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的春末,正午的太阳刚过头顶,平江路的青石板被晒得暖烘烘的,却还留着清晨露水的潮气。徐骁送苏晚晴到巷口时,“哑巴生煎”的铺子正排着长队,穿蓝布衫的师傅颠着铁锅,金黄的生煎在锅里“滋滋”冒油,葱花和芝麻的香味飘得满街都是。几个背着书包的学生踮着脚往店里望,校服上“江东职院”的字样被阳光晒得发亮——是他带的那届新生,大概是趁着午休来改善伙食。
“苏处,慢走。”徐骁站在巷口的老槐树下,手里还攥着刚才开会时没喝完的半瓶矿泉水,瓶身上印着学校的旧校徽,边缘都磨白了。
苏晚晴却没上车,转身靠在车门上,指尖把玩着那支没开封的碧螺春茶盒,眼神里带着点玩味:“徐老师,急着走?不等我问完话?”
徐骁心里“咯噔”一下,刚放松的神经又绷紧了。他看见不远处的巷子里,王主任的自行车正往这边挪,车筐里放着个印着“教育局”字样的文件袋,显然是刚跟上来。
“苏处,您还有事?”徐骁往前凑了两步,挡住了王主任的视线,语气带着点自嘲,“要是王主任说我什么了,您可得容我狡辩两句——哦不,是解释。”
苏晚晴“嗤”地笑了,眼角弯起个好看的弧度,倒少了几分会议室里的严肃:“王主任说,你把融媒体中心那点经费,全花在买青团、馄饨上了,还说你带着学生在操场边上煮火锅,搞形式主义。”
“火锅?”徐骁愣了,随即哭笑不得,“那是上周社团活动,学生们自己带的电煮锅,煮的是速冻饺子,还被我叫停了——怕跳闸。至于青团,是双塔市集买的,林若曦同学低血糖,我给她带的早餐;馄饨是食堂张阿姨煮的,学生们拍宣传片拍到半夜,总得给口热的吧?”
他说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账本,封皮上写着“融媒体中心经费明细”,字是用钢笔写的,一笔一划很工整:“苏处您看,这是我记的账,每一笔都有学生签字。咱们中心就五十块启动资金,买了两卷胶带、三盒中性笔,剩下的钱全用来买矿泉水了——拍外景的时候太阳大,学生们渴得快。”
苏晚晴接过账本,指尖拂过泛黄的纸页,看见上面记着“3月15日,买矿泉水24瓶,花12元,签字:李磊、王萌”,下面还画了个小笑脸。她抬头看了眼徐骁,他额角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T恤领口沾着点粉笔灰,倒不像个搞“形式主义”的,更像个忙着照顾学生的老大哥。
“走,带我去你那融媒体中心看看。”苏晚晴突然说,把茶盒塞进包里,率先往学校走。徐骁赶紧跟上,路过“哑巴生煎”时,苏晚晴停了停,看着锅里冒油的生煎,轻声说:“这家店我小时候常来,我外婆家就在前面的巷子里。”
徐骁心里一动,想起林静老师说过,苏晚晴是苏州本地人,家里是做教育的。他指了指铺子门口的牌子:“他家生煎皮薄馅大,咬开还会流汁,就是得小心烫嘴。下次有机会,我请您尝尝。”
苏晚晴没接话,却轻轻勾了勾嘴角。两人沿着平江路往回走,路边的裁缝铺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料,修鞋的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正给一双旧皮鞋钉掌,“叮叮当当”的声音混着巷子里的蝉鸣,格外热闹。苏晚晴指着路边的一棵老银杏树:“这棵树有上百年了,我小时候还在树下捡过银杏果。”
徐骁顺着她的手指看过去,树干上挂着个红色的牌子,写着“古树名木保护单位”,树下有两个老奶奶坐在小马扎上织毛衣,看见苏晚晴,笑着打招呼:“晚晴啊,好久没见你了!”
“张奶奶好,李奶奶好。”苏晚晴笑着回应,语气比刚才柔和了不少。徐骁这才发现,她卸下那身西装套裙的气场后,倒像个普通的苏州姑娘,眉眼间带着点水乡的温婉。
回到学校时,正是午休时间,操场上有几个学生在打篮球,篮球砸在煤渣跑道上,发出“砰砰”的声响。融媒体中心在办公楼的地下室,门口挂着个手写的牌子,上面画着个卡通相机,旁边写着“欢迎来搞事”。
“就是这儿了。”徐骁推开门,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面而来,地下室不大,摆着两张旧桌子,上面放着一台老式电脑,屏幕还是CRT的,旁边堆着几个旧纸箱,里面装着学生们拍的照片。墙角有个小风扇,正“嗡嗡”地转着,吹起地上的碎纸屑。
“就这?”苏晚晴有点惊讶,她以为“网红宣传片”的制作地至少得有个像样的设备,没想到这么简陋。
徐骁挠了挠头,指着电脑说:“这电脑是教务处淘汰下来的,我找人修了修,还能用。学生们都是用自己的手机拍素材,然后在这台电脑上剪片子。你看,这是他们昨天剪的花絮,还没来得及导出。”
他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一个视频,画面里是几个学生在老樟树下拍镜头,林若曦站在树旁背书,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身上,画面虽然有点晃,却格外真实。苏晚晴看着视频,突然问:“那个《最美废墟》里,有个学生说想考本科,是哪个?”
“是李磊,计算机班的。”徐骁说,“他高中时成绩不错,就是高考发挥失常,来了咱们学校后,天天在图书馆刷题,说想专升本考苏大。”
苏晚晴沉默了片刻,转身往门口走:“带我去图书馆看看。”
图书馆在学校的老教学楼里,楼梯扶手都包着浆,踩上去“吱呀”响。二楼的阅览室里,几个学生正趴在桌子上看书,窗户开着,风吹起窗帘,带着外面樟树的清香。李磊就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堆着一摞专升本的复习资料,手里的笔不停地在纸上写着。
“你看,他每天都来这儿。”徐骁压低声音说,怕打扰到学生。苏晚晴点点头,没说话,轻轻退了出去。
两人走到教学楼门口时,正好碰到张阿姨从食堂过来,手里提着个保温桶,看见徐骁,笑着说:“徐老师,这是给学生们留的荠菜馄饨,刚煮好的,你拿去给他们尝尝。”
徐骁接过保温桶,递给苏晚晴:“苏处,您尝尝?张阿姨的馄饨是老苏州的做法,馅里放了虾仁,鲜得很。”
苏晚晴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保温桶,打开盖子,一股鲜香味飘了出来,里面的馄饨白胖可爱,汤里飘着点葱花和虾皮。她舀起一个,吹了吹,轻轻咬了一口,虾仁的鲜混着荠菜的清香,瞬间在嘴里散开——是她小时候外婆做的味道。
“怎么样?”徐骁看着她的表情,有点紧张地问。
苏晚晴咽下馄饨,点了点头:“好吃,比外面馆子做的还香。”她顿了顿,看着徐骁,语气认真了不少:“徐老师,王主任的话,我不全信,但有人匿名给教育局寄了举报信,说你借宣传片炒作自己,还说你跟学生走得太近,有失师德。”
徐骁心里一沉,刚放松的心情又揪了起来。苏晚晴从包里掏出一封封好的信,递给徐骁:“这是举报信的复印件,你看看。下周局里要开个会,你准备一下,给大家解释清楚。”
徐骁接过信,指尖有点发凉。信的字迹是打印的,看不出是谁写的,里面写着“徐骁利用职务之便,组织学生拍摄宣传片,炒作个人名气,且与女学生交往过密,影响恶劣”。
“苏处,我……”徐骁想解释,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苏晚晴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缓和了些:“别着急,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但举报信既然来了,你就得拿出证据反驳。下周的会,我会去听。”
她说完,转身往校门口走,走到一半,又回头说:“对了,你说的那生煎,下次记得请我吃。”
徐骁看着她的背影,手里攥着那封举报信,心里五味杂陈。他抬头看向教学楼,林若曦正从阅览室里出来,看见他,笑着挥了挥手,阳光洒在她身上,格外耀眼。徐骁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拳头——不管是谁写的举报信,他都不能让这些学生的努力白费,更不能让这所破学校,再回到以前那种死气沉沉的样子。
可他没注意到,不远处的树荫下,王主任正拿着手机,对着他和林若曦的方向,按下了快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学阀之路(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