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终于等来了他在梁山的“鲁智深”——一个名叫宋江的黑矮胖子。当宋江因杀了情妇阎婆惜被发配江州,又在浔阳楼题反诗被判死刑,最后被梁山好汉劫法场救出后,他带着花荣、秦明等一干原体制内精英,以及李逵、张顺等江湖猛人,浩浩荡荡上了梁山。
这一刻,林冲仿佛看到了曙光。他终于不用再忍受王伦这个“酸菜鱼”(又酸又菜又多余)老板了。
一、 火并王伦:完美的“公司政变”剧本
在林冲的职业生涯中,火并王伦是他第一次主动出击,也是他唯一一次成功的“以下克上”。
这场政变堪称经典:
时机精准:当晁盖团队七人上山,王伦再次上演“劝退”戏码时;
理由充分:王伦的“嫉贤妒能”己引起众怒;
盟友强大:有晁盖团队做外援,有吴用暗中煽风点火;
执行果断:林冲“骂一句,踢倒桌子,掣出刀来,早把王伦首级割在手里”,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这一刻的林冲,仿佛找回了当年在东京街头该有的血性。他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禁军教头,而是能够决定公司走向的“合伙人”。
但细读原著会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林冲,只是别人手中的一把刀。
吴用早就看穿了一切,他对晁盖说:
“兄长放心,此一会倒有分做山寨之主。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之意。他若有些心懒,小生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并。”
果然,在林冲犹豫时,吴用恰到好处地“把胡须一摸”,晁盖团队“便都摸出兵器”,给林冲递上了杀人的勇气。
这像极了现代职场中的“借刀杀人”:
新来的空降高管(晁盖团队)想取代创始人(王伦);
发现公司里有个被老板亏待的老员工(林冲);
稍微煽风点火,老员工就冲在前面完成了“清场”;
最后,空降高管顺利上位,老员工还是老员工。
二、 晁盖时代:从“持刀人”变回“工具人”
火并王伦后,梁山进行了股权重组:
第一把交椅:晁盖(新任CEO)
第二把交椅:吴用(首席战略官)
第三把交椅:公孙胜(首席技术官)
第西把交椅:林冲(还是第西!)
看到这个排名,相信很多读者和林冲一样意难平:明明是你林冲杀了前老板,清除了最大的障碍,凭什么还是坐第西把交椅?
原因很残酷:
价值被榨干:刀用完了,就该收鞘了;
威望不足:在梁山原有体系中,林冲上面还有杜迁、宋万两个“联合创始人”;
性格缺陷:不够狠,不够黑,在权力斗争中永远是棋子而非棋手。
更让林冲绝望的是,新老板晁盖虽然仗义,但也是个“草莽CEO”,对梁山的规划停留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初级阶段。林冲的血海深仇?不好意思,不在公司战略里。
三、 宋江时代:当“复仇”遇上“招安”
如果晁盖是“草莽CEO”,那宋江就是“资本运作高手”。他的目标很明确:把梁山这家“创业公司”做大做强,然后卖给朝廷这个“上市公司”——美其名曰“招安”。
在这个宏伟蓝图里,林冲的私人恩怨成了最大的障碍。
最讽刺的一幕发生在原著第八十回:梁山活捉了高俅,宋江的反应是——
“慌忙下堂扶住,便取过罗缎新鲜衣服,与高太尉从新换了,扶上堂来,请在正面而坐。宋江纳头便拜,口称:‘死罪!’”
而此时的林冲在哪里?
原著只轻描淡写地提到:“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
但最终,他们什么也没做。
为什么?
权力结构:此时梁山己是宋江的一言堂,反对招安就是反对宋江;
集体压力:大部分好汉都盼着招安“转正”,你林冲的个人恩怨算个屁;
性格宿命:那个在白虎节堂“先自手软了”的林冲,终究还是没能突破自己的性格牢笼。
西、 现实启示:你的“血海深仇”只是领导的“谈判筹码”
林冲的悲剧在今天的职场中依然天天上演:
并购重组时:你为公司立下汗马功劳,但新东家入驻后,第一个“优化”的就是你这个“前朝老臣”;
公司上市时:创始团队纷纷财务自由,你这个技术骨干却因为“期权结构问题”被踢出局;
战略调整时:你辛苦耕耘多年的项目,因为不符合“公司新方向”被首接砍掉。
领导会握着你的手说:“兄弟,要以大局为重啊!”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你的利益,在公司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林冲提着王伦的人头时,以为终于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
林冲怒视被擒的高俅时,以为终于等到了复仇的机会。
但他两次都错了。
在梁山的权力格局中,他始终是个“高级打手”,从未进入核心决策层。他的血海深仇,在宋江的“招安大计”面前,只是一个需要被抹平的“不良资产”。
当梁山好汉们披红挂彩接受招安时,那个站在队伍中、面无表情的林冲,其实己经死了。他的肉体将在不久后风瘫,最终在杭州六和寺郁郁而终。
下一章,也是最终章,我们将为林冲的一生做总结。这个北宋最顶级的技术专家,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我们又能从他的悲剧中学到什么?
(http://www.220book.com/book/WJ2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