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友军来援,共商破敌计
初夏的鲁西,麦田泛起金黄。这天清晨,李家庄的哨兵突然来报:“连长、指导员,西边来了一支队伍,打着‘国民革命军鲁西抗日游击队’的旗号,说要见你们!”
任天侠和周明远对视一眼,随即赶往村口。只见一支约莫百人的队伍,背着步枪、扛着机枪,整齐地站在路边,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身着灰布军装,腰间别着一把手枪,脸上带着风尘却目光锐利。
“在下国民革命军鲁西抗日游击队队长赵明远,”汉子主动上前,伸出手,“听闻清平县有支八路军队伍,打得日伪军抱头鼠窜,特来联络,想与诸位携手抗敌!”
任天侠握住他的手,笑着说:“赵队长客气了,抗日不分党派,咱们都是为了把鬼子赶出中国!”周明远也补充道:“快进村里坐,咱们慢慢聊。”
到了连部,赵明远才道出实情:他们原本在泰安一带抗击日军,前不久被日军主力打散,辗转来到清平,想找友军配合,打掉县城周边的日伪军据点,重新站稳脚跟。“清平县城驻着日军一个小队,城外还有三个伪军据点,咱们单独行动,怕是难以啃下这块硬骨头。”赵明远指着地图,眉头紧锁,“尤其是城北的大王庄据点,驻着五十多个伪军,还配了一挺重机枪,是县城的‘北大门’,不好打!”
任天侠早己摸清各据点的情况,他指着地图说:“大王庄据点确实难打,但它离县城最远,日军支援需要时间。咱们可以兵分两路:你带队伍从正面进攻,吸引伪军火力;我带队伍从地道绕到据点后方,端掉他们的重机枪阵地,前后夹击,定能拿下!”
周明远也点头附和:“咱们还能发动周边村子的自卫队,在据点到县城的路上埋设地雷,阻止日军支援。只要打掉大王庄,其他据点就好办了!”
赵明远听完,一拍大腿:“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咱们后天拂晓行动!”
二、地道潜袭,端掉重机枪
行动前一天,任天侠把队伍分成两组:赵青山带二排,跟着友军赵明远,负责正面进攻;他自己带一排和三排,借着地道网络,悄悄绕到大王庄据点后方。夏清伦则带着通讯员,在地道里来回穿梭,确保两队的消息能及时传递。
拂晓时分,天刚蒙蒙亮,大王庄据点还笼罩在薄雾中。突然,“砰砰砰”的枪声响起——赵明远带着友军,从据点正面发起了进攻。伪军们从睡梦中惊醒,慌忙跑到炮楼和围墙后,架起重机枪,对着外面疯狂扫射。
“八路军和国民党的队伍来了!快打!”伪军队长躲在炮楼里,声嘶力竭地喊着。重机枪的“哒哒”声,压得友军抬不起头,进攻一时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任天侠带着队伍,己经通过地道,绕到了据点后方的乱葬岗。他对着张守义使了个眼色,张守义立刻带着几个队员,拿着事先准备好的梯子,悄悄摸到据点的后墙下。墙不高,队员们搭着梯子,一个个翻了进去,动作轻得像猫。
据点后方的伪军大多被调到了正面,只剩下几个看守重机枪弹药库的士兵。张守义带着队员,突然冲了出来,大喝一声:“不许动!缴枪不杀!”伪军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扔了枪投降。
任天侠则带着主力,首奔重机枪阵地。炮楼里的伪军队长,还在指挥着重机枪手扫射,根本没发现身后的敌人。“动手!”任天侠低喝一声,队员们猛地扑上去,抱住重机枪手,把他按在地上。伪军队长回头一看,吓得脸色惨白,刚想掏枪,就被陈铁蛋一脚踹倒,捆了起来。
拿下重机枪阵地后,任天侠对着天空放了一颗绿信号弹——这是给赵明远的信号。赵明远看到信号弹,立刻喊道:“兄弟们,冲啊!伪军的重机枪被端了!”友军战士们士气大振,举着枪,像潮水一样冲向据点。
前后夹击之下,伪军们彻底慌了神,有的扔下枪逃跑,有的跪在地上投降。不到一个时辰,大王庄据点就被攻克了。队员们和友军战士们聚在一起,笑着击掌:“打得好!”赵明远握着任天侠的手,感慨道:“任连长,你们的地道真是神了!没有你们,这仗可没这么好打!”
三、伏击援军,再添新功
攻克大王庄据点后,任天侠和赵明远知道,县城的日军肯定会派兵来支援。他们当即决定:在日军必经的小李河桥设下埋伏,打一场伏击战。
小李河桥是座石拱桥,桥面狭窄,两侧是芦苇荡,正好适合打伏击。任天侠把队伍分成三组:张守义带一排,埋伏在桥北侧的芦苇荡里;赵青山带二排,埋伏在桥南侧;赵明远则带友军,在桥东侧的树林里,负责截断日军的退路。夏清萍带着卫生队,在离桥不远的破庙里设立临时医疗点,随时准备救治伤员。
中午时分,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日军小队长安井,带着二十多个日军、三十多个伪军,坐着两辆卡车,浩浩荡荡地赶来支援。他们根本没料到,桥两边早己布下了“口袋阵”。
当第一辆卡车刚开上桥时,张守义猛地喊了一声:“打!”一排队员们立刻扔出土地雷和土炸药包,“轰隆”一声巨响,卡车被炸翻在桥上,堵住了后面的路。日军和伪军们纷纷跳下车,想要反击,却被芦苇荡里的子弹打得抬不起头。
安井气得哇哇大叫,指挥着日军向桥北侧冲锋。可刚冲出没几步,桥南侧的二排又开火了,子弹像雨点一样袭来,日军纷纷倒下。安井这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埋伏,赶紧下令:“撤退!快撤退!”
可这时,赵明远带着友军,从树林里冲了出来,堵住了日军的退路。“想跑?没门!”赵明远喊道,友军战士们举着枪,对着日军和伪军扫射。
这场伏击战,打得异常激烈。夏清萍带着卫生队的姐妹们,冒着枪林弹雨,把受伤的队员和友军战士抬到破庙里,止血、包扎、换药,忙得不可开交。夏清伦则在战场和医疗点之间来回跑,传递消息:“任连长,日军要从芦苇荡东侧突围!”“赵队长,南侧的伪军快投降了!”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日军和伪军被歼灭了大半,安井带着剩下的十几个残兵,狼狈地逃回了县城。队员们和友军战士们缴获了两辆卡车、一挺重机枪、三十多支步枪和五箱子弹。战斗结束后,夏清萍清点伤员,发现队员和友军各有几人受伤,却无一人牺牲,她松了口气,笑着对任天侠说:“连长,咱们的卫生队没给队伍拖后腿!”
西、连克两据点,声势震清平
大王庄伏击战的胜利,让两支队伍士气大振。赵明远找到任天侠,提议趁热打铁,拿下城东的小张庄据点——那里驻着三十多个伪军,武器简陋,且离县城更远,日军支援更难。
任天侠当即同意,还提出了更周全的计划:“咱们分兵两路,一路假装进攻小张庄,吸引伪军注意力;另一路去端掉他们藏粮的地窖,断了他们的后路,伪军没了粮食,肯定不战自溃。”
第二天夜里,行动开始。赵明远带着友军,在小张庄据点外开枪射击,大喊着“缴枪不杀”;任天侠则带着李柱子和三排,借着夜色,摸到据点后方的地窖。地窖门口只有两个伪军看守,队员们没费多大劲就解决了他们,打开地窖门——里面堆满了从乡亲们那里抢来的粮食、布匹。
“把粮食分了!”任天侠下令,队员们把粮食搬到附近的村子,分给了穷苦乡亲。据点里的伪军听说粮食被抢,顿时没了斗志,纷纷扔了枪,打开城门投降。不到半夜,小张庄据点也被攻克了。
短短半个月,两支队伍联手打掉了两个伪军据点,歼灭日伪军一百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物资。消息传遍清平,周边村子的乡亲们都知道,八路军和国民党的抗日队伍联手了,打鬼子越来越厉害。不少原本观望的地主,也主动拿出粮食支援队伍;还有二十多个青年,从邻县赶来,要求加入抗日队伍。
县城里的安井彻底慌了神,他把剩下的伪军全部调回县城,紧闭城门,再也不敢轻易出城。甚至有几个伪军小队长,偷偷派人联系任天侠,表达了投降的意愿——他们知道,跟着日军,迟早会被消灭。
五、友军惜别,烽火永燃
在李家庄休整了几天,赵明远接到消息:他们的大部队在聊城一带重新集结,催他们尽快归队。临行前,赵明远带着友军战士们,来到清平县抗日救国第一连的驻地,和队员们告别。
那天上午,李家庄的空地上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鸡蛋、小米、布鞋。张守义带着铁匠铺的人,给友军战士们的步枪都擦了油、换了新枪栓;夏清萍则给每个战士都发了一包草药,叮嘱道:“这是止血消炎的,行军打仗用得上。”儿童团的孩子们围着友军战士,唱着《抗日小英雄》,还把自己画的“打鬼子”图画塞给他们。
赵明远握着任天侠和周明远的手,眼里满是不舍:“任连长、周指导员,这段时间,多谢你们的帮助!咱们虽属不同队伍,却有着一样的心思——打鬼子、保家园。以后不管在哪,只要是抗日的事,咱们就是一家人!”
任天侠笑着说:“赵队长,一路保重!以后要是需要帮忙,随时派人来联系,咱们义不容辞!等把鬼子赶出鲁西,咱们再一起喝酒庆功!”周明远也补充道:“抗日的队伍,不分你我!希望咱们早日在胜利的战场上重逢!”
友军的队伍渐渐远去,队员们和乡亲们站在村口,挥手告别,首到队伍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任天侠望着他们的背影,对身边的队员们说:“看到了吗?只要咱们团结一心,不管是八路军,还是其他真心抗日的队伍,都能拧成一股绳,这股绳,能把鬼子赶出中国!”
此时,阳光洒在李家庄的地道口、练兵场、铁匠铺,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任天侠知道,友军的离开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清平的抗日烽火,因为这场联手作战,烧得更旺了;而他们接下来要做的,是趁着这股势头,扩大根据地,壮大队伍,为收复清平县城、迎接最终的胜利,做好万全准备。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