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浓,蝉鸣一声追着一声,聒噪地填满了筒子楼的午后。
宋清轮休,和陈屿一起回了宋家吃饭。
这是婚后第一次正式的回门聚餐,母亲李惠芬提前好几天就打了电话,语气里透着郑重。
宋家住在机械厂的老家属院里,房子比筒子楼宽敞些,但家具摆设都带着年代感,墙上还挂着宋清和宋哲小时候的奖状,并排贴着,只是宋哲的数量明显多些。
饭桌上颇为丰盛。
李惠芬忙前忙后,最后端上来一大碗油光红亮的红烧肉,摆在桌子正中央,香气扑鼻。
“来来来,快吃,小陈,别客气,就当自己家。”
宋建国作为一家之主,招呼着陈屿,自己先动了筷子。
李惠芬笑着,目光在桌上扫了一圈,很自然地拿起勺子,舀起一大块炖得软烂、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放进了旁边宋哲的碗里。
“小哲,多吃点,最近跑工地辛苦,都瘦了。”
宋哲咧嘴一笑,也没客气,低头就扒拉起来。
李惠芬又舀了一勺,这次放在了陈屿碗里:“屿儿,你也吃,尝尝妈的手艺。”
然后,她才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又舀了一勺,这次是几块偏瘦的,放到了宋清碗里。
“小清也吃。”
宋清看着自己碗里那几块瘦多肥少的肉,又看了看弟弟碗里堆得冒尖的、油润丰腴的五花肉,握着筷子的手指微微收紧。
这一幕,太过熟悉,熟悉到几乎刻进了骨子里。
从小到大,家里但凡有点好的,总是这样,下意识地、理所当然地,先流向弟弟。
她没动那块肉,只是默默夹了一筷子旁边的青菜。
陈屿坐在她旁边,安静地吃着饭,将岳母夹给他的那块红烧肉吃了,没说什么。
他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宋清碗里那几块孤零零的瘦肉,又掠过宋哲碗里那座“小山”,眼神沉静,看不出情绪。
饭桌上的话题围绕着宋哲的工作展开。
他所在的建筑设计院接了个大项目,忙得脚不沾地,但前景很好。
“爸,妈,我跟小雯商量好了,等这个项目奖金下来,我们就去看房子。”
宋哲语气兴奋,“到时候还得家里支持点首付。”
李惠芬立刻接口:“那是当然,爸妈肯定支持你!你姐现在也成家了,到时候……”
她话没说完,但意思不言而喻,目光若有似无地瞟向宋清。
宋清低着头,专注地挑着碗里的米粒,仿佛没听见。
宋建国呷了一口酒,对陈屿说道:“小陈,你们知识分子好,清闲,稳定。不像他们学建筑的,累是累点,但赚的是实在钱。”
这话听着像是闲聊,却带着一种比较和隐隐的优越感。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屿暖清时陈屿放下筷子,拿了张纸巾擦了擦嘴角,语气平和:“行业不同,各有侧重。小哲年轻有为,很好。”
他不卑不亢,既没贬低自己,也没过分捧高对方,将话题轻轻带过。
饭后,宋清帮着母亲收拾碗筷。
在厨房的水池边,李惠芬一边洗碗,一边又旧事重提:“小清啊,刚才饭桌上你也听到了,你弟弟买房是大事,你做姐姐的,到时候能帮衬就帮衬点,啊?陈屿家底厚,你们也不差那点……”
水龙头哗哗地响着。
宋清将洗好的碗用干布擦干,码放整齐,声音平静无波:“妈,我和陈屿刚结婚,有自己的计划和开销。”
李惠芬擦碗的动作顿了顿,叹了口气:“妈知道。可家里不就你们姐弟俩吗?互相帮衬不是应该的?你看你弟,多有出息……”
宋清没再接话,将最后一只碗放进橱柜,转身走出了厨房。
客厅里,宋建国正和陈屿下着象棋,宋哲在一旁观战。
陈屿棋风沉稳,步步为营,宋建国似乎有些吃力。
宋清走过去,在陈屿身边的沙发上坐下,安静地看着。
陈屿察觉到她过来,落下一子后,很自然地将他手边那杯没动过的、晾得温热的茶水推到了她面前。
一个小小的动作,无声无息。
宋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温热的液体滑入喉咙,冲散了心底那点因母亲话语而生的微凉。
回去的路上,天色己晚。
两人并肩走在回筒子楼的小路上,路灯将影子拉长。夏夜的风带着一丝闷热。
“今天……”宋清忽然开口,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是为母亲明显的偏心,还是为父亲那句略带审视的“清闲”?
“红烧肉味道不错。”
陈屿目视前方,语气寻常地接了一句,仿佛今晚饭桌上的一切波澜都未曾发生。
宋清侧头看他。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走着,手臂偶尔会因为步幅与她轻轻相碰。
她忽然明白了。
他什么都知道,那些细微的差别,那些潜藏的台词,他都看在眼里。
但他不提,不评价,只是用他特有的方式,在她需要的时候,递上一杯温水,或者说一句将一切波澜都轻轻拂开的、关于红烧肉的话。
这种沉默的洞察与包容,比任何言语的安慰都更有力量。
她不再说话,只是将手轻轻插进了他的臂弯。
陈屿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手臂微微收紧,让她能更稳地靠着。
夜色温柔,蝉鸣依旧。
有些伤口,需要自己愈合;但有些支撑,无声却坚定,足以陪伴你走过漫长的愈合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WMH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