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透过银杏叶的缝隙,在地上织出金色的网。顾言蹲在树下,用软尺量着树干的周长,嘴里念叨着:“今年又粗了两厘米,比念念小时候长得还快。”
林溪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走过来,笑着打趣:“你对这树比对儿子上心多了,当年他长个子,你都没这么月月量。”
“这不一样,”顾言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眼里闪着光,“树不会说话,得咱们替它记着。你看这圈年轮,最里面那几圈还能看清不?”
林溪凑近看,树干靠近根部的地方,有几处浅浅的刻痕,是他们年轻时做的记号,如今己被岁月磨得模糊。“早看不清啦,不过心里记得。你刻的那个歪歪扭扭的‘言’字,我刻的那个像小虫子的‘溪’字,就在这附近。”
正说着,社区的孩子们排着队过来了,领头的是社区小学的少先队辅导员,手里举着面小旗子。“顾爷爷,林奶奶,我们来给银杏树‘体检’啦!”孩子们手里拿着放大镜、笔记本,像模像样地围着树干忙碌——有的数叶片,有的记树皮的纹路,还有的在测量树影的长度。
“这是今年的‘银杏课堂’第一课,”辅导员笑着解释,“让孩子们了解植物生长,也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笔记本跑过来,本子上画着一棵简单的树,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这棵树60岁了,比我奶奶还大。它见过顾爷爷和林奶奶结婚,见过念念姑姑出生……”
林溪接过本子,眼眶有点热。60岁,原来这棵树己经陪了他们这么久。当年在树下许下的“等它枝繁叶茂就结婚”的约定,仿佛还是昨天的事,可如今,他们的头发都白了,连念念的孩子都会跑了。
“奶奶,”小姑娘仰着脸问,“您说银杏树会记得我们吗?等我们长大了,它还会在这里吗?”
林溪蹲下身,轻轻摸了摸她的头:“会的。它会把我们的故事刻在年轮里,一圈一圈,记很久很久。就像我们记得它每年春天发芽,秋天落叶一样。”
傍晚,念念带着儿子小团子回来了。小团子刚会走路,摇摇晃晃地扑向银杏树下的摇椅,顾言赶紧伸手扶住,祖孙俩笑作一团。念念则从包里拿出个相框,里面是张老照片——二十多年前,她穿着校服,靠在银杏树上比耶,背后是年轻的顾言和林溪在浇树。
“妈,整理旧物时翻到的,”念念把相框摆在树下的石桌上,“您看,那时候树才到爸爸肩膀高呢。”
林溪看着照片,又看看眼前枝繁叶茂的大树,忽然想起当年顾言总说:“等树长到两层楼高,咱们就把院子扩一扩,给它腾地方。”如今,树早就超过了二楼的窗台,院子也确实扩了两次,每次都特意绕着树根走,像呵护着一个珍贵的承诺。
晚饭时,小团子拿着片银杏叶当扇子,咿咿呀呀地喊“树、树”。顾言夹了块银杏炖鸡给林溪,忽然说:“明年春天,咱们在树周围种点麦冬吧,耐旱,还能护住树根,绿油油的也好看。”
“好啊,”林溪点头,“再种几株紫花地丁,春天开紫色的小花,衬着银杏的新绿,肯定好看。”
窗外,月光落在银杏树上,树影在墙上轻轻摇晃。林溪忽然明白,所谓永恒,从来不是永远不变,而是像这棵树一样,在岁月里慢慢生长,把每一个约定、每一段回忆,都长成年轮里的一部分,然后看着后来者,继续把故事写下去。
就像此刻,小团子的笑声、念念翻相册的声音、顾言哼着老调子的声音,都和树叶的沙沙声混在一起,成了新的年轮,悄悄刻进了树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银杏叶落在扉页(http://www.220book.com/book/WK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