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迁都粮囤与“麦香虎符卷”

小说: 努尔哈赤的手机   作者:金城208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努尔哈赤的手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WK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金城208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辽阳的西月,府衙后的麦田己抽穗,风一吹,麦浪滚得像金绸。努尔哈赤站在麦田间,看着农妇们弯腰除草,怀里的银盒亮着一行字:“迁都辽阳后,需扩建粮囤储存粮草,同时推行‘八旗屯田制’,让士兵闲时种地、战时出征,确保军需自给自足;建议在粮囤旁建‘糖坊’,用自产麦子做糖馍,稳定民心。”

“汗爷!哲哲格格让送的‘麦香虎符卷’!”博尔济吉特捧着个木盘跑过来,盘里放着几卷饼状的吃食——是用新麦粉和糖擀成的薄卷,卷成虎符形状,外面裹着层麦麸,咬一口能掉渣。“格格说这是‘能揣着走的粮票’,士兵屯田时揣在怀里,饿了就吃,还能当令牌用!”

努尔哈赤拿起一卷,咬了口——麦香混着淡淡的糖甜,比硬干粮软和,比糖馍耐放。他刚要夸几句,就见豪格骑着小马,挥着个布偶老虎跑过来,马背上还挂着个小粮袋,里面装着半袋新麦种。“父汗!额娘让我给屯田的叔叔送麦种!”三岁的孩子蹬着小短腿下马,粮袋没拿稳,麦种撒了一地,引得除草的农妇们笑个不停。

“慢着点,别摔了。”努尔哈赤弯腰帮他捡麦种,余光瞥见远处粮囤方向来了一队人马——是袁应泰带着几个老农,手里捧着本泛黄的册子。“大汗,这是辽阳老户传下来的‘屯粮册’,记着哪块地的麦子产量高,哪口井的水适合磨面,咱们建粮囤、开糖坊,都能用得上。”

袁应泰翻开册子,里面的字歪歪扭扭,却标得详细:“城西的黑土地,种出来的麦子磨粉最香,做‘麦香虎符卷’最合适;城南的甜水井,熬糖不粘锅底,比浑河水省柴火。”

努尔哈赤笑着点头,当即让人按册子选址——粮囤建在城西黑土地旁,用榆木搭成高约三丈的圆囤,外面裹着麦秸防潮;糖坊就挨着粮囤,灶台上支着七口大铁锅,分别对应八旗,每口锅边都刻着旗纹虎首。

开工那天,八旗士兵和百姓一起动手,有的扛木料,有的编麦秸,豪格也跟着凑热闹,拿着小铲子在粮囤地基旁挖小坑,说要“给老虎符卷种个家”。哲哲站在糖坊门口,教农妇们揉麦粉:“面团要揉到能拉出丝,糖馅要按‘麦三糖一’的比例放,这样卷起来才不裂,吃着也不腻。”

可没等粮囤搭到一半,额亦都就急冲冲地跑来:“汗爷!镶蓝旗的几个士兵闹情绪,说‘咱们是打仗的,不是种地的’,不肯去麦田除草!”

努尔哈赤没动怒,反而让博尔济吉特去糖坊拿了几卷“麦香虎符卷”,带着额亦都往镶蓝旗营地走。营地里,几个士兵正坐在帐篷前抱怨,见努尔哈赤来了,赶紧站起来。努尔哈赤把虎符卷递过去:“尝尝,这是用城西黑土地的新麦做的,比你们怀里的硬干粮好吃吧?”

士兵们接过卷,咬了口,麦香瞬间散开,之前的怨气消了大半。“汗爷,不是我们不想种地,是觉得当兵的拿锄头,没面子。”一个络腮胡士兵小声说。

“面子?”努尔哈赤指着远处的粮囤,“等粮囤装满了,咱们打仗不用再愁粮草;等糖坊开起来,你们的家人在老家也能吃上这麦香卷——这才是当兵的面子!”他摸出怀里的银盒,光板上跳出八旗屯田后的军需预估:“明年此时,咱们的粮囤能存够十二万士兵一年的口粮,糖坊能日产千卷虎符卷,到时候你们再看,谁还敢说种地没面子?”

士兵们看着银盒上的数字,又咬了口手里的虎符卷,纷纷点头:“汗爷说得对!我们明天就去麦田除草,好好种地!”

一旁的袁应泰趁机说:“我己经把老户们组织起来,成立‘农会’,谁种的麦子产量高,就奖励他糖坊的新出炉虎符卷,咱们比着种,看谁的地最肥!”

消息传开,八旗士兵的屯田热情高涨——镶黄旗的士兵在麦田里插上小旗,说要“种出最香的麦”;镶白旗的吴克善干脆把帐篷挪到地头,每天盯着麦子长势;连之前软禁的朱万良,也主动要求去糖坊烧火,说“想看看新麦做的卷,到底有多香”。

七月,粮囤终于搭好了——七座圆囤并排立着,像七个巨大的麦秸虎,每座囤的门上都挂着对应的旗纹虎符卷,风吹过,卷纸哗哗响,麦香飘得满城都是。糖坊也正式开炉,第一天就做出了三千卷“麦香虎符卷”,哲哲让人分发给士兵和百姓,连城外的流民都赶来领卷,嘴里喊着“后金好,后金有甜的吃”。

当晚的议事会上,袁应泰捧着本“屯田册”,笑得合不拢嘴:“城西的麦田亩产比去年高了两成,镶蓝旗的士兵最勤快,除草除得最干净,下个月就能先收割!”姜弼也说:“镶蓝旗的士兵现在天天盼着种地,有的还跟老农学怎么选麦种,说‘要种出能做十卷虎符卷的麦子’!”

努尔哈赤看着满殿的笑脸,怀里的银盒亮着:“八旗屯田制初见成效,粮囤储备充足,民心稳定,可筹备‘秋猎大典’,邀请蒙古各部首领参加,既展示后金实力,又巩固联盟;大典上可用麦香虎符卷作为伴手礼,彰显后金的富足。”

他拿起一卷刚出炉的虎符卷,递给身边的皇太极:“明年迁都沈阳时,咱们就带着这麦香卷走,让沈阳的百姓也尝尝,咱们后金的麦子有多香,糖有多甜。”

皇太极接过卷,咬了口,笑着说:“等豪格再大点,就让他跟着农会学种地,让他知道,咱们的胜仗,不仅靠刀枪,还靠这地里的麦子,坊里的糖。”

帐外,豪格正趴在糖坊的灶台上,学着哲哲的样子揉面团,小脸沾了面粉,像只刚滚过麦堆的小老虎。哲哲在旁边帮他把面团卷成虎符形状,小声说:“等秋猎时,咱们把豪格做的卷送给蒙古的叔叔,让他们也知道,咱们的小世子,不仅会骑马,还会做卷呢。”

努尔哈赤望着帐外的身影,手里的虎符卷还带着热乎气,麦香混着糖甜,暖得人心头发沉。他知道,迁都沈阳、秋猎联盟、应对明朝的下一步动作,还有很多事要做。可看着粮囤上飘扬的旗纹卷,看着士兵们在地头忙碌的身影,看着豪格沾着面粉的笑脸,突然觉得,这带着麦香的烟火气,比任何“天机”都让人踏实。

毕竟,谁能拒绝一座装满新麦的粮囤,一卷能当令牌的麦香卷,还有一群把“屯田”变成“比甜”的家人呢?

辽阳的粮仓,装的不仅是粮草,是后金的底气;那卷着麦香的虎符卷,裹的也不仅是糖,是辽东百姓的安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WK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努尔哈赤的手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WKM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