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036章挂庭风定见云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苏明哲倒台的消息传遍京城那日,安澜院的桂花正开得最盛,细碎的花瓣落在青石板上,踩上去软乎乎的,像铺了层金粉。花贝今刚把宫里赏赐的笔墨分发给学堂的孩子,就见周叔领着个穿粗布衣裳的少年走进来,少年手里捧着个陶碗,碗里盛着半满的桂花蜜,釉色上还留着未擦净的指纹。

“县主,这是赵峰大哥家的二郎,说要给您送自家酿的桂花蜜。”周叔笑着递过陶碗,“赵大哥特意交代,这蜜是二郎守着灶火熬了三个时辰的,没放太多糖,正适合泡水喝。”

花贝今接过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抬头时正对上二郎局促的眼神——少年约莫十二三岁,袖口还沾着些炭灰,显然是刚从灶房跑过来的。“辛苦你了,”她从食盒里拿出块枣泥糕递过去,“这是宫里赏的,你拿着尝尝,回去替我谢谢赵大哥。”

二郎接过枣泥糕,涨红了脸鞠了一躬,转身跑出门时还差点撞到门框,惹得学堂里的孩子都笑了起来。花贝今看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前几日赵峰从锦衣卫大牢出来时的模样——他穿着皱巴巴的囚服,却执意要先去学堂看看孩子,说“只要孩子们还在读书,心里就踏实”。

正想着,计生贝的脚步声从院外传来。他今日换了身常服,手里拿着卷明黄色的圣旨,脸上带着难得的轻松:“圣上刚下了旨,不仅恢复了赵峰的职位,还让我兼管户部的粮饷司,以后学堂的用度,再也不用怕有人从中作梗了。”

花贝今接过圣旨,指尖拂过上面“钦此”二字,忽然觉得眼眶发热。她想起长乐宫那次险局,想起赵峰蒙冤时的焦灼,想起这些日子所有人的坚持,如今总算守得云开。“那苏明哲的余党呢?会不会还有人暗中针对咱们?”她轻声问。

“放心,”计生贝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刚从外面回来的凉意,“圣上己经下令彻查苏氏一族的党羽,户部里几个跟苏明哲交好的官员都被革了职,往后朝堂上,该清净些了。”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木盒,“对了,今日去户部交接时,碰到工部的李大人,他说这是最新研制的活字印版,特意送给学堂,以后印教材就不用再手抄了。”

花贝今打开木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刻好的木活字,上面的字迹清晰工整。她想起之前先生们熬夜手抄教材的模样,指尖轻轻碰了碰活字,心里满是暖意:“这下可好了,先生们不用那么辛苦了,孩子们也能更快拿到新教材。”

接下来的几日,安澜院格外热闹。工部派来的匠人帮着学堂搭建了新的印书坊,赵峰带着下属送来大批粮食和布匹,说是“给孩子们过冬用的”;宫里的太监也来了好几趟,不仅送来了圣上赏赐的笔墨纸砚,还带来了御花园里的桂花树苗,说“圣上特意交代,让县主种在学堂门口,沾沾皇家的福气”。

花贝今和先生们忙着整理教材,准备用新的活字印版印刷《论语》和《孟子》;花母则带着丫鬟们缝制冬衣,给学堂里家境贫寒的孩子每人做了一件厚棉袄;计生贝一有空就去学堂帮忙,有时候教孩子们射箭,有时候给他们讲京城外的趣事,惹得孩子们总是围着他转。

这日午后,花贝今正在印书坊查看印好的教材,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一阵喧哗。她走出房门,就见几个穿官服的人站在门口,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手里捧着个锦盒,神色恭敬。“在下是翰林院的王修远,特来拜访花县主。”老者躬身行礼,“听闻县主办学堂有功,翰林院的同僚们特意凑了些书籍,想捐给学堂,还望县主收下。”

花贝今连忙请他们进屋,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满满的线装书,有《史记》《汉书》,还有不少前朝的诗集。“多谢王大人和翰林院的同僚们,”她笑着说,“这些书正好能丰富学堂的藏书,孩子们肯定会很高兴。”

王修远喝着茶,看着窗外正在读书的孩子,忍不住赞叹:“县主真是了不起!能让这么多出身平凡的孩子读书明理,这份功劳,可比我们在翰林院写几篇文章大多了。之前苏明哲刁难学堂,我们这些老臣都看不过去,只是碍于他的权势,没能出手相助,实在惭愧。”

“王大人言重了,”花贝今放下茶杯,“如今苏明哲己经倒台,学堂也得到了圣上的支持,往后有各位大人的帮忙,孩子们定能学得更好。”

两人聊了许久,王修远临走时还特意留下话,说翰林院的学士们愿意定期来学堂讲课,给孩子们讲讲朝堂上的事,让他们开阔眼界。花贝今送他出门时,正好碰到花贝安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踢毽子,毽子上的羽毛是用宫里赏赐的绸缎做的,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姐姐!王大人好!”花贝安看到他们,立刻停下脚步,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其他孩子也跟着行礼,小脸上满是认真。王修远看着他们,笑着对花贝今说:“县主教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既懂礼貌,又有精神。”

送走王修远,花贝今刚要回印书坊,就见青黛匆匆跑来,手里拿着封信:“县主,宫里来的信,说是皇后娘娘请您明日去坤宁宫赴宴,还说要请学堂里几个会画画的孩子一起去,给皇后娘娘画幅《秋庭读书图》。”

花贝今接过信,心里有些意外。皇后素来端庄持重,很少宴请外臣家眷,如今突然邀请她,还特意要带孩子,想必是受了圣上的嘱托,想进一步支持学堂。“你去学堂问问,看看哪个孩子愿意去,就选五个画画最好的,再让先生们教他们几句宫廷礼仪,别到时候失了规矩。”她对青黛说。

青黛应了声,快步跑了出去。花贝今看着信上娟秀的字迹,忽然想起长乐宫的苏氏,心中感慨万千——同样是后宫妃嫔,苏氏一心为家族谋利,不惜陷害忠良,最终落得被打入冷宫的下场;而皇后则始终以大局为重,默默支持有益于百姓的事,这才是后宫典范。

次日一早,花贝今带着五个孩子,在计生贝的陪同下入宫。坤宁宫的庭院里种着许多梧桐树,叶子己经泛黄,落在地上像铺了层金毯。皇后穿着一身淡紫色的宫装,头上只插着一支白玉簪,看起来温婉而大气。她看到孩子们,立刻露出笑容,让宫女给他们端来点心和果子。

“你们别怕,”皇后摸着最小的孩子阿福的头,“今日叫你们来,就是想让你们画幅画,画得好,娘娘有赏。”

阿福抬起头,小脸上满是兴奋:“娘娘,我们能画学堂里的样子吗?有先生讲课,有我们读书,还有院子里的桂花树。”

皇后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就画你们最喜欢的样子。”

孩子们立刻拿出纸笔,趴在案上画了起来。花贝今和皇后坐在一旁,看着他们认真的模样,偶尔聊几句学堂的事。“之前苏贵妃刁难你,本宫都听说了,”皇后端起茶杯,“还好圣上明察秋毫,没让她的阴谋得逞。你办学堂的事,本宫一首很支持,往后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本宫说。”

花贝今连忙道谢:“多谢皇后娘娘。有娘娘和圣上的支持,臣妇定能把学堂办得更好,让更多孩子受益。”

孩子们很快就画好了画,五幅画拼在一起,正好是一幅完整的《学堂读书图》——画中的学堂窗明几净,孩子们有的在读书,有的在写字,院中的桂花树上还落着几只小鸟,充满了生机。皇后看着画,忍不住赞叹:“画得真好!这才是大明朝该有的样子,百姓安居乐业,孩子们有书可读。”

她让人拿来赏赐,给每个孩子都送了一支玉笔和一方砚台,还给花贝今送了一块上好的云锦,说“做件新衣裳,也好配你县主的身份”。离开坤宁宫时,皇后还特意叮嘱:“以后要常带孩子们来宫里走走,让他们看看皇宫的样子,也让他们知道,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

回到安澜院,孩子们拿着赏赐,兴奋地向其他同学炫耀,学堂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花贝今把皇后赏赐的云锦交给花母,花母摸着柔软的布料,笑着说:“皇后娘娘真是体贴,这云锦做件褙子,肯定好看。”

接下来的日子,学堂的发展越来越顺利。翰林院的学士们定期来讲课,孩子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工部帮忙修建的印书坊日夜运作,不仅满足了学堂的教材需求,还为附近的私塾印刷书籍;宫里也时常送来赏赐,有笔墨纸砚,有衣物布匹,还有圣上亲笔题写的“明志学堂”匾额,挂在学堂门口,格外醒目。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传来了胡党余孽在边境作乱的消息。圣上召集群臣商议对策,计生贝主动请缨,要去边境平定叛乱。花贝今虽然担心,却也知道这是计生贝的职责,只能默默为他收拾行囊,准备他需要的衣物和药品。

临行前一晚,安澜院的灯亮到了深夜。花贝今帮计生贝整理着铠甲,指尖拂过上面的纹路,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到了边境,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别太拼命。学堂的事你放心,我会打理好,孩子们也会等着你来给他们讲边境的故事。”

计生贝握住她的手,眼神坚定:“放心,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等我平定了叛乱,咱们就带着孩子们去郊外踏青,看看京城外的风景。”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平安符,上面绣着“平安”二字,“这是我让青黛绣的,你带着,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花贝今接过平安符,紧紧攥在手里,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花母和花贝安站在一旁,眼里也满是不舍。花贝安走到计生贝面前,仰着头说:“姐夫,你一定要早点回来,我还等着听你讲边境的英雄故事呢!”

计生贝摸了摸他的头,笑着点头:“好,姐夫一定早点回来,给你带边境的特产。”

次日一早,计生贝带着军队出发了。花贝今带着花母和花贝安,还有学堂的孩子们,在城门口为他送行。看着军队渐渐远去的身影,花贝今心里满是牵挂,却也充满了信心——她相信计生贝一定能平定叛乱,平安归来。

接下来的日子,花贝今一边打理学堂,一边关注着边境的消息。她时常给计生贝写信,告诉她学堂的近况,孩子们的进步,还有京城的趣事;计生贝也会回信,告诉她边境的情况,说叛军己经被打得节节败退,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定叛乱。

这天,花贝今正在给孩子们上课,忽然看到周叔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封信,脸上满是兴奋:“县主!好消息!佥事大人平定叛乱了!己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教室里的气氛瞬间沸腾。花贝今接过信,手指有些颤抖,看完信后,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信里说,计生贝不仅平定了叛乱,还俘虏了叛军首领,圣上己经下旨,要亲自在城门口迎接他。

花贝今立刻带着孩子们去准备,她让先生们教孩子们唱欢迎的歌谣,让会画画的孩子画一幅《凯旋图》,还让厨房准备了丰盛的饭菜,等着计生贝回来。

几天后,计生贝凯旋的消息传遍了京城。花贝今带着花母、花贝安和学堂的孩子们,在城门口迎接他。当看到计生贝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铠甲,带着军队出现在远处时,孩子们立刻唱起了欢迎的歌谣,手里挥舞着自己画的《凯旋图》。

计生贝看到他们,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花贝今面前,紧紧握住她的手:“我回来了,让你担心了。”

花贝今看着他脸上的伤疤,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回到安澜院,庭院里的桂花虽然己经谢了,却留下了满院的清香。花母端上准备好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聊着天,仿佛又回到了之前安宁的日子。计生贝给孩子们讲着边境的故事,讲他如何带领军队平定叛乱,如何俘虏叛军首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里满是崇拜。

夜色渐深,花贝今和计生贝坐在庭院里的石凳上,看着天上的月亮。花贝今靠在计生贝的肩膀上,手里握着他送的平安符,心里满是安宁。“以后再也不会有战乱了,再也不会有人刁难咱们了,”她说,“咱们可以安安稳稳地办好学堂,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大明朝越来越好。”

计生贝紧紧抱住她,声音温柔:“是啊,以后都会好的。有你,有孩子们,有这么多支持咱们的人,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幸福,学堂也会越办越好,让天下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让大明朝永远太平。”

月光洒在庭院里,照亮了两人的身影,也照亮了学堂的窗户。花贝今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只要他们坚守初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会一起守护着学堂,守护着家人,守护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希望,让桂香永远满庭,让正义永远不缺席,让大明朝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读书的机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墙玉碎:贝今谋宫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WIW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