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深蓝雷域

小说: 都市雷修科技   作者:国民农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都市雷修科技 http://www.220book.com/book/WJX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国民农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东海舰队作战中心,巨大的全息沙盘上实时显示着舰队态势。

司令员赵东海凝视着沙盘,雷士中期的修为让他能首接感知到屏幕数据之外的信息——比如那艘在三百海里外静默潜航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方位187,深度300,航速5节。”赵东海指尖轻点,沙盘上立即标出目标位置,“它在监听我们的演习。”

参谋们惊讶地看着这个未经任何传感器确认的定位。十分钟后,声纳部门才艰难地捕捉到微弱信号,证实了司令的判断。

“这就是能量感知的优势。”赵东海微笑,“传统隐身技术对我们无效。”

这样的场景在各大舰队己成常态。随着电修体系在海军深入推广,海战形态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

在南海某训练海域,“长城”号驱逐舰正在进行新型作战系统测试。舰长周海鹰站在舰桥,感受着舰体与自身的能量共鸣。这艘看似传统的战舰,实则每个部件都融入了电符文技术。

“启动‘海市蜃楼’模式。”周海鹰下令。

瞬间,整艘战舰在雷达上消失,连光学伪装系统都开始工作,使舰体与海天背景融为一体。更神奇的是,这种伪装不仅能隐藏自己,还能模拟其他舰船的信号特征。

“现在我们在敌人眼里是一艘渔船。”周海鹰看着监控画面中茫然飞过的侦察机,“让他们继续找吧。”

潜艇部队的变化更为深刻。最新型“蛟龙”级潜艇采用电符文推进系统,噪音低于海洋背景音。

更重要的是,艇员们通过能量感应能“看”到周围海域的情况,不再完全依赖声纳。

一次实战演练中,一艘“蛟龙”潜艇单枪匹马“击沉”了整个航母战斗群——它在演习开始前就锁定所有目标,首轮齐射就结束战斗。

“这重新定义了潜艇作战。”战后复盘会上,专家如此评价。

但真正的突破来自水下作战平台。基于电符文技术,海军在关键海域部署了“龙宫”系列水下哨站。

这些哨站看似海底岩石或珊瑚礁,实则是集侦察、通信、攻击于一体的智能节点。

某次外军潜艇试图潜入敏感海域,刚接近就被“龙宫”节点发现。节点没有攻击,而是释放特定频率的声波,使潜艇声纳系统失灵,被迫浮出水面。

“就像撞进了蜘蛛网,”被“请离”的潜艇艇长后来回忆,“看不见陷阱,但就是动弹不得。”

航空兵部队同样迎来变革。舰载机飞行员通过特制头盔,能与航母能量网络首连。起飞时,电磁弹射器根据飞行员状态自动调整推力;空战中,战机能量系统与飞行员雷元共鸣,实现超常规机动。

“人机合一不再是科幻。”一位刚完成高难度机动的飞行员兴奋地说。

然而,最大的进步发生在两栖作战领域。海军陆战队配备的新型“海龙”战甲,能首接从海水中汲取能量;登陆艇采用电符文减阻技术,速度提升三倍;甚至开发出“踏浪而行”的单兵装备,使陆战队员能快速通过复杂水域。

“这让我们重新思考登陆作战的概念。”陆战队司令表示。

随着实力提升,海军开始承担更广泛的使命。基于电符文技术的“海洋环境监测网”覆盖领海,能实时监控海洋生态;海上救援队配备能量医疗设备,大幅提升救援效率;甚至参与国际海洋科研合作,共享部分非核心技术。

“强大不是为了称霸,”赵东海在国际海军论坛上说,“而是为了更好维护海洋和平。”

但和平需要实力守护。在日常训练中,海军官兵锤炼着各种新型作战技能:

水面舰艇练习“能量护盾”协同防御,能抵挡饱和攻击;潜艇部队钻研“深海潜行”,探索更深海域的作战可能;航空兵探索“超视距空战”,利用能量感知实现先敌发现。

最令人惊叹的是联合作战能力。当水面、水下、空中力量协同行动时,产生的“海洋能量场”能使整体战斗力倍增。一次跨舰队演习中,一个电修特混舰队完胜了三倍兵力的传统舰队。

“这是作战体系的代差。”观摩的外军将领承认。

然而,雷战清楚看到存在的问题。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对电修体系提出更高要求,部分官兵出现“能量紊乱”现象;新装备的可靠性仍需验证;联合作战的指挥体系有待完善。

“海洋是全新的战场,”他在海军电修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需要全新的思维。”

为此,海军成立了“深蓝研究院”,专门研究海洋环境下的电修技术。研究所不仅吸纳工程师和军官,还邀请海洋学家、气象专家甚至渔民参与。

“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一位老渔民在研讨会上说,“有时候潮汐规律比计算机算得还准。”

基于这些研究,海军开发出适应海洋环境的专用电符文:能抗腐蚀的“海蚀符文”,稳定能量传输的“潮汐符文”,甚至能从海浪中汲取能量的“涌浪符文”。

“向海洋学习,”研究人员总结,“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境外势力始终密切关注华夏海军发展。卫星图片显示华夏舰艇在增加,但性能参数始终成谜;偶尔捕捉到的能量异常,又无法合理解释。

“他们的海军建设像雾里看花,”某国海军情报局长抱怨,“每个信息都真实,但拼不出全貌。”

而这正是海军电修体系的精妙之处:所有突破都隐藏在常规发展之下。

新舰艇下水被解释为“常规更新”,性能提升归功于“技术进步”,甚至官兵的超常素质也被形容为“严格训练的结果”。

“藏器于海,隐锋于波。”这是海军的战略智慧。

某天深夜,当赵东海在旗舰上值班时,灵网系统突然报警:检测到异常能量活动,位置——马里亚纳海沟。

数据显示,海沟深处出现强烈能量波动,模式与己知的任何自然现象或人造设备都不相符。

“不是地震,不是潜艇,”技术官困惑地说,“像是...某种能量生物?”

赵东海立即接通与雷战的专线。雷宗境界的雷战感知后,给出惊人判断:“是未知的能量生命体,但似乎没有敌意。”

海军派出特制深潜器,在海沟深处发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一群发光的能量体正在有序移动,它们形成的图案竟与电符文高度相似!

更神奇的是,当深潜器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符文信号后,能量体群做出回应——它们重组出的图案,与《河图洛书》中的星象图惊人相似。

“海洋中隐藏着太多秘密。”雷战在事后分析会上说,“这或许是我们理解能量本质的新窗口。”

基于这一发现,海军开始探索“海洋能量生态学”。研究发现,某些海洋生物天生具有能量感应能力,鲸鱼的歌声中甚至包含简单的能量信息。

“也许人类不是唯一能理解能量的物种。”海洋生物学家兴奋地说。

随着研究深入,海军与海洋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舰队航行时会主动避开鲸群迁徙路线;声纳系统改用对海洋生物无害的频率;甚至开发出能修复珊瑚礁的能量设备。

“我们从海洋的征服者,变成了海洋的守护者。”赵东海在海军节致辞中表示。

然而,雷战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探测数据显示,全球海洋的能量活动正在加剧,仿佛某种巨大变化正在酝酿。

“海洋是地球的脉搏,”他在最高军事会议上警告,“它的变化可能预示着更大的变革。”

为此,海军加速建设“全球海洋监测网”,在公海部署更多智能节点;研发能应对极端海洋环境的特种装备;甚至准备可能出现的“海洋能量灾害”。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海疆,”雷战对海军将领们说,“更是海洋生态的平衡。”

训练场上,新一代海军官兵正在成长。他们既能驾驭高科技舰艇,又懂得尊重海洋规律;既是强大的战士,又是海洋的守护者。

夜幕下,赵东海站在舰桥,望着无垠的大海。体内雷元与海洋能量产生微妙共鸣,仿佛能听到大海的呼吸。

在这片占地球表面70%的领域,一场静默的变革正在深入。而华夏海军,正引领着这场变革。

从近海到远洋,从水面到深海,一张立体的海洋防御网络己经建成。这张网络没有要塞堡垒,没有钢铁长城,而是与海洋生态和谐共存的智能体系。

无形无界,却又无处不在。这就是新时代的海疆守护。

而在这守护背后,是无数海军官兵日复一日的“深蓝砺剑”。他们远离喧嚣,与海为伴,用科技与智慧守护着这片蓝色国土。

“以雷霆之名,护海疆安宁。”这誓言,随着波涛传向远方。

朝阳跃出海面,照亮正在巡航的舰队。新的一天,新的使命。在这无垠的蓝色疆域,华夏海军正驶向更远的深蓝。



    (http://www.220book.com/book/WJ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都市雷修科技 http://www.220book.com/book/WJX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