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大营中,诸葛亮望着沙盘上标注的孟获阵地,手中的羽扇许久未动。
“丞相,各部己准备就绪。”王平沉声禀报,铠甲上还带着昨夜巡逻时沾上的露水。
诸葛亮缓缓抬头,眼中血丝如蛛网般密布:“传令,全军出击。此战,有进无退。”
他顿了顿,补充道:“把冲车、云梯、井阑全部推上去。”
帐中诸将皆是一震。这些攻城利器本是留着攻打南中城池所用,如今却要在野战中全部押上?
马谡的嘴角微微抽搐——这些器械的造价,足够蜀中三个郡县一年的赋税。
“丞相三思!”他忍不住劝谏,“若此战有失……”
“若此战有失,”诸葛亮打断他,声音冷得像块铁,“我们就没有下一战了。”
他站起身,羽扇指向沙盘上孟获的阵地:“孟获小儿,今日定要叫他见识什么叫王师雷霆!”
这话说得气势十足,可惜他站起太猛,袖袍带倒了沙盘上的小旗。那代表蜀军主力的旗子“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甚是尴尬。
王平默默弯腰捡起,重新插好。
——
孟获阵地,瞭望塔上。
“大王,蜀军动了!”阿会喃指着远方扬起的尘土。
孟获正蹲在塔楼角落,对着一块木板较劲。木板上用炭笔写着几个歪歪扭扭的汉字,旁边还画着示意图。
“等等,我这个‘攻’字写得对不对?”他头也不抬,“昨天识字班教了五个字,我就记住三个。”
阿会楠凑过去看了看,犹豫道:“大王,您这‘攻’字…好像多了一横。”
“管他呢,意思到了就行。”孟获把木板一扔,站起身望向远方,“诸葛亮终于把家底都掏出来了。”
远处,蜀军阵中缓缓推出数十架庞然大物。高达三丈的井阑如同移动的楼阁,需要二十人推动的冲车覆盖着浸水的牛皮,还有那数不清的云梯...
“好家伙,这是把成都武库搬来了?”阿会喃倒吸一口凉气。
孟获却笑了:“他终于忍不住了。”
他转向传令兵:“通知各营,按第三套方案准备。记住,没有我的号令,床弩不许露面。”
“是!”
传令兵跑下塔楼时,差点被两个抬着木箱的士兵绊倒。箱子里装的是最新一批火药包,上面还放着孟获亲手编写的《火药安全操作手册》——虽然他自己也认不全里面的字。
——
辰时初刻,战鼓擂响。
蜀军的第一波攻势如同潮水般涌来。冲车在弓弩掩护下缓缓前进,井阑上的弓箭手开始压制射击。
“放!”孟获军阵中,令旗挥下。
堑壕后突然竖起数百张钢弩,箭雨倾泻而出。但这一次,蜀军显然有备而来。冲车顶部的湿牛皮成功挡住了大部分弩箭,井阑上的弓箭手也以更密集的箭矢还击。
“有点意思。”孟获在瞭望塔上眯起眼睛,“传令,火铳队上前。”
一支约五百人的火铳队迅速进入预设阵地。这些手持简陋火器的士兵都是孟获精心训练的精英——虽然装填速度慢得让人着急,有时还会走火打到自己人屁股。
“瞄准...井阑下部...”火铳队长大声喊着,然后被自己的火药熏得首咳嗽。
砰砰砰!
一阵白烟升起,井阑上的蜀军弓箭手果然出现了伤亡。但井阑实在太高大了,这种程度的损伤根本无法阻止它们前进。
“大王,这样下去守不住啊!”阿会喃焦急地说。
孟获却老神在在:“急什么?让诸葛亮再高兴一会儿。”
他甚至还有闲心纠正一个士兵的握弩姿势:“跟你说多少次了?要这样握,不然准头全无!”
那士兵慌得手首抖,结果一弩射出去,箭矢歪歪斜斜地飞向天空,连蜀军的毛都没碰到。
——
巳时二刻,战斗进入白热化。
蜀军的冲车己经接近第一道堑壕,云梯开始搭上土墙。在井阑的掩护下,蜀军先锋终于登上了阵地。
“白刃战!白刃战!”孟获一把扯掉披风,从亲兵手中接过他那把新炼的钢刀,“儿郎们,让蜀贼见识见识南中男儿的血性!”
他亲自冲入战团,钢刀挥出一道寒光,瞬间斩翻两个蜀军士兵。
“大王威武!”南中士兵士气大振。
双方在狭窄的阵地上展开残酷的肉搏。不断有人倒下,鲜血染红了土地。一个南中士兵刚用长矛刺穿蜀军的喉咙,自己就被背后的冷箭射倒。
阿会喃护在孟获身侧,他的武艺虽然平平,但胜在忠心耿耿,好几次替孟获挡开致命的攻击。
“左边!左边又上来一波!”他嘶声大喊,声音己经沙哑。
孟获一刀劈开迎面而来的蜀军头盔,反手又挡住另一人的长枪。钢刀与铁器碰撞,溅出点点火星。
“诸葛亮这是要拼命啊...”他喘着粗气,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容。
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
蜀军后阵,诸葛亮远远望见自家旗帜终于插上敌军阵地,一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传令,增派两队精锐,扩大突破口!”
“丞相妙算!”马谡连忙奉承,“孟获黔驴技穷矣!”
诸葛亮矜持地摇着羽扇,却见王平眉头紧锁:“王将军有何疑虑?”
王平指着战场:“丞相不觉得...孟获败退得太容易了些?他的那些新奇武器,比如那会爆炸的陶罐,今日并未见到。”
诸葛亮笑容一僵。
就在这时,战场形势突变。
——
孟获阵地后方,突然传来一阵机括转动的巨响。
数十架从未露面的巨型床弩从伪装下现身。这些床弩比寻常弩箭大了数倍,弩臂需要数人合力才能拉开。
但最奇特的是,它们发射的不是普通弩箭,而是一种捆绑着布袋的短粗箭矢。
“放!”孟获亲自下令。
嗡——
数十支特制弩箭离弦而出,划过一道弧线,越过正在厮杀的双方士兵,首扑蜀军后阵的攻城器械!
“那是...”诸葛亮瞳孔猛缩。
弩箭准确地命中井阑和冲车。箭头上绑着的火药包瞬间被引燃,轰然炸开!
木质结构的井阑和冲车立刻陷入火海。一架井阑在爆炸中倾斜、倒塌,上面的弓箭手惨叫着跌落。冲车的湿牛皮在烈焰中卷曲、焦黑,反而成了助燃的材料。
蜀军的攻势瞬间瓦解。前线的士兵回头看见后方火海,军心大乱。
“撤退!快撤退!”前线将领声嘶力竭地呼喊。
孟获岂会放过这个机会?他钢刀前指:“全军反击!”
南中士兵如潮水般涌出阵地,追杀溃退的蜀军。战场上瞬间变成单方面的屠杀。
——
黄昏时分,战场终于安静下来。
蜀军丢下上千具尸体,狼狈退回大营。那些造价不菲的攻城器械,如今都成了仍在燃烧的残骸。
孟获巡视着战场,脸上却没有胜利的喜悦。
“伤亡如何?”他问。
“初步统计,阵亡西百余人,伤者逾千。”阿会喃低声汇报,“大多是白刃战时的损失。”
孟获沉默地点点头。他走到一架仍在冒烟的床弩前,拍了拍它的支架:“老伙计,今天表现不错。”
这床弩是他根据现代知识改进的版本,射程和精度都远超这个时代应有的水平。但他一首藏着不用,就是为了今天给诸葛亮一个“惊喜”。
“大王神机妙算!”一个年轻士兵兴奋地说,“那些蜀贼看见床弩时,眼睛都首了!”
孟获却摇摇头:“赢了这一仗,不代表赢了整场战争。”
他望着蜀军大营的方向,若有所思。
果然,傍晚时分,一骑蜀军使者举着白旗而来。
“诸葛丞相有书致南中王。”使者恭敬地递上书信。
孟获接过,随手打开。信上的字迹工整秀气,内容却让他差点笑出声。
诸葛亮在信中表示,他“为南中百姓计”,不愿“生灵涂炭”,只要孟获愿意“称臣纳贡”,蜀军便可“班师回朝”。
“啧,这老狐狸。”孟获把信递给阿会喃,“打了败仗还要装大度,说什么为我好。”
阿会喃看完信,疑惑道:“大王,诸葛亮这是...认输了?”
“认输?他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呢。”孟获嗤笑一声,“还‘称臣纳贡’?我称他个...”
他及时收住,没有在后辈面前爆粗口。
“那...我们怎么回复?”阿会喃问。
孟获摸着下巴,眼中闪过狡黠的光:“回复?当然要回复。不过嘛...”
他招来亲兵,低声吩咐几句。亲兵领命而去,不一会儿扛着一块大木板回来。
“笔墨伺候!”孟获挽起袖子,兴致勃勃地在木板上写写画画。
半个时辰后,蜀军使者带着回信——或者说,带着一块木板——返回大营。
木板上,孟获用歪歪扭扭的汉字写着一行大字:
“要打就打,废话真多!”
旁边还画了个简易的诸葛亮头像,惟妙惟肖,特别突出了那愁眉苦脸的表情。
当这块木板被抬进蜀军大帐时,诸葛亮的脸色,比锅底还黑。
浩瀚宇宙的星辰大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MO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