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屿带回来的那份教会医院档案复印件,被宋清放在了书桌一角,与她的医学期刊并列。
闲暇时,她会拿出来翻阅几页,那些生涩的术语和粗陋却勇敢的早期手术记录,像一扇窗口,让她窥见前辈医者在条件匮乏年代的坚持。
这份来自他专业领域之外的、独属于她的“礼物”,带着他沉默的体贴,无声地滋养着两人之间日渐深厚的联结。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他南行前的节奏,却又分明不同。
夜里相拥而眠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清晨醒来时常是在彼此的怀抱里。
偶尔宋清值夜班晚归,会发现床头柜上不仅有一杯温水,旁边或许还会多一小碟他从食堂带回的她喜欢的点心。
这些细小的改变,如同春雨润物,悄然改变着生活的质地。
这天周末,两人难得同时休息,准备去附近的供销社添置些日用品。
刚下楼,便碰见了买菜回来的邻居张大姐。
“陈老师,宋医生,出门啊?”
张大姐热情地打着招呼,目光在两人牵着的手上溜了一圈,脸上带着善意的笑,“哟,这小两口,感情是越来越好了。”
宋清有些不自在地想抽回手,却被陈屿更紧地握住。
他面色如常地对张大姐点了点头:“张大姐,去买菜?”
“是啊是啊。”
张大姐笑着,忽然想起什么,压低了些声音,“对了,宋医生,前两天有个挺漂亮的姑娘来找你们,穿得可时髦了,烫着卷发,说是陈老师家的世交妹妹,你们不在家,她在我那儿坐了会儿,聊了聊。”
宋清的心微微沉了一下。林静书。
陈屿握着她的手力道未变,语气平淡:“嗯,知道了,谢谢张大姐。”
走出家属院,街上人来人往。陈屿侧头看她,阳光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不用理会无关的人。”他声音不高,却清晰。
“嗯。”宋清应了一声。
她知道自己不该被林静书影响,但那如影随形的、代表着陈屿过去的存在,总在不经意间冒出来,提醒着她那段她无法参与的时光。
在供销社挑选肥皂和毛巾时,宋清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陈屿拿起两块不同香型的肥皂,递到她面前:“喜欢哪种?”
是茉莉香和檀香。
她随意指了茉莉香。
他看了看她,没说什么,将两块都放进了购物篮。
回去的路上,两人手里都提着东西,无法再牵手。
沉默地走了一段,陈屿忽然开口,声音在喧闹的街市背景音里显得格外沉稳:“小时候的事,大多记不清了。”
宋清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是在说林静书提到的那些“小时候”。
他这是在……向她解释?
她抬眼看他,他目视前方,侧脸线条在阳光下显得有些硬朗,耳根却似乎泛着一点不易察觉的微红。
“历史研究,重要的是史料和逻辑,”他继续说着,像是在陈述一个学术观点,“个人的、模糊的童年记忆,不具备参考价值。”
宋清听着他这番带着学究气的、别别扭扭的解释,心里那点因林静书而生的滞涩,忽然就消散了,甚至有点想笑。
他大概是用了他能想到的最首接的方式,来告诉她,那些过去无关紧要。
“我知道。”她轻声说,嘴角弯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陈屿似乎松了口气,脚步也轻快了些。
然而,有些波澜一旦泛起,便不会轻易平息。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宋清刚做完一台手术,疲惫地走出手术室,正准备去更衣室,却在走廊拐角听到了两个小护士的低语。
“……真的假的?陈老师还有这么个青梅竹马?”
“可不是嘛,听说家里是世交,那林小姐又漂亮又有气质,还是留洋回来的……”
“那宋医生……”
“嘘,小声点……”
声音在她走近时戛然而止。
两个小护士看到她,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匆匆打了个招呼便低头快步走开了。
宋清站在原地,手术后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上,夹杂着一丝冰冷的凉意。
林静书的手,伸得比她想象得更长。
她甚至不确定这是林静书有意为之,还是仅仅因为她的出现和她的言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她深吸一口气,挺首脊背,走向更衣室。
镜子里,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眼神却依旧冷静。
她脱下手术服,换上自己的白大褂,将听诊器挂在脖子上。
冰凉的金属贴着她的皮肤,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镇定。
她是一名医生,她的价值在于手术台前的冷静判断,在于对病患的尽责救治。
她的婚姻,是她和陈屿两个人之间的事。
外界的窥探与议论,动摇不了她内心的准则,也定义不了她的生活。
只是,当她下班走出医院大门,看到天际那轮将沉未沉的落日,心里还是不可避免地生出了一丝倦怠。
这种倦怠,并非源于工作的辛劳,而是来自于那些需要额外耗费心神去应对的、人际间的微妙波澜。
她抬起头,望着通往筒子楼的那条路。路的尽头,有一盏灯,灯下有一个沉默却坚实的等待。
这等待,是她抵御所有风浪的底气。
她加快脚步,向着那盏灯的方向走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WMH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