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无声的审判后,日子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并且蒙上了一层再也无法拂去的灰尘。
宋清照常上班,穿着白大褂,穿行在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神情是近乎苛刻的冷静和专业。
只有极熟悉她的人,或许才能从她比以往更显沉默、眼下一圈难以遮掩的淡青色,窥见一丝不同寻常的疲惫与消耗。
在家里,她彻底变成了一个缄默的影子。
对陈屿,她不再有任何形式的交流,连眼神接触都尽量避免。
他递过来的水,她会绕过他自己去倒;他尝试开口说些什么,无论是什么内容,她都置若罔闻,仿佛他只是一团空气。
那种冷漠,不是带着情绪的赌气,而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彻底的疏离和拒绝。
陈屿显然感受到了这堵骤然竖起且坚不可摧的冰墙。
他看着她刻意回避的背影,眉头锁得越来越紧,眼神里除了困惑,更多了一种沉郁的无力感。
他似乎想找机会解释那晚的醉酒,想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僵局,但宋清没有给他任何开口的缝隙。她的世界,对他关上了门。
赵妍则像是惊弓之鸟。
她变得更加小心翼翼,几乎不敢与宋清对视,做事尽量缩在角落,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每次与宋清 不可避免地碰面,她都脸色发白,眼神闪烁,带着一种混合着羞愧、恐惧和无地自容的复杂情绪。
她试图更加卖力地打理家务,近乎讨好地想弥补什么,但她的每一次出现,每一次动作,都像是在反复提醒宋清那晚不堪的一幕,只会让宋清心里的膈应与寒意更深一分。
这个家,成了一个三人互相折磨,却又不得不共处的牢笼。
就在宋清觉得自己快要被这无声的酷刑耗尽所有心力时,一个消息像投入死水中的石子,在医院里泛起了涟漪。
晨间交班会后,科主任宣布了一个通知:医院争取到了一个去美国顶尖医疗机构进修一年的名额,方向是宋清所在领域的最新微创技术。
选拔标准严格,要求业务骨干,英语流利,有发展潜力。
而宋清,无论是手术技术、科研能力还是外语水平,都完全符合报名条件。
“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能够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技术和理念,对个人和科室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主任目光扫过在场几位符合条件的医生,最后在宋清脸上停留了片刻,“有意向的,下周五之前把报名表交到我办公室。大家慎重考虑。”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有人羡慕,有人权衡。
而宋清,站在原地,握着记录本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
去美国。进修一年。
离开这里。
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筒子楼,离开那无处不在的、属于另一个女人的阴影和回忆,离开那个让她心灰意冷、无法再信任的丈夫。
一个全新的环境,一个可以让她全身心投入事业、暂时忘却所有烦恼的机会。
这个念头,像一道强光,骤然刺破了她连日来阴霾密布的心空。
一股久违的、名为“可能”的悸动,在她死寂的心湖里,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
她几乎能想象到,没有那些糟心的人和事,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在一個无人认识的地方,重新呼吸的感觉。
可是……
她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窗外,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此刻或许正埋首书堆、或许正因她的冷漠而沉郁的男人。
一年。漫长的分离。
这意味着什么?是对这段婚姻的彻底放弃?还是一个冷静期?
她不知道。
但她清楚地知道,继续待在这个令人窒息的环境里,她只会一点点枯萎,无论是事业,还是那颗早己千疮百孔的心。
下班回到那个冰冷的“家”,宋清第一次没有立刻感到那种沉甸甸的压抑。
她的脑海里,反复回响着主任的话,回想着那张即将到来的报名表。
她坐在书桌前,没有开灯,任由暮色将自己吞没。
对面,属于陈屿的书桌空着,他还没回来。
去,还是不去?
这不再仅仅是一个关于职业发展的选择。
更是一个关于她是否还要继续困在这段令人绝望的婚姻里的,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
夜色渐浓,宋清的眼睛在黑暗中,却亮起了一点微弱而坚定的光。
那是在绝境中,看到一丝出路时,本能燃起的,求生的光。
(http://www.220book.com/book/WMH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