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威慑”与“极限发展”的策略,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下投入了两块性质迥异的巨石,其引发的涟漪在人类文明内部与那潜在的观察者之间,悄然扩散开来。
整个太阳系,仿佛变成了一个无声的舞台,台上的人类文明在聚光灯下竭力展示着自身的成长与潜力,而台下黑暗中那双(或那些)沉默的眼睛,依旧没有任何明确的回应,只有那些偶尔泄露的、证明其存在的细微“技术指纹”,提醒着人们这场演出并非独角戏。
“轩辕二号”星舰在木星轨道附近进行了一次高调的能量机动演习。
其新型“混沌炉”全功率启动时引发的局部时空曲率变化,被“谛听”网络清晰地记录下来,数据表明其能量层级己经触及了足以进行短途恒星际跃迁的门槛。
演习过程中,舰载传感器全力扫描周边空域,试图捕捉任何可能的窥探反应。
结果却是一片“干净”到令人不安的寂静,仿佛那片空域本就空无一物,连之前偶尔检测到的微弱引力扰动也销声匿迹了。
对方似乎对人类展示肌肉的行为毫无兴趣,或者说,完全不在意。
与此同时,在地球上,“心网”的深度建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进展。随着“心壤培育”计划的推进,全球范围内的集体意识和谐度稳步提升。
这种提升反映在“灵络”网络上,便是能量传输效率的进一步优化和社会运行稳定性的增强。
更微妙的是,一些高敏感度的雷修报告称,他们在深度冥想、与“心网”高度共鸣时,偶尔能捕捉到一丝极其短暂、非人类意识的“冰冷注视感”,这感觉一闪即逝,无法追溯,却真实不虚。
这似乎表明,“心网”不仅连接着人类,其散发的集体意识波动,也可能作为一种特殊的信号,被那隐匿的观察者所感知。人类努力营造的内在和谐,本身也成了一种特殊的“展示”。
雷战在昆仑节点,持续尝试以其雷皇境界去感知和解析那些隐藏在宇宙背景噪音中的异常。
他的精神力量如同最精密的探针,扫描着来自太阳系内外的每一丝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他确认了观察者的存在,甚至能模糊地感觉到对方技术那令人绝望的精妙与超前——那是一种将自身完美融入自然背景、几乎不留下任何能量和信息痕迹的境界。但他依旧无法判断其意图。
没有恶意,没有好奇,没有交流的欲望,只有纯粹的、冰冷的“在场”。这种感觉,比面对一个明确的敌人更加令人压抑。
“评议会”内部,压力与日俱增。长期处于一种被未知高阶存在凝视的状态,对任何文明的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
一部分人开始质疑“透明威慑”的有效性,认为这如同对着空谷喊话,毫无意义,反而可能暴露了己方的技术水平和战略焦虑。
他们主张转而全力专注于“极限发展”,甚至提出更激进的方案,比如尝试捕捉或干扰那些微弱的异常信号,逼迫对方做出反应。
而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目前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种信息。
对方没有采取任何敌对行动,甚至可能对人类展示出的独特发展路径(尤其是“心网”与电符文结合的模式)抱有某种程度的……“研究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挑衅行为都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灾难性后果,维持现状、加速积累自身实力才是最优解。
雷战最终支持了后者的观点。他在一次闭门会议上指出:“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耐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我们在成长,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强。
只要这种成长的速度足够快,快到来不及被对方定义为‘威胁’或被轻易拿捏,我们就有机会等到局面发生变化的那一天。”
他下令,“轩辕计划”加速,更多资源投向基础理论的突破,尤其是对《符文电录》终极奥义和雷修更高境界的探索。
同时,“心网”建设继续深化,不仅要追求和谐,更要开始有意识地锻炼集体意识的“韧性”与“隐蔽性”,研究如何在必要时能够“内敛”其波动,减少被外部感知的可能。
太阳系这个巨大的舞台,依旧上演着沉默的戏剧。人类文明是台上唯一的、也是竭尽全力的演员,而观众依旧隐藏在厚重的幕布之后,不言不语。
但这出戏并未停滞,它在无声中积蓄着力量,等待着某个未知的转折点。
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清楚,这沉默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而当沉默被打破的那一刻,必将决定文明的未来走向。
(http://www.220book.com/book/WJ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