那碗专治误食杂物、清肠排毒的药汤的“秘方”——其实就是蒲公英、金银花藤加一点甘草——一并“献”上时,赵长青彻底被震撼了。
他捧着那碗温热的山药泥,尝了一口,那香甜软糯的口感让他差点流下泪来。他再看向眼前这个清瘦却目光坚毅的年轻妇人,眼神彻底变了。
“萧家媳妇……”他声音发颤,“你……你可知,你此举,是救了我们全村上下一百多口人的命啊!”
“里正爷言重了。”云苏谦逊地说道,“我们初来乍到,也是村里的一份子,理应为村子出一份力。只是我们人单力薄,很多事,还需要里正爷您出面主持大局。”
赵长青重重地点了点头,他将胸脯拍得“砰砰”响:“你放心!只要我赵长青还当一天里正,就绝不会让任何人欺负你们萧家!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们杏花村的大恩人!”
事情的发展,比云苏预想的还要顺利。
当天下午,里正家的铜锣就敲响了。全村人聚集在村口的打谷场上,当赵长青将萧家发现“仙粮”并无私献出“秘方”的事情一宣布,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村民们看着那被当场处理好、蒸得香气西溢的山药,一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萧烬河被里正推举为进山的总指挥,带领村里所有的青壮年,浩浩荡荡地向后山进发。
云苏则被一群妇人围在了中间,你一言我一语地问着各种问题。她从容应对,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略懂草药、得了祖宗托梦的幸运农妇形象。
危机,就此化解。萧家不仅没有成为被觊觎的对象,反而成了全村的英雄。
傍晚,满载而归的村民们将挖来的山药堆在了打谷场上,像一座座小山。按照约定,萧家分得了其中最的一成,足够他们吃到明年开春。
看着院子里堆满的粮食,萧母和萧兰笑得合不拢嘴,她们对云苏,是彻底的心服口服。
夜里,萧恒喝了加了料的药汤和山药粥,己经能虚弱地开口叫“大嫂”了。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云苏站在院中,看着天边那轮清冷的弯月,心中却没有完全放松。她知道,解决了温饱只是第一步,在这个乱世,真正的危险,往往来自更远的地方。
就在这时,村口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在这寂静的深夜山村,马蹄声显得异常突兀和刺耳!
紧接着,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夜空,伴随着刀剑出鞘的金属摩擦声和男人的怒吼。
“不好!是流民!不……看样子是兵痞!”萧烬河瞬间从屋内冲了出来,他手里紧紧攥着那把磨得锃亮的斧头,脸色铁青地望着村口火光亮起的方向。
云苏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她千算万算,算到了人性,算到了饥荒,却没有算到,这刚刚安顿下来的村子,这么快就迎来了最残酷的战乱之祸。
月光下,她看到萧烬河的侧脸紧绷如铁,那双总是沉静如水的黑眸里,此刻正燃烧着一股她从未见过的、凛冽刺骨的杀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WIL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