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书带来的那点微妙波澜,并未在宋清和陈屿的生活中持续太久。
它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涟漪扩散后,湖面终究会恢复平静,只是那石子沉在了湖底,成了一个需要被容纳的存在。
宋清并未过多纠结于此,她本性冷静,更倾向于关注当下可把握的生活。
这日她轮休,天气晴好,便将两人积攒的衣物收拾出来,准备清洗。
陈屿的白衬衫居多,领口和袖口难免有些泛黄和磨损的痕迹,但都被保存得十分平整。
她将衬衫一件件浸入温热的肥皂水中,仔细揉搓,清水漂洗过三遍,首到水质清澈,才用力拧干,抖开,晾晒到窗外的铁丝上。
初夏的阳光明晃晃的,带着灼人的热度。
一件件洗得发白却干净的白衬衫在微风里轻轻晃动,散发出肥皂和阳光混合的洁净气息。
宋清站在窗边,看着那些衬衫,心里有一种奇异的满足感。
这似乎是她能为这个共同的小家,做的最具体、也最踏实的一件事。
傍晚陈屿回来时,宋清正在小厨房里炒最后一个青菜。
他放下公文包,目光掠过窗外晾晒的、迎风轻摆的一排白衬衫,脚步顿了顿,才走进来。
“回来了?洗手吃饭。”
宋清头也没回,专注于锅里的菜肴。
陈屿“嗯”了一声,去洗了手,回来时,宋清刚好将青菜盛盘。
两人一起将饭菜端上桌。
饭吃到一半,陈屿忽然开口,语气如常:“下个月,系里有个去南方档案馆查阅资料的机会,大概要去一周。”
宋清夹菜的手停了一下,抬眼看他。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跟她提及需要离家数日的行程。
她点了点头:“什么时候走?”
“下周三。”他回答,顿了顿,补充了一句,“资料涉及一个冷门方向,机会难得。”
“那就去。”
宋清语气平静,“工作需要,应该的。”
陈屿看着她,似乎想从她脸上找出些什么,但她只是低头继续吃饭,神情一如既往的冷静。
他沉默片刻,夹了一块炒蛋放进她碗里。
夜里,两人靠在床头,各自看着书。
台灯的光晕将两人笼罩在同一片暖黄里。宋清看着医学期刊上的铅字,却有些难以集中精神。
一周。
不算长,但自从雷雨夜之后,两人几乎未曾分开过。
她己经习惯了他沉稳的存在,习惯了他身上清冽的气息,习惯了他偶尔落在她发顶或额间的亲吻。
她合上期刊,放在床头柜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陈屿从书页上抬起眼,看向她。
“要去那么久,”宋清侧过身,面对着他,声音在安静的夜里显得很轻,“需要帮你准备什么吗?”
陈屿放下书,也侧过身来,与她面对面。
昏黄的光线里,他的眼神显得格外深邃温存。
“不用,系里会统一安排。”
他伸出手,将她颊边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耳廓,带来微痒的触感。
“照顾好自己。”他低声说,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不易察觉的流连。
宋清的心微微一动。
这句平常的叮嘱,由他说出来,似乎多了些不同的分量。
她点了点头,“你也是。”
他不再说话,只是伸手关掉了台灯。黑暗中,他自然地将她揽入怀中。
不同于以往入睡时的相拥,这个拥抱带着更清晰的温存与不舍,手臂收得很紧,下颌轻轻蹭着她的发顶。
宋清安静地伏在他怀里,听着他有力的心跳,感受着他怀抱的温暖和坚定。
那些因他即将短暂离开而生的、细微的不安与空落,在这个紧密的拥抱里,悄然沉淀下去。
她忽然明白,林静书所代表的,是陈屿的过去,那些她未曾参与的、带着青梅竹马滤镜的时光。
而她拥有的,是当下,是这间充满两人气息的筒子楼,是窗外晾晒着的、她亲手洗净的白衬衫,是此刻这个在黑暗中给予她安稳怀抱的男人。
过去无法改变,也无需介怀。
重要的是现在,是未来,是他们共同构筑的、正在一天天变得坚实的生活土壤。
这土壤,需要用心浇灌,耐心守护。
而她己经在这片土壤里,扎下了根。
他的手,顺着宋清的睡衣下摆探进去一路向上抚摸,挑起一阵火热的战栗。
宋清睁开眼,对上他幽深的黑眸,那里面盛满了平时难以见到的、炽热的火焰。
那火焰似是要将她燃尽,于是,宋清闭上眼睛,顺从的贴上他的身体。
窗外月色如水,静静流淌。
分离尚未开始,但彼此的心,却因为这次短暂的别离预告,而靠得更近了些。
有些牵绊,正是在一次次的相聚与别离中,被反复确认,愈发坚韧。
作者“月生贝”推荐阅读《屿暖清时》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MH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