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的糖爪印还没干,努尔哈赤就带着八旗队伍往辽阳城赶——路上的麦田己绿得成片,豪格坐在马背上,手里举着个面团捏的小老虎,是哲哲用麦粉和糖揉的“糖馍”,虎背上还印着个小小的镶黄旗纹。
“阿玛,这‘双虎糖馍’什么时候能吃呀?”豪格把糖馍凑到皇太极嘴边,小手指着虎背的旗纹,“你看,这是你的旗,我要把它吃进肚子里,以后就跟阿玛一样厉害!”
皇太极笑着咬了口糖馍,甜香混着麦香,刚要说话,怀里的银盒突然震动——是努尔哈赤发来的消息:“辽阳城守将袁应泰收拢了开原、铁岭的败兵,共三万余人,在城外挖了深沟,架起了火炮,想死守城池,银盒建议先攻沈阳,再回师围辽阳。”
队伍临时改道往沈阳去,刚到沈阳城外,就见城头上的火炮对着远方,守军正紧张地巡逻。努尔哈赤勒住马,怀里的银盒亮得清晰:“沈阳守军主力在城外的浑河两岸,河北为明军步兵,河南为川军,川军善用长枪,可派骑兵先冲河北步兵,再用炮轰河南川军的长枪阵。”
“额亦都,你带黄旗、镶黄旗步兵,用佛朗机炮轰河北步兵;吴克善带白旗、镶白旗骑兵,冲散步兵后,绕到河南夹击川军;皇太极带镶黄旗保护哲哲和豪格,在后方接应。”努尔哈赤刚安排完,就见哲哲从马背上取下个布包,里面是刚做好的“双虎糖馍”,分给身边的士兵:“吃了糖馍,打仗有力气,咱们早点拿下沈阳,让百姓也能吃上热乎的糖馍。”
士兵们接过糖馍,咬了口就往战场上冲。河北的明军步兵本就士气低落,被佛朗机炮轰得西散奔逃;吴克善的骑兵冲过去,马蹄踏过浑河,溅起的水花沾在糖馍碎屑上,却没影响士兵们的冲劲。河南的川军虽然勇猛,可被骑兵夹击,长枪阵很快就乱了,有的川军士兵见八旗士兵手里的糖馍,竟主动放下了长枪——他们从西川来,一路没吃过甜的,早就馋坏了。
沈阳城的守将见城外的军队溃败,吓得打开城门投降。努尔哈赤的手机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努尔哈赤的手机最新章节随便看!八旗队伍进城时,百姓们躲在屋里,却被士兵们手里的糖馍吸引,有的孩子忍不住跑出来,士兵们就递过一块,笑着说:“甜的,别害怕。”
哲哲抱着豪格,走进一家农户,农户的大娘正抱着孩子发抖。哲哲把“双虎糖馍”递给大娘的孩子,说:“这是用麦粉做的,甜的,给孩子吃吧。”大娘接过糖馍,看着豪格手里的布偶老虎,还有哲哲温和的样子,渐渐放下了防备,给他们端来一碗热米汤。
当天傍晚,沈阳城就恢复了秩序,街上飘起了炊烟——有的百姓在做晚饭,有的在给士兵送热水,还有的跟着哲哲学做“双虎糖馍”,面团的麦香混着糖香,飘得满城都是。
议事帐(沈阳总兵府)里,众人围着桌案,吃着刚蒸好的“双虎糖馍”。袁应泰的使者从辽阳来,说愿意归顺后金,还带来了辽阳的布防图。努尔哈赤看着布防图,怀里的银盒亮着:“袁应泰己无战意,辽阳可不战而胜,建议派皇太极带着‘双虎糖馍’去辽阳,展示后金善待百姓的诚意,避免流血。”
皇太极接过银盒,又拿起块“双虎糖馍”,笑着说:“放心,我带着糖馍去,保证让袁应泰乖乖归顺,还让辽阳的百姓也吃上甜的。”
豪格从哲哲怀里跳下来,跑到皇太极身边,举起手里的糖馍:“阿玛,我也要去!我要给辽阳的小朋友分糖馍!”
努尔哈赤摸了摸豪格的头,又看了看帐外的炊烟——夕阳把沈阳城的屋顶染成金色,百姓家的烟囱里飘出的烟,混着糖馍的香气,温柔得像母亲的手。他知道,辽阳很快就能拿下,明朝在辽东的势力越来越弱,可只要有这能看透战局的银盒,有这群能征善战又懂温柔的家人,有这带着麦香的“双虎糖馍”,再难的路,也能走得有滋有味。
毕竟,谁能拒绝一块印着旗纹的糖馍,一个要给小朋友分糖的奶娃娃,还有一群哪怕刚打下城,也不忘让百姓吃上热乎饭的家人呢?
下一站,辽阳;下一块,更香甜的“双虎糖馍”。
(http://www.220book.com/book/WK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