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半的营区,靶场的草坪还沾着晨露,风一吹,带着点枪械保养油的淡味,混着远处炊事班飘来的馒头香。麦香握着模拟步枪,站在100米靶位前,拇指扣住扳机护圈,食指轻搭在扳机上——指尖的触感有点凉,却像握着母亲缝布包时的顶针,熟悉又踏实。“呼吸要匀,”她侧头看向身边的小宇,姑娘的护目镜滑到了鼻尖,睫毛上还沾着露水,“扣扳机时别猛劲,像捏着刚出锅的糖糕,轻了没劲儿,重了会捏碎。”
小宇点点头,赶紧把护目镜推上去,可握枪的手还是有点抖。第一发模拟弹射出,报靶器显示“8环”,偏了靶心两指宽。她的脸一下子红了,嘴唇抿成条线:“娟姐,俺又慌了,刚才扣扳机时忘了憋气……”
麦香没说话,只是走到她身边,掌心轻轻按在小宇的枪托上——那里还留着上次拆解时的淡痕,像块小小的胎记。“你看,枪托要贴紧肩窝,”她的拇指顺着枪托的防滑纹划了划,“就像俺娘蒸馒头时,面团要贴紧蒸笼壁,才不会漏气。你刚才肩窝没贴实,枪一后座就偏了。”说着,她让小宇重新调整姿势,自己的手覆在她的手背上,一点点纠正握枪角度:“吸气,两秒;憋气,一秒;扣扳机,慢——对,就是这样,像熬粥时等米开花,急不得。”
小宇深吸一口气,第二发子弹射出,报靶器“嘀”地响了一声:“9环!”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转头看向麦香,嘴角咧得能看见虎牙:“娟姐!中了!9环!”麦香笑着点头,指了指她护目镜的绑带——那里断了根线,护目镜总往下滑,刚才就是因为抬手扶护目镜,才影响了瞄准。
“先歇会儿,”麦香从背囊里掏出个小布包,是母亲缝的那个,边角还沾着点槐米的碎末,“俺给你补补护目镜,不然一会儿练战术移动,它总滑。”她从布包里抽出根藏青色的线——是缝背囊剩下的,又摸出小宇上次丢在宿舍的缝衣针,针鼻很细,得对着晨光才能穿线。小宇蹲在旁边看着,麦香的手指捏着针,动作慢得像在绣槐米图案:“俺娘教俺缝东西时说,线要拉得匀,针脚才齐,就像你练射击,每一步都得稳。”
护目镜补好时,秋穗抱着卷战术地图跑过来,地图边缘用透明胶贴了圈,是上次研讨时磨破的。“连长说半小时后开战术研讨会,针对比武的‘突发敌情’科目,”她把地图铺在靶位旁的草地上,用石头压住西角,“俺标了三个可能的突击方向,你们看看,有没有要补的。”
麦香蹲下来,手指点在地图上的“雾区”标记——那里是上次协同训练时的难点,能见度低,容易迷失方向。“这里得加个‘分阶段突击’,”她的指尖划过地图上的小河,“第一组先摸清楚河对岸的火力点,第二组趁雾浓时迂回,就像俺爹种玉米,先犁地再撒种,一步一步来。”小宇凑过来,手指在“树林区”画了个圈:“娟姐,俺觉得可以在树林里设个观察点,用战术手电打信号,上次雾天训练时,俺们不是试过吗?比喊口令管用。”
秋穗眼睛一亮,赶紧掏出笔在地图上标注:“这个主意好!小宇现在越来越会想办法了,不像上次爬矮墙时,慌得差点摔下来。”小宇的脸有点红,却没像以前那样低头,反而挺了挺胸:“俺跟着娟姐学了不少,知道遇事不能慌,得想办法。”麦香看着她的样子,突然想起自己刚入伍时——也是这样,从慌慌张张的新兵,到能给战友提建议,原来成长就藏在每一次握枪、每一次讨论里。
战术研讨会结束后,连长突然吹响了紧急集合哨——“突发敌情”演练,检验他们的准备成果。全连在五分钟内完成集结,麦香的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麦香的城最新章节随便看!麦香背着背囊跑向集合点时,摸了摸口袋里的槐木梳子,梳子的弧度贴着掌心,像母亲的手在轻轻拍她。“各小队按研讨方案行动!”连长的口令落下,麦香带着小宇、秋穗往“雾区”跑,小宇边跑边检查武器,嘴里还念叨着:“弹匣满的,保险关着,护目镜没问题……”
进入雾区后,能见度果然很低,几步外就看不清人影。“小宇,报坐标!”麦香压低声音,小宇赶紧掏出指南针,对照着秋穗的地图:“东经118°23′,北纬36°15′,前方50米有树林!”秋穗从背囊里掏出战术手电,按之前约定的,闪了三下——“安全,可以前进”的信号。三人呈“三角队形”移动,脚步踩在草地上,轻得像风吹槐树叶。
突然,前方传来“沙沙”声——模拟“敌人”的动静。麦香抬手示意暂停,小宇立刻蹲下身,枪口对准声音来源,秋穗则快速在地图上标注位置。“小宇,你从左侧绕过去,注意树林里的灌木,”麦香的声音很稳,“秋穗,你在这里掩护,我从正面吸引注意力,等小宇到位就行动。”小宇点点头,猫着腰钻进树林,动作比上次灵活了不少,护目镜的绑带牢牢贴着额头,没再下滑。
几分钟后,小宇从树林里发来信号——手电闪了两下,“准备就绪”。麦香深吸一口气,故意踢了踢脚边的石头,吸引“敌人”注意,同时小宇从左侧冲出,模拟弹精准“命中”目标。“成功!”秋穗跑过来,拍了拍两人的肩膀,雾里看不清她的脸,却能听见她的笑。小宇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兴奋地说:“俺刚才一点都没慌,按娟姐教的,先看坐标再行动!”
傍晚收操时,夕阳把靶场的草坪染成了金红色。麦香陪着小宇加练射击,姑娘的姿势越来越标准,第三发子弹首接命中10环。“俺中10环了!娟姐!”小宇举着枪蹦了蹦,护目镜滑下来也不管,脸上的汗混着夕阳的光,亮得像颗小太阳。麦香递过瓶水,笑着说:“你看,只要稳下来,啥都能做到,就像俺娘熬槐米水,得慢慢煮,煮透了才甜。”
回到宿舍,麦香刚放下背囊,就听见手机响——是家里的视频电话。母亲拿着手机,镜头对着院子里的槐树下:“娃,你看,槐米都晒好了,装在你上次带回来的布包里,等你比武完给你寄过去。”父亲凑过来,手里拿着个玉米棒:“今年玉米长得好,比去年粗一圈,等你回来给你煮着吃。”镜头突然晃了晃,小宝的脸探进来:“姑姑!俺折了好多纸飞机,都画了槐树叶,等你回来一起飞!”
挂了电话,麦香坐在床边,翻出比武要带的装备:模拟步枪、战术手电、地图、急救包……突然,她在背囊的侧兜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是个小纸飞机,纸是作业本撕的,上面用彩笔画着槐树叶,还写着“娟姐,比武加油!”。不用想,是小宇偷偷放的。麦香把纸飞机放在枕边,看着它,突然觉得眼眶有点热——营区的训练很苦,可身边有战友的牵挂,家里有亲人的惦记,这些像槐米香一样淡却暖的味道,让每一滴汗水都变得值得。
睡前,麦香翻开青禾的战术笔记,在“突发敌情应对”那页补了行字:“小宇己能独立完成坐标报告和侧翼突击,秋穗的地图标注精准,团队协同达标。”她摸了摸脖子上的槐木平安扣,又看了看枕边的纸飞机,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装备上,泛着淡淡的光。
她知道,明天的比武,她们一定能行。而不管结果如何,这段一起训练、一起成长的日子,这些藏在靶场晨光里、纸飞机里、槐米香里的温暖,都会像种子一样,在她们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往后岁月里最坚实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WKV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