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之案,最终尘埃落定。
因为沈沁通过傅九玄,暗中递话求情,加之案情本身确实有诸多特殊之处,大理寺卿最终笔下留情,将“斩立决”改判为“流放三千里”。
他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这一生,恐怕都再也无法回到他热爱的绣坊,拿起他心爱的绣花针了。
而安国公府,虽然在此次事件中,并未伤筋动骨,但因为“柳莺案”和后续苏湄的一系列骚操作,导致颜面尽失,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也只能偃旗息鼓,暂避风头。
至此,第一卷【京华初啼】的核心事件——【状元之死】与【绣坊断指案】,正式画上了一个句号。
上京城,似乎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的表面之下,正酝酿着一场更加猛烈的、足以将所有人都卷入其中的风暴。
入夜,傅九玄悄然来到了“不闻居”。
沈沁正在灯下,研究着苏湄送来的那本旧账。她看得太过专注,连傅九玄什么时候进来的,都没有察觉。
“咳。”傅九玄轻咳一声,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沈沁吓了一跳,抬起头,看到是他,才松了口气,嗔怪地白了他一眼:“你走路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
傅九玄没有理会她的抱怨,而是将一份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绝密卷宗,放在了她的面前。
“你要的,关于吕家的所有资料。”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低沉,“这是锦衣卫的密档,按律,外人不得翻阅。你看完,必须由我亲手销毁。”
沈沁的心,猛地提了起来。她知道,这份卷宗的份量。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地,打开了油纸包。
卷宗的纸页,己经泛黄,带着一股陈旧的“霉味”。然而,当沈沁翻开第一页,看到上面用朱砂笔写下的一个名字时,她感觉自己仿佛瞬间坠入了冰窟,浑身的血液,都快要凝固了。
那上面写着——柳如是。
她的继母。
更让她感到通体发寒的是,她那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的“通感嗅觉”,从那陈旧的卷宗之上,清晰地“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阴冷的、充满了“贪婪”与“嫉妒”的气味。
这股气味,与她母亲遗物上,残留的那股让她做了无数次噩梦的“不祥”之香,一模一样!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终于汇集到了一起,指向了那个在她府中,扮演了十几年“贤妻良母”角色的女人。
傅九玄看着她瞬间变得惨白的脸色,和微微颤抖的手指,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疼惜。
他伸出手,覆在了她的手背上,用他那带着薄茧的、温暖的手掌,紧紧地握住了她冰凉的手。
“别怕,”他说,“你母亲的案子,或许,可以从这里开始查了。无论你接下来想做什么,我,都会帮你。”
两人的合作关系,在这一刻,终于发生了质的升华。从最初的“利益捆绑”,到后来的“携手破案”,再到如今,正式从“市井奇案”,转向了更深层次的、关乎血海深仇的“家族恩怨”。
就在这气氛略显凝重而温馨的时刻,一个煞风景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小姐!傅大人!我给你们炖了汤!”
杏儿兴高采烈地端着一个巨大的汤盅,走了进来。那汤盅里,是她为了庆祝案件告破,特意“精心改良”过的“十全大补汤”。
她不仅放了人参、鹿茸,还自作主张地,将之前在“百草堂”讹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名贵药材”,也一并扔了进去。
汤的气味,极其浓烈,甚至有些刺鼻。
沈沁和傅九玄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
然而,盛情难却。
两人只能硬着头皮,一人喝了一大碗。
后果就是,当天半夜,永宁侯府和“不闻居”的灯,都亮到了天明。
——因为,沈沁和傅九玄,双双因为补得太过,流鼻血流到了半夜,用光了府里所有的棉花。
而一个新的、更加凶险的漩涡,己经悄然张开。
大理寺闻香探案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理寺闻香探案录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JA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