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023章桃开二度,暖意绵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江南的二月,总被一场场杏花雨染得温柔。总督府后园的桃花树己缀满花苞,粉白的花骨朵裹着晨露,在晨光里泛着朦胧的光。阿鸾坐在窗前,指尖捏着绣花针,正给太子绣一方锦帕——上面要绣上江南的春景,有桃花、荷塘,还有学堂孩子们读书的模样,等太子来的时候送给她。

“夫人,京城的信使到了!”春桃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带着雀跃的调子。阿鸾手一顿,绣花针轻轻戳在指尖,渗出一点殷红的血珠,她却顾不上疼,连忙放下针线,快步走到门口。信使捧着一个锦盒,笑着说:“夫人,太子殿下明日就到江南,这是太子让小的给您带来的礼物。”

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笔,笔杆上刻着“翰墨传情”西个字,还有一本太子亲笔写的字帖,字迹虽有些稚嫩,却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阿鸾拿起字帖,翻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阿鸾姐姐,我把宫里最好的笔送给你,等我到了江南,你要教我写江南的字,画江南的花。”

苏文轩刚从漕运码头回来,见阿鸾捧着字帖笑得眉眼弯弯,走上前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太子明天就到了?看把你高兴的。”阿鸾转过身,举起字帖给她看:“你看,太子的字进步多了,还特意给我带了笔。明天我们去码头接他,好不好?”

“好,”苏文轩点头,指了指窗外的桃花树,“我己经让人把后园的厢房收拾好了,推开窗就能看见桃花,太子肯定喜欢。厨娘也开始准备了,都是太子爱吃的江南小吃,有桂花糕、青团,还有你最拿手的荷叶糯米糕。”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阿鸾就换上了一身粉色的襦裙,领口绣着细碎的桃花纹,头上插着皇后送的荷花玉簪。苏文轩穿着常服,牵着她的手站在码头等候。不多时,一艘画舫缓缓驶来,船头立着的正是太子,他穿着宝蓝色的锦袍,手里举着一个绣着小老虎的荷包,正朝他们挥手。

“阿鸾姐姐!苏姐夫!”太子刚跳上岸,就一头扑进阿鸾怀里,把荷包举到她面前,“你看,我把你送我的荷包带来了,每天都戴着呢!”阿鸾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太子又长高了,也长壮了。一路辛苦了,快回府休息,我给你做了荷叶糯米糕。”

回到总督府,太子刚放下行李,就拉着阿鸾往学堂跑:“阿鸾姐姐,我要去看学堂的孩子们,还要看你说的桃花!”阿鸾无奈地看向苏文轩,苏文轩笑着点头:“让他去,这孩子在船上就念叨了一路。”

学堂离总督府不远,青砖黛瓦的院子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阿鸾推开门,只见十几个穿着青布衣裙的女孩子正坐在窗边读书,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听到动静,孩子们都抬起头,看到太子,眼里满是欢喜,纷纷站起身行礼:“太子殿下好!”

太子连忙摆手:“不用行礼,不用行礼!我是来跟你们一起读书的。”他走到阿桃身边,指着她手里的书:“你在读什么?能给我念念吗?”阿桃笑着点头,清了清嗓子,大声读了起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太子听得入了迷,从怀里掏出那支赤金笔,递给阿桃:“这支笔送给你,你读得真好,比宫里的先生读得还好听。”阿桃接过笔,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脸上满是欢喜:“谢谢太子殿下!我以后会更努力读书的。”

中午的膳食摆在后园的凉亭里,太子看着桌上的荷叶糯米糕,眼睛立刻亮了,拿起一块就放进嘴里,荷香和米香在舌尖散开,他满足地眯起眼睛:“阿鸾姐姐,这糯米糕比去年更好吃了!我要吃三块!”阿鸾笑着点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厨房里还有很多,不够再拿。”

皇后寄来的书信里说,太子在宫里越来越懂事,不仅认真读书,还常常去国子监听先生讲课。苏文轩看着太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笑着说:“太子在宫里肯定没少吃苦,以后多来江南,姐夫带你吃遍江南的小吃。”太子用力点头,嘴里还塞满了糯米糕,含糊地说:“好!我以后每年都来江南!”

下午,阿鸾带着太子去了荷塘边。虽然还没到荷花盛开的季节,但荷塘里的荷叶己经冒出了水面,嫩绿的叶片卷着,像一个个小拳头。太子蹲在荷塘边,手里拿着一根小树枝,轻轻拨弄着荷叶:“阿鸾姐姐,什么时候荷花才能开啊?我想看你说的粉白荷花。”

“快了,”阿鸾坐在石凳上,拿出给太子绣的锦帕,“等夏天来了,荷花就开了。这是我给你绣的锦帕,上面有江南的春景,还有学堂的孩子们,你带在身边,就像看到江南一样。”太子接过锦帕,小心地叠好放进怀里:“谢谢阿鸾姐姐,我会好好保管的,每天都带在身上。”

接下来的几日,阿鸾和苏文轩带着太子走遍了江南的大街小巷。他们去了漕运码头,看商船来来往往,听船家讲各地的趣事;去了乡下的田野,看绿油油的麦苗,跟着农民学插秧;还去了秦淮河畔,坐乌篷船,听江南的评弹,尝百姓们做的小吃。

有一天,他们去了学堂。孩子们正在做女红,阿桃绣的荷花荷包己经有模有样,婉儿则在帮着账房先生记账,算术做得又快又准。太子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拿起针线,也想学着绣一个荷包。阿鸾耐心地教他,手把手地教他穿针引线,太子学得有模有样,虽然绣得歪歪扭扭,却很认真。

“阿鸾姐姐,你看我绣的荷包!”太子举起自己的作品,脸上满是骄傲。阿鸾笑着点头:“好看!比姐姐第一次绣的还好。等绣好了,送给你母后,她肯定会喜欢的。”太子用力点头,更加认真地绣了起来。

傍晚回到总督府,清风辰辰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太子累得倒在椅子上,却依旧兴奋地说:“阿鸾姐姐,江南真好!有好看的桃花,有好吃的糯米糕,还有学堂的孩子们。我不想回京城了,我想一首住在江南。”阿鸾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你是太子,将来要治理国家,等你长大了,再来江南,姐姐还带你吃糯米糕,看荷花。”

苏文轩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笑着说:“太子,陛下给你寄来书信了,让你在江南多学些东西,看看江南的治理,将来好为百姓做事。”太子接过书信,认真地读了起来,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严肃:“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的,将来做一个像苏姐夫一样的好官,为百姓做事。”

日子一天天过去,太子在江南的日子也快结束了。临走前一晚,总督府举办了一场小宴。月光洒在桃花树上,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在三人身上。太子举起酒杯,对阿鸾和苏文轩说:“阿鸾姐姐,苏姐夫,谢谢你们这几天的照顾。我在江南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将来我长大了,一定会像你们一样,为百姓做事,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阿鸾和苏文轩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他们知道,太子在江南的这段日子,不仅感受到了江南的美好,更明白了为官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日清晨,太子启程回京城。码头边挤满了学堂的孩子们,他们手里拿着自己做的点心和画,嘴里说着“太子殿下再见”。阿桃把自己绣的荷花荷包送给太子,婉儿把自己算的账册送给太子,还有几个孩子把自己画的江南春景图送给太子。

太子接过礼物,眼眶微微泛红:“谢谢你们!我会想你们的,明年我还会来江南,来看你们,看桃花,吃糯米糕。”他爬上画舫,还不忘朝阿鸾和苏文轩挥手:“阿鸾姐姐,苏姐夫,再见!”

阿鸾站在苏文轩身边,看着画舫渐渐远去,心里满是不舍,却也多了几分坚定。她知道,太子在江南的这段经历,会成为他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而她和苏文轩,也会在江南继续努力,为百姓做事,为江南的美好明天奋斗。

送走太子,阿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堂上。她让人扩建了学堂,增加了更多的课程,不仅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女红算术,还教她们医术和经商之道,让她们能有更多的选择。苏文轩则忙着治理漕运,扩建码头,还在江南开办了书院,让更多的孩子能有机会读书。

夏天很快就到了,荷塘里的荷花全开了,粉白的花朵在碧绿的荷叶间绽放,清香满溢。阿鸾带着学堂的孩子们在荷塘边写生,孩子们拿着画笔,认真地描绘着眼前的美景。阿桃拿着自己的画,跑到阿鸾身边:“夫人,您看我画的荷花,像不像真的?我要把它寄给太子殿下,让他看看江南的荷花。”

阿鸾笑着点头:“好,咱们一起寄给太子,让他也看看江南的夏天。”她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心里满是幸福——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有爱人在身边,有事业在手中,有希望在眼前。

秋意渐浓时,学堂里的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阿桃绣的荷花荷包被京城的商人买走了,赚的钱足够她弟弟读书;婉儿帮着账房先生记账,做得又快又准,被很多商人聘请;还有几个孩子考上了京城的女学,即将开启新的人生。

送孩子们去京城那天,阿鸾亲自为她们整理行装,语重心长地说:“到了京城,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将来回来,为江南的百姓做事,为江南的女子争光。”孩子们含泪点头,齐声说:“夫人放心,我们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苏文轩走到阿鸾身边,握住她的手:“别难过,孩子们会回来的。咱们的学堂,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江南的明天,会越来越好。”阿鸾抬头看他,见他眼里满是坚定,心里也跟着安定下来。

冬日的江南,虽没有京城寒冷,却也带着几分湿冷。阿鸾让人在学堂里生了炭火,还为孩子们做了厚厚的棉衣。苏文轩则忙着在乡下修建水利工程,以防来年春天洪涝。除夕夜,总督府里张灯结彩,阿鸾和苏文轩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烟火,手里捧着温热的屠苏酒。

“明年春天,太子该来了吧?”阿鸾轻声说。苏文轩笑着点头:“是啊,咱们得提前准备好荷叶糯米糕,还有学堂孩子们的画,让他看看江南的变化。”阿鸾靠在他怀里,听着远处的鞭炮声,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明年的江南,定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春天,而她和苏文轩,也会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他们的幸福故事,继续守护着江南的百姓,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与安宁。

大年初一那天,学堂的孩子们带着自己做的点心和画,来总督府给阿鸾和苏文轩拜年。他们有的带来了自己绣的荷包,有的带来了自己算的账册,有的带来了自己画的江南春景图,每个人脸上都满是欢喜。

阿鸾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笑脸,心里满是感动。她把孩子们拉到身边,笑着说:“今年春天,太子殿下会来江南,到时候,你们要把自己的作品拿给他看,让他知道,咱们江南的孩子,都是最棒的。”孩子们齐声答应,眼里满是期待。

二月末,江南的桃花又开了。总督府后园的桃花树,满树粉白,像一片云霞。阿鸾站在桃花树下,看着苏文轩为即将到来的太子准备住处,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江南的春天,不仅有桃花开,还有孩子们的读书声,还有百姓们的笑脸,还有她和苏文轩的爱情与坚守。

这江南的暖意,就像这盛开的桃花,一年比一年浓,一年比一年艳。阿鸾和苏文轩,就像这江南的春雨,滋润着这片土地,让桃李成蹊,让幸福与温暖,永远在江南的大地上流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